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采用横向规模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测试对新疆220多名维吾尔族民考民和民考汉学生习得汉语副词“再”、“又”、“还”、“也”的情况进行了大样本调查并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得出其习得顺序。研究结果表明,维吾尔族民考民和民考汉学生对以上副词的习得存在一定的顺序,同时也有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新疆哈萨克“民考汉”青年亚文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民考汉”青年群体亚文化是在本民族文化和汉民族(不止汉民族)文化的双重影响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文化适应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本民族文化隔离机制;能通过汉语打开世界文化宝库的大门;与本民族主导性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故在一定程度上既有适应性又有冲突。这一群体的总的弱点是母语水平不高,这妨碍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与优势。  相似文献   

3.
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英语教学存在以下特点:首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育政策长期缺失,导致与英语相关的考试、升学、就业等方面完全处于无序状态;其次,由于缺乏相应外语教育政策的指导,“民考民”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也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师资、教材、课时等安排不合理;再次,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热爱英语、重视英语,但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高热情,低行动”特征明显;最后,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英语学习困难明显,语言迁移情况复杂.应尽快制定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政策,明确英语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升学和就业等方面的考核方式及考核标准,加强对教学、师资、教材及检测手段等方面管理.“民考民”大学生应明确学习目标,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注重加强自主英语学习的能力及学习方法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新疆的"民汉兼通"双语教育目标具有明显的政策主导性,其缘起与发展经历了酝酿期、形成期和发展期,并呈现政策性目标移用作教育性目标、学段上的双向延伸、目标内涵的科学化转向、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趋势等政策逻辑。其实施中遭遇的困境为:一线教师对"民汉兼通"目标的精神实质领悟不透彻,能力欠缺;学生学业与"民汉兼通"要求相去甚远;家长与社会在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偏差,未能契合"民汉兼通"精神诉求。可取的对策,一是"民汉兼通"双语教育目标落实于文化性教学以增强适切性;二是建构本体性的双语教育目标体系;三是筑牢"民汉兼通"目标实施的社会基础;四是在普通校开设民语课加强民汉间语言文化互学互鉴。  相似文献   

5.
新疆民考民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摸底实验、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做了一次全面调查。发现民考民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情况不尽人意。民考民大学生在进行英语自主学习时,对老师能给予合适的帮助的期望值较高。认为民考民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有效教学和指导紧密相关,自主学习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操作和完成的过程,是一个合作体,离开教师的有效教学和指导的自主学习只会使教与学步入困境,导致无效学习。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中的七首汉诗进行了诗歌格律、思想内容、文化语境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越南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即越南汉诗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民间倾向”.这一研究弥补了“正史加名家”的模式之不足,充分体现了越南汉诗的全貌及其丰富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发展和推进民汉双语教育是党和国家为了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民汉兼通”人才,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南民族大学是最早开办民汉双语教育教学的大学之一,在培养和发展民汉双语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和彝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介绍了民汉双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特色突出的民汉双语教育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总结分析了民族高校开展民汉双语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美苏冷战和朝鲜半岛热战,主动开展人民外交,通过民间合作,从1953年至1958年先后协助21批在华日侨回国,赢得日本人民的欢迎和感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瞻远瞩的政治胸襟。日本政府在“日美同盟”框架下,不仅尽量避免与新中国的官方接触,而且以“情况不明”的四万人问题、“下落不明”的日本人问题等,无端指责中国协助日侨归国的政策与事实,甚至在大多数日侨归国后再次“弃民”,中断在华日侨的归国路。这反映了人民外交遭遇政治强权和国际霸权的无奈与现实,既无法保障中日民间合作协助日侨回国的顺利进行,也难以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只是中日关系从“以民促官”走向“半官半民”的量变积累。  相似文献   

9.
警务考核是充分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打击犯罪和保障平安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性难题。广东省公安厅为破解队伍管理的难题,创造性地提出“工作执法一网考”(下称“一网考”)的理念,建设并在全省推广应用“一网考”系统。本文通过对警务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网考”的考核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核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考核指标及权重进行了量化,使考核指标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应用物元理论,建立物元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实现对民警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打醋弹”是西北汉、土、藏等民族的共同民俗事象,最早起源于原始火神崇拜或大阳崇拜,是古代典籍“烟燎”、“烟祀”、“实柴”等祭神仪式的遗存。打醋弹这一民俗事象随地域、社会经济不同使原有的情节得到丰富和改造。文章认为“文化选择”法则是民俗文化在传承与变异中互动发展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会化是高等教育面向社会的必经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凸显,文章通过对工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化现状进行调查,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因素,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的重大推进与突破,也是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研究的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点在哪里的最新落脚点。在这一艰辛的探索过程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不能结合的问题,其次是怎样结合,也就是结合点在哪里的问题。文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股份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而且是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3.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塑造、学习政治知识、参与政治实践、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对维护和变革转型中的中国政治体系具有积极意义。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问题,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了高等教育社会化的内涵 ,论述了高等教育社会化的意义 ,并结合时代经济特征和我国国情探讨了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应着力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相互联结、相互生成和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相伴而行,个性化依赖于社会化,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化的社会化;从个人的发展历史看,个性化与社会化处于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就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看,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人的个性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理论中,法律运行过程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整体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两种研究进路。实质上,它们都没有完整描述现实社会中真实的法律运行过程,因为从社会学中人的社会化理论看,法律运行过程是法律社会化和人的社会化的结合:从横向分析,法律运行过程是一个法律因素和社会因素通过法律社会化与人的社会化而被人所认同、接受法律影响进而影响法律运行的过程;而从动态看,它也是一个法律社会化与人的社会化在其内容、程度、动力机制等方面博弈的过程。因此,法律运行全过程必须强调对社会成员最根本的生理需要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其他社会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社会化实现的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的恶劣。校园亚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主要羁绊。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社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理念的更新已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国民心理社会化及其内容 ,国民心理社会化过程的特征与因素及根据社会化规律进行国民素质教育等三方面 ,研究了国民心理社会化与国民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化是个体不断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儿童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为个体成为社会正式成员做准备,即预期社会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失误,往往会导致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畸形"问题。儿童的不完全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是其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畸形"问题。信息化给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个体社会化的阶段及影响因素。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人格并使个体行为与社会规范取得一致 ,这样人们就能够保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心身发展乃至心理健康 ;而当个体社会化进程发生偏差 ,就会引起个体社会的适应不良 ,甚至造成心身障碍。因此 ,人的社会化理论是心理健康的社会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