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同济大学、井冈山大学联合创嫡的一台节目,是将红色责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有益探索。采取音乐舞蹈史诗这种艺术形式讲述井冈山革命史和井冈山精神,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自2006年3月以来。节目已演出99场,前后有10届数千名大学生参加演出。在节目演出第100场之际,我们邀请部分节目主创人员撰写创作体会,以激励这台节目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大学编创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已在校内外成功演出了100余场,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数年的实践证明,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具有创新意义,它是井冈山大学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理念的新载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模式、教师队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炎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民歌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应运而生。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红军歌曲《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歌》,产生了最早的红色根据地革命民歌《插牌分田歌》。炎陵革命民歌与当地的客家山歌和民间小调的音乐风格相近,以五声徵调式和五声羽调式居多。歌词保留了民谣的语言特点,贴近百姓生活,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从侧面反映了炎陵人民对土豪劣绅与军阀反动派的仇恨和对红军的热爱、对革命的向往,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11月29日至12月1日,由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井冈山大学《中共党史》学科联合主办的"中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在井冈山大学举行。与会代表50多人。他们分别来自红色区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琼崖革命根据地、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川陕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概论》课程利用井冈山红色资源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可能性依据,即《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井冈山红色资源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二是必要性依据,即利用井冈山红色资源是《概论》课程的优势和责任。《概论》课程既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井冈山红色资源,又可以创造条件,在实践教学中利用井冈山红色资源。  相似文献   

6.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视野下的新思维、新思路、新举措。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的创作与演出正是将井冈山精神为内核的红色音乐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成功范例,也是高等学校开展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教学的成功尝试。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动——活性的探索”、“静——理性的思考”、“情——人性的光辉”三个层面,对高校学生等受众进行思想和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和欧阳绍清老师共同承担了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第三篇“伟大创举”的总体结构与音乐创编。第三篇是处于整部剧目结构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是整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位置,集中反映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革命斗争的丰硕成果。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在建党、建军、建立政权等工作中有着许多创举,  相似文献   

8.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融合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内容紧扣井冈山革命历史主题,深情颂扬了井冈山精神,为以艺术路径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提供了实例,在以艺术路径进行红色资源转化的过程中应遵循情境创设性、动情感染性和操作创新性的原则,同时在转化过程中要突显教育功能、创新艺术方法、树立品牌意识和弘扬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教育专业课,如《歌曲写作与分析》、《视唱练耳》、《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欣赏》等教学过程中,遴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政治教育意义较强、音乐性较好的井冈山红色音乐素材渗透于教学之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性社会理论为研究视角,从井冈山革命社会外在自然的物化、井冈山革命社会内在自然的社会化、井冈山革命社会系统外环境的影响等三个层面来分析井冈山根据地的社会调节功用,可知,井冈山革命社会能够顺利运行两年零四个月,是社会系统各因素成功调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西省教育厅主管、井冈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哲学、政治、经济、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法律、历史、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并开设“井冈山革命史与井冈山精神”、“红色资源教育教学”两个专题研究栏目,刊发相关的研究成果。竭诚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根据地军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成功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地、新型人民军队的奠基地、井冈山精神的孕育地,以及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汇聚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代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方向,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朱德各自率领的两支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实现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发展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毛泽东、朱德共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1)领导武装起义,引兵井冈山,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的战略转变,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创举.(2)井冈山斗争全面展开,连续粉碎敌军的"进剿"、"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井冈山斗争的全面开展,井冈山道路的正确开辟,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乃至对新世纪新时期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暴动1000余人来到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2月24日凌晨。井冈山两位绿林武装的领袖人物被错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彻底丧失。多年来,关于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短短2年多历史的研究中,存在八个有争议的问题:毛泽东是何时选定井冈山为根据地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何时形成、颁布的?井冈山会师的时间、会师后的部队的名称及缟削情况?红军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是谁创造的?“朱德扁担”故事的争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代表人物是林彪吗?彭德怀的红五军与红四军会师的时间、地点?是彭德怀杀害了王佐、袁文才吗?  相似文献   

15.
全方位、多视野观照中国革命精神,指出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发源地和生长点,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集大成和制高点。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勾勒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所体现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心路轨迹。  相似文献   

16.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强调艰苦奋斗、士兵委员会、支部建在连上等在井冈山形成的好制度、好作风是井冈山革命精神的三个支点。在这三个支点中,毛泽东又着重强调了士兵委员会的历史作用。重谈井冈山革命精神,毛泽东主要是以史为鉴,意在批评党内出现的脱离群众的不良倾向,重在警示要防止党内出现"特权阶层"。同时也表明如何消除这种弊端,也已在毛泽东的思索之中。  相似文献   

17.
从四个层面阐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解读"天下第一山"的科学内涵.主要观点是: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胜利的起点;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传统的源头;井冈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篇的宝山;井冈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崛起的圣地.  相似文献   

18.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旅游,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因此在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开发中应重视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阐述了井冈山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在旅游深度开发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影响井冈山根据地军事斗争的因素如作战地理环境、武器装备条件、战术需要、后勤保障等的分析.井冈山根据地领导人从军事体能、军事技能、战术训练、军事体育表演、实战演习等方面时广大指战员进行了有效的训练.大大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事体育在后来的革命中得到很好的延续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工人运动是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井冈山时期的工人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并赋予工会重大权力,工人劳动有保障。但是,井冈山时期的工人运动也存在着人数少、机构不甚健全以及领导方法不当等问题。井冈山时期的工人运动成绩是主要的,它促进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红色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并为以后的工人运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