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蕴含着中国古人对自然文化的深切体验和哲学追求。本文以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从园林建筑的布局、空间、装饰、色彩、意境等方面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和哲学内涵展开讨论,希望人们在欣赏园林建筑的构造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领悟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书籍设计是一本书的美学灵魂,需要从设计学、美学以及书籍本身的文学性等方面出发进行综合考量,保证书籍的装帧设计与书籍本身所展现出来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相适应。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类的书籍来说,其书籍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这类书籍本身所展现出来的特点息息相关。本文在对书籍设计原则加以概述的基础上,从装帧设计、内容设计等方面出发,对民间古典文学的书籍设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长期以来,关于老子其人,说法不一。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先秦诸子中,《老子》一书在思辨哲学方面做出了很高的历史成就。老子的美学思想也被称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根基,他的辩证主义哲学观念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子》是一部人生哲学,是构建美学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料,老子的美学体系是建立在他的哲学体系基础之上的。从美学观点的罗列中可以看出老子的美学思想,下面从所选《老子》一书的资料中,分析他对美的认识和审美观点。  相似文献   

4.
民国名媛张荔英 1906年,张荔英出生于浙江南浔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张静江学问渊博,酷爱艺术.因他仗义疏财,不惜代价资助孙中山革命,深得孙中山的器重,并与之成为生死至交.母亲姚蕙,则是苏州城里的大家闺秀,能诗会画,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底蕴和美学根基.  相似文献   

5.
曲磊 《现代交际》2012,(11):160
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是文质兼美的瑰宝,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鉴赏性.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文质兼美的古典小说?如何很好地吸收其丰富的养料?在教学实践中,我巧妙、适当、适时地运用人物图片、影视片段、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既拓展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又生动形象地创设了鲜活的教学情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贾廷峰 《公关世界》2016,(22):60-62
傅山先生的美学思想基本上是以《周易》《老子》《庄子》的闰学思想为核心,又广泛吸取诸子百家的积极因素而形成的。尤其是《周易》《老子》《庄子》这三部著作,积聚了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精粹。这远不是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抽象性的概念辩证法。它是中国式的直接立足于自然生命,始终将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高度融合起来的生动具体的辩证法。正因为如此,《周易》《老子》《庄子》不仅是中国辩证哲学的起点,而且是中国美学的起点。傅山先生的美学思想,就是在这个很高的起点上发展和形成的。傅山先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李清照词译介述评出发,运用格式塔质对其文本英语译介的美学特质进行梳理和研究,提出:翻译美学与格式塔意象"建构"方式,并从整体性与客观美、闭合性与简约美、简约性与形式美、连续性与意象美四个方面"再现"源本文美学特质,以期为外译选材和译者风格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仙玉 《现代交际》2014,(3):100-100
中国的服饰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和精良的制作工艺。现代服装设计经过长期的发展,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力量和特殊的设计语言。作为一种艺术,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也成为了表达个性美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融洽、含蓄端庄的民族性格。本文主要叙述了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多个方面的应用,以期为设计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谢启源 《公关世界》2016,(20):66-73
傅山先生的美学思想基本上是以《周易》、《老子》、《庄子》的闰学思想为核心,又广泛吸取诸子百家的积极因素而形成的。尤其是《周易》、《老子》、《庄子》这三部著作,积聚了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精粹。这远不是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抽象性的概念辩证法。它是中国式的直接立足于自然生命,始终将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高度融合起来的生动具体的辩证法。正因为如此,《周易》、《老子》、《庄子》不仅是中国辩证哲学的起点,而且是中国美学的起点。傅山先生的美学思想,就是在这个很高的起点上发展和形成的。傅山先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他立足于中国的美学和文化,充分吸收西方当代美学成果,把美学提升为人生境界,他的美学观念概括为"美在意象"。美育是"美在意象"在实践中的作用和升华,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完整的人性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研究马克思思想不可忽视的文本。在其中,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康德、席勒、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其独特的实践美学思想。马克思的实践美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美感的发生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象"的双向建构过程;第二,劳动创造美,美根源于社会实践;第三,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第四,美的规律是实现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马克思的实践美学思想不仅影响着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而且对中国实践美学也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探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孕育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写意传神,虚拟夸张,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戏曲的人物造型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它的美学追求自然与戏曲的整体美学风格相一致,具有意象美、夸张美、形式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杨 《职业》2016,(12)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语文教学本身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因素,语言与美育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和创造美,让审美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以至所有细节,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审美的课堂、优质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人类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当代美学家马尔库塞强调:“审美之维可以作为一种自由社会的尺度。”德国文学大师、美育家席勒认为:“惟有美才会使全人类幸福。”中国近代美学开拓者王国维尊奉“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当世之用者,哲学与美术是也。”在社会急剧进步的千年之交,美学将凸显出更加令人神往的前沿地位。是何圣物,是何动因使看似无足轻重的美在人类思想史、文明史居于如此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通过充满"爱"与"美"的边城风貌,寄托了他"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理想和美学追求。平凡的故事情节当中,表现出的却是一番具有东方神韵的诗意之美。本文旨在探讨该部作品美的具体体现,从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湘西少女之美、哀婉凄凉的悲剧美三个角度,感受其中深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为对外经贸的扩大,对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随之兴起,特别是商务信函的翻译研究。而翻译与美学的结合使得商务信函具有了美学取向。本文从美学价值为视角,结合商务信函本身结构特点和文体特色,探讨商务信函翻译所具有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赵智萍 《现代妇女》2013,(11):258-259
严君平所著《老子指归》中的美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关于道和美的观点,在经历了西汉盛世的衰平末年,严君平的这一著作更明显的展示了道家美学的思想。道家关学思想的特点是其理论隐藏于道家哲学之中。这些所隐现的关学思想和审美意识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爱美之心和美育思想。《老子指归》认为美隐藏于道中,以无为追求“道”,在生命中体验“道”,它以道为关的,强调以虚静无为的审美方式体验生命所展现的最自然、最原始、最本真的生气之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金基德的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为例,系统分析了金基德电影的景象符号性运用、试听语言等的运用,从而梳理出金基德电影的艺术设计美学以及他的电影风格。  相似文献   

19.
虽然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美学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相隔二千多年,但西方美学范畴中的"存在"和中国美学范畴中的"道"在本质上有着相通性。本文从作为审美本体的"存在"和"道"在美学上的意义出发,探讨其在审美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进而总结出"存在"与"道"在美学思维上的相通:即通过解蔽被遮蔽在存在物中的"存在"而发现美的本质;通过以虚静的心境从实体之"有"走向"道"之无而发现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西方哲学从古典发展到现代,关于主体性的探索已经步入了新的领域。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由认识论的哲学转向了语言哲学。这一转换过程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表明西方哲学由主体性的哲学向主体间性的哲学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后现代哲学。尤其后现代哲学将主体间性的问题作为首要的研究问题,关于主体间框架的建构也成为了哲学研究的主要命题。主体间性的讨论存在于西方很多哲学流派当中。可是任何一个哲学流派由于其本身理论的局限性都不能够对此进行真正全面科学的说明。这也是西方哲学发展至今所面临的一个困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实践哲学能够为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