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怎样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质?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发表了丁汉儒同志的《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以下简称《论实质》)一文,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向题”这个命题提出了“再认识”,这是必要的。多年来,林彪、“四人帮”蓄意歪曲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在民族问题上极力扩大阶级斗争的一面,搞乱了民族理论的研究。现在,必须拨乱反正,肃清其流毒。但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识别的实质刘仲华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民族识别产生很早,夏商时期就已有民族区分的观念和称谓,如《竹书纪年》、《尚书》和《诗经》中就有“夷”、“西戎”、“蛮”、“狄”的记载。殷虚出土的甲骨文和商周时期的金文,也有同样的字眼,而且已具有族称...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是我国民族问题理沦界的一个著名的命题,长期来它被视为我们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的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党的民族工作重心也相应地转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给民族问题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怎样认识新时期的民族问题,这就必然要联系到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这一命题的“再认识”。本文想着重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苏联、法国、意大利、日本都对世界民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出版了大量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图书馆藏书就有:苏联、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编写出版的《世界民族》。此外,有的国家还分国出版了《民族与国家》等有关世界民族研究著作。 上述国家对世界民族研究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关于民族问题研究,英、美、法、意等西方国家纳入政治学,关于民族概况研究纳入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均属于人文科学),苏联则把民族问题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发表的研究《李自成》的论文,较详细地探讨了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在描写古代阶级斗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笔者以为,《李自成》就表现古代民族斗争而言,也有工力独到之处,它在民族问题上所具备的认识价值,是《说岳》、《杨家将》等脍炙人口的古典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处理涉及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一直备受政府及学者的关注。除全国性民族关系的论著外,中国区域性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也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就大的地区而言,西北、西南、中南、云南、广东等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都已出现区域性民族关系史论著。如在现有的关于大片区民族关系史的论著中有杨建新、马曼丽的《西北民族关系史》,王文光等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吴永章的《中南民族关系史》,中国北方民族关系编写组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方衍的《黑龙江古代民族关系史》,刘锡淦的《古代西域民族关系与政策研究》,练铭志等的《广东民族关系史》,伍新福等的《湖南民族关系史》,杨德华的《云南民族关系简史》等等,唯独没有东北的民族关系史的论著出现。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悠久,有关东北历史一直被学者所关注,出版了不少有关东北史的著作。如金毓黻的《东北通史》,傅斯年等人的《东北史纲》,佟冬、赵鸣歧主编的《中国东北史》,张博泉的《东北地方史稿》,董万伦的《东北史纲要》,宁梦辰的《东北地方史》,程妮娜主编的《东北史》...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历来非常重视民族问题,总是把民族问题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认真地进行研究和解决。他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中,对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作了科学的说明,生动地体现了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各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特点。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对于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祖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维吾尔人》、《匈奴简史》、《维吾尔古代文学》等三本书的实质是宣扬民族分裂主义,对三本书的批判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严重斗争。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岭·格萨尔王传》、探讨岭·格萨尔这个人物时,首先遇到的是“格萨尔”的词义问题。多年来,在搜集、整理、研究《岭·格萨尔王传》时,研究者们发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流传的格萨尔的故事传说,而这些故事传说中的格萨尔不尽都是《岭·格萨尔王传》中的岭·格萨尔。倘若不搞清“格萨尔”一词的含义,就很难分清这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格萨尔”。那末,《岭·格萨尔王传》也就成了一部时代含混不清、民族含混不清、地区含混不清的含混作品了。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纯粹理性批判》(以下简称《纯批》)是康德最重要的著作,我国哲学界历来重视对它的研究,迄今已翻译出版了六个中文译本。事实上,在翻译和研究《纯批》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及时加以澄清,对康德哲学的研究从总体上就难以深入下去。这篇论文探讨了《纯批》目录翻译、知识与信仰关系、纯粹的先天判断、时间和空间的性质、"哥白尼革命"的实质、自然辩证法等六个重要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独立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民族理论界,学术空气十分活跃,提出了不少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其中围绕民族问题及其实质,许多同志发表了很好的见解。长时期以来,在我国有所谓“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即一种不分时间地点和条件的笼统含混的提法,被误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广为流传,遗害不浅。但当人们批判了这种错误提法之后,有的同志又因噎废食,在分析阶级社会里的民族问题时,根本不敢触及它与阶级问题的关系,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如何正确认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辩证关系;如何看待民族问题的发展变化,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和大家一起讨论,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2.
对毛泽东《讲话》的再认识张廷银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从1942年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因此,重新认真领会《讲话》的内容实质,弄清与此有关的理论问题,对于研究总结毛泽东文艺思想,对于促进中国文学的健康发展,就...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民族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是阶级问题吗?还是别的。搞清这个问题对于在民族问题上拨乱反正,加快少数民旋地区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革命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在革命的各个不同阶段上民族问题具有和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性质相适应的各种不同的任务,因此,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政策也就随之而改变。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革命性质的转变,民族问题的实质也就必然随之发生变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当前理论界有人认为是“消灭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这个提法是否科学呢?我认为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实质即是事物的本质,属于规律性的东西。所谓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应该是指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而“消灭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的提法,不具备这种属性。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15.
要研究民族教育问题,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二十五种民族,因而它的情况就更为复杂。本文就解放前的一些资料记载,介绍一下当时的民族教育状况。 云南的民族教育最早可追朔到汉晋时期,当时,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就已开始了本民族的文字教育,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是时云南的少数民族(“种人”)中就存在着一一种“夷经”教育,其教材也称之为《夷经》,其教师则称“耆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同杜林哲学论战的实质是什么,这是恩格斯《反杜林论》一书教学中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怎样评价杜林哲学的性质,怎样认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篇中对杜林哲学批判的实质这样两个问题。前年,施德福、赵常林、余其铨同志的《杜林哲学体系剖析》(《北京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二期)一文,就这两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随后,马鼎璋、宋雅莼同志的《(反杜林论)哲学编的基本线索》(《吉林大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一文,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今年,吴雄丞同志的《杜林哲学体系性质的探讨》和张维久、毋德印同志的《论杜林哲学的性质及恩格斯对杜林哲学批判的实质》(《吉林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二期)两文,则是上述两种观点的继续和深入。就此机会,想谈谈个人看法,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后,民族地区要赶上或超越经济发达地区,同样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加速自治地方的改革与建设。《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自治权问题。本文就自治权以及行使与保障问题,作些粗浅探讨,就教于民族理论界的同行。  相似文献   

18.
本期导读     
<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体系,其整体性研究也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卜路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性问题的研究》从破解中国发展难题的客观需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整合  相似文献   

19.
<正> 《历史研究》一九八○年第五期发表了孙祚民同志的《处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重要准则》一文,这是他六十年代初在《文汇报》发表关于民族历史研究方法论问题两篇文章的继续。在这些文章中,孙同志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但就其基本观点来说,我们是不敢苟同的。这里,仅就几个主要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孙祚民同志。 (一)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时,就使用过“民族意识”这个概念。斯大林在1913年写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也谈到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加强了‘民族意识’”的问题。但是,至今很少有人研究民族意识问题,也没有确定它在民族理论中的地位,甚至在现有的社会科学各种辞书中还没有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