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作23年,有9年我是在政府部门度过的.但很奇怪的是,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大多是我在世界宣明会和爱德基金会两家非营利机构工作时,与项目区村民一起工作的事情. 共同走进田野 1994年,世界宣明会在我所工作的地方做农村社区发展工作,需要有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参与.作为政府的一员,我有幸参与到世界宣明会的一些工作中,开始介入社会工作实务. 那时侯,我和世界宣明会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轮流到不同的项目村去和村民座谈,与村民一起讨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和村民一起商量如何才能尽快过上好日子,让小孩子都上得起学.  相似文献   

2.
刚过完正月十五,大邑县韩场镇兰田社区11社,村民们三三两两骑着摩托车朝镇上赶,准备购买农具,为春耕做准备;有的在田间忙活,除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我家有多少地,有好大,在什么位置,现在我心里清清楚楚,哪个也把我忽悠不到.以后要搞土地流转,我心头也有底了!"村民赵大姐高兴地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土地不再是农民负担的象征,而是一种能够给农民带来实在收益的生产资料,资产效益不断显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3.
李醒民  李保 《老年人》2011,(11):24-24
“各位家长,今天我讲课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2011年9月的一天傍晚,我又一次打开了乡广播站的广播,开始给村民们讲课。20年来,这种形式的讲座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也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算是为农村家庭教育奉献了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绕不过的"活路"问题 2006年是绿耕在农村工作的一个转折点,一个看似偶然实际必然的拐点. 似乎是突然之间,我们发现田野间漫游的年轻人,集体聚会里欢声笑语的年轻人,和部分中年长辈一同,随着打工潮汹涌奔向了城市工厂,愿意留在村里"搞活动"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往最爱与我们一起做事的年轻人,也都出去了. 村民都说,在家没活路了. 其实几年前我们初进村,他们就讲过"活路"(生计)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觉得身为社工的自己没有能力回应生计问题,另一方面也习惯性地绕过了村民生计艰苦的现实、从贫困/落后的建构来解读村民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使得我们在前期浅尝的几个生计项目一一落败后,不敢再踏入"雷区". 社区空壳化,昔日一起共力推动社区改造的人也离开,农村社工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要么离开,要么留下来直面生计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农村地区,村民们每隔3年便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接选举1次村民委员会,来办理他们自己的事情。村民委员会一般由1名主任和几名委员组成,是村民们的自治组织。在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大马村,村民自治的领头人是位名叫李俊萍的农家女,她已经连续两届当选为村民委员会的主任。  相似文献   

6.
11月1日,新观乡山花村村级组织活动室,一排排桌椅摆放整齐,崭新的书柜里装满各类科技书籍映入人们的眼帘,几个村民正在查阅果树、蔬菜栽培技术资料……"还是县国土资源局想得周到,为我们村民送来了精神粮食.以前村民们没事的时候只能在一起吹吹牛、打打麻将……现在可好了,我们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不懂就直接村图书阅览室查阅有关方面的书籍."六组村民祖祥顺深情地说.  相似文献   

7.
仇海涛 《中国扶贫》2017,(16):31-32
2017年初我有幸参加了扶贫最高级别的"国考"—省际交叉考核.严冬时分,从泥土芬芳的山西,到青草满山的贵州;从北方繁华都市,到南方贫困村落,在长达十三天的时间里,我深切感受到,扶贫工作,不单要带着情感,更要带着思考与感悟. 感悟之一:精准帮扶要帮谁 "赌博、吸毒、打架斗殴、寻滋闹事的不能评贫困户""长期从事邪教活动的不能评贫困户""不养老人的不能评贫困户""懒惰拒不改正的不能评为贫困户"……走访的过程中,村民们都能说出本村识别贫困户的标准.据了解,贵州省贫困户精准识别定为"九不进",我认为这个识别标准定得有道理,考核过程中遇到的几个案例更坚定了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入秋,贵州毕节金海湖新区保河村的梨就熟了.漫山遍野的梨树和青瓦白墙的民居相映成趣,在初秋的阳光下格外美丽. "从前的保河,满山净是石头,为了多打粮食,村民开荒种地,结果泥巴越来越少,日子越过越穷."说起过去的环境,保河村村民聂祥仲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东北的安业村,村民们正在举行地方选举,非共产党员和共产党员被提名人同台发表演说。竞选在中国的农村静悄悄地展开,以无计名投票方式进行。党员候选人得到选民的肯定,而中国的大城市目前还没有进行竞选。吉林省安业村施行的新的选举法叫做“海选法”,就是说每位村民都有机会在全村中提出一名候选人,得票最多的三位进入最后角逐。近几年来这种方法已被推广到中国的许多农村。村民王德印说:“我不愿意看见奸诈狡猾、挥霍浪费和寻欢作乐的人当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1月4日,一个令我至今难忘的日子.那一天,单位领导将我和同事张钒送到了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林子头村,按照组织安排,我们将在这个远离繁华的山村与当地村民一起度过三年时光.  相似文献   

