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源 《中国藏学》2007,(3):40-44
瞻对为四川省西部的一块藏族聚居地,明朝时即授印归附朝廷。瞻对居民甚勇悍,常以抢劫骚扰地方。至清朝乾隆初年,甚至连过路的驻卡清兵亦时常遭劫,乾隆皇帝于是下令调兵征讨。始料未及的是瞻对土司拼死抵抗,经一年激战,清军陷入此"弹丸之地"不能自拔。此时的乾隆皇帝与参战将士也欲想罢兵休战,从而姑息了土司班滚的逃脱。瞻对事件的直接结果导致邻近土司无视朝廷,接踵而来的便是第一次金川之役的爆发。  相似文献   

2.
评乾隆两度平定金川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清政府两度征剿大、小金川之役概述清代乾隆年间,曾两度调动大军,征剿四川西北部大,小金川土司。这就是民间至今所传称的:“乾隆皇帝打金川”和史籍所载“乾隆初定金川”和“乾隆再定金川”,统称“乾隆平定金川之役”,先后共两次。  相似文献   

3.
李宏旭 《中国藏学》2023,(4):40-48+211-212
两次金川之役不仅是清乾隆朝的重要事件,战后施行的一系列善后政策更给两金川地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第一次金川之役起,清廷上下便围绕战后如何在大金川地区施行有效治理,达到一劳永逸之目的而就善后政策进行讨论。至第二次金川之役,随着战争范围不断扩大,相关善后政策也逐渐着眼于整个两金川地区,政策内容也日趋全面。文章指出,乾隆朝大小金川善后政策形成于两次金川之役的全程,经历了从最初提出多种设想、不断修改完善到最终形成的过程,体现了随着战争不断深入,乾隆皇帝等人对两金川地区相关情形不断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乾隆朝两次廓尔喀之役是清政府在西南边境的两次对外用兵,较之第一次廓尔喀战争,第二次廓尔喀之役不但持续时间长、战线长,而且翻越了喜马拉雅山,一度攻入了廓境,在当时交通运输落后、环境恶劣、边疆尚不安宁的条件下,对于这样一次特殊的对外用兵,清政府如何解决战争过程中军队调用、军需供给等问题,其成为笔者关注的对象.同时也可以了解清代在西南边境的军事防御的基本情况.因此考证兵员的来源、数量、地理分布、军费的来源及消耗数额等问题显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锐龄 《中国藏学》2007,1(4):33-50
本文依据《廓尔喀纪略》等原始史料,扼要地叙述清乾隆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廓尔喀第二次侵略西藏及清廷遣军入藏收复失地,深入廓境,接受求和的全过程,并清晰地交代作战期间清中央、清驻藏官员与西藏地方当局三方面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适为笔者《第一次廓藏战争(1788—1789)中的议和潜流》(载本刊2007年第1期)的续篇。  相似文献   

6.
清乾隆年间,朝廷2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其巨额资金来源,除了国库财政支出外,还有就是从地方财政调拨以及商人捐输。广东作为当时经济发达省份,对朝廷2次平乱付出了巨大的财力支持,极大地支持了国家的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李普曼<论大清律例当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一文中乾隆"歧视回民"的观点,通过大量的史料和事件的分析,论证乾隆没有歧视回民.  相似文献   

8.
济宁东大寺坐西朝东,在大运西岸之上。据说,乾隆下江南时数次登岸人寺小憩,并敕建高达30余米的三层楼阁式、六角伞盖形后窑殿,上悬“敕赐清真寺”匾额,使该寺规模完备。在后窑殿背后的两根通顶石柱上,则镌刻着乾隆御笔题写的一幅对联:  相似文献   

9.
张扬 《西部蒙古论坛》2022,(1):35-43+125
清朝统一新疆后,转入对新疆的治理,其中边境地区台塘建设尤为重要。在康熙、雍正两朝治理基础上,乾隆时期清朝在新疆遍置台塘,展拓至西陲边境地区,建立了较完整的交通体系。本文系统地梳理乾隆时期新疆边境地区台站体系的构建及其在边疆治理中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清代诗歌文化盛行,诗歌总体数量为前代所不及。清代诗歌文化的繁荣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自清入关以来,八旗诗人不断涌现,到乾隆朝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诗人群体,对于清代的文化、政治及民族关系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缙云黄帝传说 ,是缙云氏后裔南徙和东晋以来北人大量南下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是儒道交融、史事神话仙话交融的产物 ,是南下北人和当地土著居民共同创制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显示出黄帝文化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包容力。  相似文献   

12.
扎洛 《西藏研究》2004,(4):74-77
18世纪30年代,西藏地方政府首脑颇罗鼐三次遣使、发兵平息不丹内乱,并使不丹成为清朝的藩属,这是中国西藏与不丹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然而先前所见史料或失之简略,或颇多舛误。文章辑录了清宫档案有关此事之记载,其中对不丹向颇罗鼐求援、西藏地方政府发兵平息不丹内乱、清朝斥资安置不丹难民等方面有生动、详实的记载,不仅可补先前史料之不足,也表现出清廷对边疆事务之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明宣宗与藏传佛教关系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让 《中国藏学》2007,(3):14-19
明宣宗继承永乐朝的藏传佛教政策,继续对藏传佛教各派实施"多封众建",注重藏传佛教在稳定边疆方面的政治功能。同时,明宣宗与明成祖一样,对藏传佛教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扶持瞿昙寺、大崇教寺的修建,以及师从高僧班丹札失受闻密法,反映了明宣宗与藏传佛教之间的多重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比满、蒙、汉文历史档案文献,认为《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3)顺治元年正月己亥(十日)条所记当为“顺治元年(1644年)正月十五日”文书的误解,添加的“达赖喇嘛”字样,是清朝修史者异想天开杜撰的结果。五世达赖喇嘛应邀觐见,说明藏区政教界对新兴的大清政权的高度重视。清朝频繁遣使藏区及达赖喇嘛等屡屡遣使清朝,表明双方都渴望建立一种稳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达赖喇嘛要求变更会晤地点以及提前辞行,并非出于“达赖喇嘛长时观望不决”,而是出于他个人及其随从等健康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15.
犹太教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犹太复国主义作为兴起于19世纪末期、壮大于本世纪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史学界大多认为,犹太复国主义是在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长期遭受民族压迫而渴望民族独立的历史背景下,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后席卷全球的民族主义浪潮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16.
1934年10月,受中国共产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的影响,中国工农红军对国民党蒋介石的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败,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南、西南和西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艰难跋涉。为顺利通过这些地区,红军创造性地运用了我党的民族政策,既有力地保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同时也对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定的民族政策进行了验证,探索出了一条实施民族政策的有效途径,丰富和发展了民族政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119年春,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精骑,出塞攻略匈奴。汉武帝希望霍去病能与伊稚斜单于接战,为此,曾经两次调整出攻地点。卫青也想建立大功奇勋,却两次被更改出发障塞。卫青既出边塞,捕捉到匈奴人俘虏探得伊稚斜单于所在位置后,临阵命令前部将军李广合并于东部将军,而与其曾经的救命恩人公孙敖一起去攻取伊稚斜单于。李广负气出行,迷路失道,后大将军期,含冤自刎。匈奴伊稚斜单于西北驰遁。卫青、霍去病、李广、公孙敖明争暗夺与匈奴伊稚斜单于接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远程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的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认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应受到关注。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石,也是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论劳资关系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就业质量这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就业质量内涵以及劳资关系与劳资冲突的分析,着重从劳、资、政这三个方面论证了劳资关系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