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中国人一生平均换2.3份工作;2007年,高职位的年轻职业人平均1年多就换1份工作下一个会不会更好,这是世界职业人的通用心理。在中国,这种换工作现象更加频繁,而且趋势是越高层的职员在一个职位的时间越短,平均时间仅为1~2年,而普通职员则会在工作6~10年后才会考虑离职。25到30岁的年轻人最热衷于换工作,不到两年就会考虑下一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2.
聚焦     
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平均在职时间为34个月,在职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也就是说一半以上中国职场人士在一家公司安心工作不到一年半,就开始了辞职跳槽的准备。分析称,中国企业都未建立有效的模型以评估人才潜力,多数中国企业对此甚至毫无概念。在缺少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下,企业习惯通过提供更高的职位和薪水来吸引外部人才。这使得中国的职场人往往不够耐心,频繁跳槽换工作。  相似文献   

3.
聚焦     
过半中国职场人士不到一年半就要找下家
  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平均在职时间为34个月,在职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也就是说一半以上中国职场人士在一家公司安心工作不到一年半,就开始了辞职跳槽的准备。分析称,中国企业都未建立有效的模型以评估人才潜力,多数中国企业对此甚至毫无概念。在缺少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下,企业习惯通过提供更高的职位和薪水来吸引外部人才。这使得中国的职场人往往不够耐心,频繁跳槽换工作。  相似文献   

4.
每到一年岁末,便到了一些人跳槽的焦虑期,不少人都在为新年后的跳槽积蓄能量。为何公关圈的跳槽如此频繁密集,难道是老板们通常说的“年轻人浮躁”?抑或是员工们通常说的“公司没希望”?或者这些都仅仅是表象?  相似文献   

5.
时下,职场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跳槽选择难”,意为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结果因盲目跳槽而引起情绪障碍,导致职业心理受挫,继而失去了择业方向。常有些年轻人把跳槽当成一种时尚,似乎不跳槽就不足以显示他的水平。其实频繁跳槽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习惯:工作中遇到挫折想跳槽,人际关系紧张想跳槽,薪水未如愿想跳槽,升职遇瓶颈想跳槽,工作中出现倦怠情绪想跳槽……这些人总抱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  相似文献   

6.
八面来风     
“其实,频繁跳槽者不仅破坏了职场的大环境,而且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职场跳蚤”可能在一开始几年会比较得意,但越往高处就越“跳不动”。“现在很多企业招聘高管,首先要评估其职业生涯的稳定性,一般要在就职过的公司呆到3~4年以上才算稳定:此外还要看其每次跳槽的动机是否有合理性.而跳槽时间间隔低于2年的人,往往不会考虑。”因此,梅鹏提醒职场新人,珍惜每一个就业机会,慎重对待每—次跳槽。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2009,(3):8-8
频繁跳槽产生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很容易被关注,而招聘经理会根据简历,首先淘汰工作经历起伏大的人。如果你还年轻,刚开始工作,频繁跳槽还是能被接受的。当然,如果你是因为最近的危机裁员而失业,你就会有更加轻松的理由,可在求职信中写明何时被裁员。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因为不适应从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角色转换,通常稳定性不够,跳槽频繁。在与这些员工做离职面谈时,总有些人抱怨,"我的工作一成不变,觉得没多大发展空间"。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笔者之前就职的公司曾试着结合PDP(Professional Dyna-Metric Programs行为特质动态衡量系统)来帮助员工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粗略看了下各部门及基层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总体上来说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和对自己今后的晋升、发展关注度都很高,可  相似文献   

9.
王琦2003年7月从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毕业后的一年中,他频频跳槽,换了三次工作,可每次跳槽后没多久,他总会感到新工作似乎并不适合自己。一次次的跳槽,一次次的不适应,让王琦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这个人的运道太不好了,为什么总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从学校毕业踏上社会的一年中,王琦的职业生  相似文献   