11.
雷华 《中国扶贫》2017,(5):45-46
"国家政策暖民心,资金扶贫到农村;易地搬迁建新家,安居乐业多舒心.国家扶持民努力,共建文明新农村……"这首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打油诗,是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马鹿塘寨年过七十的傈僳族村民胡万才创作的.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户,他亲眼目睹傈僳山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并配上打歌调和村民一起在傈僳山寨传唱."这首诗唱出了我们移民的心声." 胡万才说.  相似文献   

12.
拯救自己     
正山洪暴发,洪水涌进了教堂所在的村庄,村民们让牧师跟着他们一起乘坐木船离开。牧师却不肯走,他说:"上帝会来救我的。"村民们无奈之下,只好把牧师留下了。水越涨越高,牧师爬上了房顶。有一艘船经过,船上的人想救牧师,牧师说":上帝会来救我的。"他还是不肯走,那艘船也开走了。水位漫过了房顶,牧师已危在旦夕。一架直升机经过,看到了牧师,飞机上的人也想救牧师,但牧师仍然坚持不走,他说":上帝会来救我的。"直  相似文献   

13.
我生在农村、长在城市,2011年在天津体育学院读完研究生后,我毅然选择回到农村,到湖南邵阳市隆回县山界回族乡架枧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回想这两年来的经历,村民的淳朴无时无刻不感动着我,我也用无限的真诚和满腔的热情来回报这片土地。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村民的信任,党委政府的关怀,让我得到了锻炼,心灵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升华,更真切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孙石峰 《老年人》2013,(2):15-15
1999年退休的时候,我想到农村去发挥一点余热,便自荐到长沙县安沙镇和平村当了一名村官助理。和平村是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的家乡,为了取得他的支持,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跟他谈了自己从事农村工作30年的一些想法。朱总理将信转给了长沙县委领导。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上任"时的情形。那天,当我提着行李来到村部的时候,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村支书黄自立还接过我的行李,恳切地  相似文献   

15.
周艳 《中国扶贫》2017,(10):76-78
在滇东北部地区大山深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里,有这样一位村支书:上中学时就在心里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与乡亲们一起改变家乡的穷困面貌;二十多年来,怀揣着一定要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的信念,带领全村百姓跑生意、找项目、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和摸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好路子;引领全村迅速发展壮大花椒产业,使其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滋润.他,就是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光明村村支书谭德军.  相似文献   

16.
"要致富,电先行" "这里就是罗伟带头建设好的台区了,全部按他从供电局带来的标准和要求,现在我们全村的电器一起开都没问题!"水秀村60多岁的老电工陆建前自豪地说. "线路建好了,用电不愁了,罗指导却走了.村民们想做点事情来纪念他,我们村委和贵港供电局党委商议,想把这个他付出大量心血建设好的台区,命名为罗伟台区."水秀村副主任陆其修几乎哽咽着说.  相似文献   

17.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深圳某民房区的小道上,我的服务对象阿明(化名)就住在这附近。我还没看到阿明家门,旁边坐着闲聊的一群人就已注意到来了陌生人,村民们眼睛直直地盯着我,看我要上谁家去。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初,重庆市开县国土房管局选择了开县宅基地流转频繁的县城周边镇、中心小城镇、劳务输出大镇共4个镇(街道)7个村开展了宅基地流转调研工作.通过与基层干部、村民面对面的座谈,发放调查问卷,填写统计调查表等方式,实地了解了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障碍及群众的愿望. 一、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状农村宅基地流转具有普遍性、多样性等特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承包地流转的加速,农村宅基地流转呈蓬勃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张芸波 《中国扶贫》2017,(18):36-38
"快来看,快来看,咱们小兰村的新面貌……"春节期间,一段视频在网上逐渐流传开来,被陆续返乡的村民们争相转发点赞.原来,这是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小兰村村民自发制作的视频《我的家乡·小兰村》,反映了河北省高速公路衡大管理处精准脱贫工作组驻村一年来为小兰村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依法治国国策下,我国加大法制建设的力度并开拓了可喜的局面。但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和农村法制建设薄弱仍然是不争的事实,通过笔者对汪清县西崴子村村民了解劳动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提升农民法律意识和加强农村法律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