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公共政策的界定问题,学界论连中歧义颇多,然而,现在一些教科书中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常将"政策"与"公共政策"混同使用,或者仅仅作了一个简单替换,无异于新瓶装旧酒.充分认识"公共政策"这一西方舶来品在中国落地扎根,通过探讨公共政策之内涵,辨析二者之区别,真正汲取西方公共政策的精华,指引学科健康发展,塑造公共精神,保障公共利益,确定公共边界,提高政府效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于我国公共利益从法律上给予了明确的界定,是我国公共利益界定一次进步的改革,但是我国公共利益的界定方法依然不够完善,许多地方有待改善。本文从世界现有的公共利益界定立法模式入手,通过对我国公共利益的界定历程进行回顾,由此评价《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于公共利益界定的利弊,最后对我国公共利益界定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利益的特点公共利益是一个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不仅宪法、行政法等公法中含有大量涉及公共利益的条款,而且民法通则、合同法和物权法等私法中也都含有关于公共利益的条款,可见公共利益对个人权利的行使有广泛而重大的影响。公共利益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国家认定的公共利益就是真正的公共利益?大多数人认定的公共利益就是真正的公共利益?在现今国内有一些热点事件,人们把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相混淆,偷换概念,利用国家权力行使私人利益。笔者对现今热点事件及其背后影射的"公共利益"进行分析,以期界定和识别广泛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史艳 《经营管理者》2013,(8):115-116
自从公共利益作为对土地和对公民私有财产进行征收或征用的依据以来,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成为我国宪法与行政法学界讨论最热的话题之一。本论从行政征收和行政征用的角度对公共利益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辨析,以求在立法中界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西部开发的政府决策--环境伦理的集体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英华 《管理科学》2002,15(2):75-78
生态环境是公共财产,环境利益是公共利益,政府和企业都拥有改善或破坏公共利益的巨大能量,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面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稳定的普遍冲突,政府决策至关重要.开发西部不能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消费自然环境而将"珍惜"资源推向市场,公共利益应得到应有的保护,企业行为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废止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批权",以遏制可能由此产生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7.
贺军 《决策与信息》2009,(11):50-50
本文是从利益法学的理念出发来研究法的利益基础的。从利益发学角度出发,法律的任务是维护特定利益的。历史上公法在利益选择方面是维护公共利益。但伴随着时代的呼唤,现代公法也必须维护好私人利益,其利益基础应当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并立与整合。  相似文献   

8.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公共利益的实现.本文从公共利益的实现主体和公共利益实现的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了两个认识的误区;从社会利益中的不和谐、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及其政策博弈、政府官僚科层制、政府公共行政权力的扩张、政府的自利特性、对公共利益理解的差异、公共利益实现主体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公共利益实现的障碍;并在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克服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颖 《经营管理者》2012,(3):195+194
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确立有力的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正当权益,防止了权力机关滥用行政权,对于树立诚信政府,维护政府和法律权威,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政府权力扩大、法治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适用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如适用范围狭窄、"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缺乏司法保护等,本文旨在运用行政法相关理论对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进行阐释,希望能对后来学者完善信赖保护理论和机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国各地由征地拆迁所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兼顾城市发展以及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拆迁纠纷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利益界定的不明确,界定公共利益是解决拆迁纠纷、完善拆迁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在行使征收、征用权力的时候无需考虎权利人的主观意志,但是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必要构成要件。公共利益的概念如何界定?如何避免实践中出现借公共利益之名谋商业利益之实的现象?公共利益在物权法层面上的界定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公共利益产生的社会基础、各国关于公共利益的概念及规定等角度,解读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并通过比较各国民法典的规定和物权法学者草案,提出若干粗浅的看法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也面临着问题与挑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条块分割依然存在,社会协同合作不足,"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当前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重塑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责任型政府理念,履行政治责任,坚持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履行社会责任;构建整体性政府组织结构,推进政府间改革协同,优化政府内部横向协调合作,实现政府与社会的有效整合;以数字信息技术助推改革,实现信息共享,畅通政府与社会的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3.
公共利益是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中具有基础性和目的性的要件,对公共利益作出明确而规范的界定十分必要。但在我国现行立法中,有关公共利益的表述却十分简单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国应当从实体上和程序上完善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和保护,以更好地保护公民权利和利益,加快推进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公共利益表达机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应对其进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县级政府在我国政府层级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而这种地位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县级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一、县级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角色定位1.公共政策精神的解读者公共政策是"公共组织为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惠平 《管理科学》2002,15(2):49-53
从正确认识公共利益出发,分析了政府利益及利益团体对实现公共利益的影响;然后结合公共政策的本质,提出坚持公共利益取向,就是坚持利益原则;最后结论是制定公共政策必须提倡公共精神,致力于追求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两次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公共危机考验着我国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它们的关系模式是怎样的,有怎样的得与失;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公共利益体现在何处,如何最大程度的满足公共需求实现公共利益是本文要探讨的两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执行是将国家、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由此可以知道公共政策的执行与公共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公共政策落实的主体是政府的工作人员,这就意味着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种势必会受到两种利益关系的影响。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相互之间的冲突问题,找出其冲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找到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互惠的路径,避免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产生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时伟 《领导科学》2012,(33):6-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日渐凸显的关键阶段,"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矛盾不断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一、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 1.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目前我国学者对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一种评价或认可,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政府信誉和形象.邹东升认为,政府公信力既包括民众对政府整体形象的认识和态度,也体现为民众对政府行政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公共利益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了正确实施公共利益,防止公权力对私人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必须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认定程序和补偿原则作出明确的规定,才能使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