10.
引子跳槽已成了白领丽人们职业生涯中涌动的一大话题,最近国内一家权威网站盘点职场数据表明: 中国人平均5年换2次工作,年轻人则两年一跳槽,在白领阶层中,有过2至3次跳槽经历的女性比例为45%,比男性的比例高出14%。白领丽人为什么显得愈来愈不安分? 还是让我们关注一下源于她们心底的倾诉吧。虽说不同职场的女性有着不同的跳槽心态,但其目的,终究都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或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黄征已经换了三家工作单位。现在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可为什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却要频繁跳槽呢? 对于这一提问,黄征却说,两者也许并不矛盾,正是因为觉得工作难找,所以找工作时难免有些浮躁,看看差不多就签约了,可签了之后又发现这个工作好像并不适合自己。  相似文献   

12.
人的活动是受意识支配的。以 错误的心理面对工作,不但会影响 工作,也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下面 几种心理误区你有过吗? 误区之一: 跳槽成瘾 一些年轻白领经常有这样的经 历,频繁跳槽,老是安定不下来。有 的人还为自己理想的工作总结了 "三要":即:一要发展、二要高薪、 三要可以随时跳槽!他们觉得这是 在为自己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其 实这种想法是非常主观、完全错误 的。  相似文献   

13.
豆博士:最近,参加了一些HR同行举办的非正式聚会。 在交流中我发现,许多企业都在为初级员工的跳槽问题而头疼。 对于初级员工,我们的定义是毕业参加工作不到3年的职场新 人。很多HR都表示,在他们企业,工作3年左右的员工,流失 率要比其他工作年限的员工高得多,而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 是这些人员的离职。 为什么初级员工的跳槽会如此频繁?企业有没有责任呢? 在今天的职场聊天室里我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正打算跳槽 的职场新人倪裴洲,还有一位是我的HR朋友王经理。  相似文献   

14.
放眼职场,很多年轻人都是"工作三年跳四跳",但张帆大学毕业至今已有四年了,却始终供职于同一家公司。同龄人也许会惊讶,而张帆对于自己的职场生涯则自有一番见解。不轻言跳槽 我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有关新闻影视传媒方面的,眼下,这可是  相似文献   

15.
来深圳头两年,我工作一点都不稳定。抱着下一份工作会更好的想法,在短短两年时间,我频繁跳槽了十来次。跳槽的原固很简单.不是嫌老板不厚道.就是嫌同事不好相处.再不就是嫌工作太辛苦,嫌工资不高……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搞管理工作的朋友,最近跟我提起一件事情。他说:"很多人到企业干了一年,见过一些业务后就坐不住了,就要跳槽。我的一个手下干了一年就要走,他的理由是‘我都看过了’。我给他的建议是,如果能再呆上两年的时间,你会有一个完成的过程。如果你能再呆五年左右,你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可是他去意已定。"  相似文献   

17.
人才服务对如今的职场人而言,早已不陌生,可人们却未必知道人才服务市场发展的历程……从个人求职者最初的"小心翼翼"到如今的主动寻求机会跳槽;企业从以人才交流的名义获取人才到直接"明目张胆"通过猎头挖人;人才服务机构从私下与官方机构较真到后来在纳斯达克上市……在最近的十几年中,这个市场经历了许多精彩的变化。在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成立十周年之际,回头再次审视在这个市场中曾经发生过的变化,对职场人来说,可能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通过对人力资源服务的三方,求职者、企业以及人才服务机构发展变化的描述,你会从中看到近20年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的趋势,相信你也能从中找到未来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正>与作者互动:http://jilei.goiee.com和一些朋友闲聊,总会有人感慨现在的员工忠诚度太低,工作1、2年就跳槽了。大部分HR朋友在招聘过程中对频繁跳槽的人也是避而远之。难道,员工是否忠诚就一定只能  相似文献   

19.
你的企业是否拥有当之无愧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是否具备不可或缺的技能,他们准备就绪了吗?“在高等学府受过良好教育却缺乏工作经验的中国年轻人,通常面对初级和中级职位的抉择,他们正在寻求培训和经常性的晋升机会,并且乐意频繁跳槽以获得发展。”《华尔街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组织精简或者是生产任务增加,公司会通过岗位轮换、内部晋升、内部招聘等方式实现人力资源的配置。即便是公司内部的岗位调动,工作角色的突然转变可能会让人感到措手不及。无论是跳槽还是内部工作调整,都要先学会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