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发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5个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广西加入次区域合作体现了国家的战略意图,意义重大。广西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最新参与方,需要加强学习和研究,以重点项目带动,开展多领域合作,努力使广西参与次区域合作产生实质性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兴球 《创新》2007,2(2):21-25
广西在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的开发成员之后,面对的不利形势是地缘没有云南省那样的优势,广西壮侗民族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泰佬掸诸民族的文化相似性为广西参与到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建设中提供文化连接,广西以文化项目入手将占有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柴瑜 《创新》2011,5(1):31-38,126,127
亚洲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大湄公河地区是亚洲经济增长较为薄弱的次区域之一。该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不仅能够为亚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而且也有助于中国未来地缘经济和政治目标的实现。亚行将制定未来10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战略,中国应及时把握亚行战略方向,以亚行自身发展战略为基础,结合中国未来1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向有利于各成员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贺圣达 《创新》2011,5(5):9-14,127
中国周边五个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包括与美、印、日等区域外大国关系)的新发展对中国西南边疆稳定和发展存在着许多影响,周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与区域外大国关系的互动,使中国西南边疆面临的安全形势复杂化。在此基础上,中国要加强同东盟的全面合作,强化“周边是首要”,推进融合性外交,充分发挥滇桂两省的前沿和桥头堡作用,全面推进与周边太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域外大国介入及中国的战略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庆忠 《太平洋学报》2011,19(11):40-49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自启动以来不断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在参与合作中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成为推动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地缘战略重要性的日益彰显,域外大国也开始关注该次区域的合作进程,并且不断加大对次区域相关国家的支持力度,逐渐介入到合作的进程中。对外部大国介入到本次区域的合作,我们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具体分析大国介入的动机差异,以稳妥、正确的战略应对,从而把本区域的合作建设成我国周边外交的良好范例,为制定更加灵活的周边合作战略奠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锋 《创新》2010,4(6):22-25,34
广西环北部湾高校起步晚、基础差、规模小、层次不高,培养人才数量、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广西沿海地区乃至整个北部湾经济区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广西环北部湾高校的设置、布局和整合应遵循适度超前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结合实际彰显地方特色、联合办学等原则;自身的功能定位应立足于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泛珠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研和人才支撑、人才保障,为把广西建设成为富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先进省区服务。  相似文献   

7.
李艳芳  李波 《南亚研究》2015,(1):112-135,158,159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间的水平型次区域合作不断兴起,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构建,使得这种合作模式更加受到关注。从国际经验来看,次区域合作中除了互联互通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发展区域内经贸联系,但从现实来看,孟中印缅四国间的经济联系较弱,而经济走廊所涉及的主要地区之间更是如此。本文通过对四国贸易数量、贸易结构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综合评估了该区域的经贸合作水平,并比对与孟中印缅次区域地缘经济和国家发展程度相似性较高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贸关系发展,从次区域合作构建和发展动力的角度提出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创新》2007,1(1)
<正>当和谐的春风吹遍整个大江南北,一个和谐的南宁、开放的南宁迎着春风春意踏青而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永久落户,泛北部湾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比翼双飞,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长驱直入,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9.
全球治理的区域转向、大国竞争的区域化及中国推进区域合作的需求等现实问题折射出深入研究区域的必要性。本文以泰国、越南竞争为主线,勾勒了中南半岛地区有别于域外大国竞争的次区域合作竞争景象,阐释了泰国、越南在次区域合作维度竞争的机制和表征。次区域强国的自身定位与国内发展利益差异是推动泰、越两国次区域合作竞争的核心变量,而大国博弈的加剧进一步强化了两国在机制层面的竞争关系。文章以三河流域机制与柬老越三角、湄公河委员会以及沙耶武里大坝为案例,验证了提出的竞争框架。泰国、越南的竞争反映了域内国家在次区域合作维度的角色差异,折射出次区域合作层次互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法律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顺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趋势。而要真正实现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就必须加强和完善次区域内环境合作法律机制的建设,以统筹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考察次区域内各国环境合作的历史与现状,使我们认识到虽然次区域内环境合作法律机制已初步形成,但仍不完善,尚需通过制定《GMS环境合作协定》、设立GMS环境作委员会、建立独立的GMS环境争端解决机制、拓展GMS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的合作领域与层次等方面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张静  李佳齐 《创新》2007,1(5):37-40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顺利举办,为中国与东盟10国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合作的平台,提升了广西的战略地位,为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以及积极参与多区域合作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杨民 《创新》2007,1(3):29-32
科技合作交流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借助目前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广西也应把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作为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黄灿 《创新》2010,4(5):13-16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南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市场对东盟小语种人才呈现出巨大需求。广西各大学纷纷不断扩大招生,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且层次较低。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初步构建了"双轨"育人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快速培养东盟小语种人才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周英虎 《创新》2007,1(1):61-65
“一轴两翼”型战略是适应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亚洲区域经济进程发展要求的产物。其现实意义是:使广西从思想上实现了从连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桥梁的象征性地位向实质性地位理念的转变,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范围、更深远的层次确立了广西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即:东引、西联、北靠的中主轴线合作发展战略。其中西联是指构成南宁一新加坡经济走廊南下战略右翼的湄公河次经济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轴两翼”型战略的总体构想已经形成并且具有良好的期望前景。但是,要将其真正付诸于实际,还需要一定的条件,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就“一轴两翼”型战略的右翼—湄公河次经济区的建设而言,广西在湄公河次经济区发展中的作用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取向上的主要对策是:一是充分认识湄公河次经济区的重要意义;二是必须树立正确的通道经济观;三是必须坚持大协作的精神;四是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沿海港口城市经济型建设的道路;五是必须将外向型经济作为拉动内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支点;六是必须重视互动性,充分调动有关国家和国内相关各方的积极性;七是对原有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改;八是使用好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积极推进与加快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泛北部湾区域合作,最起码要分别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议、中国—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和中国—东盟外长会议讨论通过,才能形成共同决议或者联合声明。在此国家层面的合作尚未启动的情况下,广西各级政府如何利用自身地沿等优势,抢占先机,积极开展与泛北部湾国家的省、市级的务实性合作,激发相互间经济合作的欲望,通过省、市级之间的合作关系向各国中央政府递进,最终实现国家层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把"泛北部湾合作"放在东盟及其与中国关系的新发展背景下,作一个多维的审视,泛北部湾合作应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要在实现中国和东盟互利共赢的战略指导下推进。在经济合作的基本制度上,遵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原则和制度安排,借鉴GMS合作的一些做法,突出"泛北部湾"的特点、体现泛北部湾区域独特的合作优势,合作的内容可以尽可能广泛,提出能为东盟接受的行动方案或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蒙丽  廖杨 《创新》2009,3(6)
广西在西部大开发、"9+2"和"10+1"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要确保广西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发展,不仅应该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及其与广西其他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而且应该避免使其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依附区域,才能真正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连续三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南宁市产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具体阐述南宁市在博览会产业带动效应中各方面的成效,进一步揭示制约南宁市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产业带动效应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便建立博览会与南宁市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出了建设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物流基地的设想,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通过归纳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物流运输的方式,分析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国家物流产业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