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很多人对创意农业究竟是怎么回事还说不清楚的时候,位于北京西海南沿的一家公司已经踏上了创意农业的实践之路,用创意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指引着新方向,创造着新价值.这家公司就是洛可可创意农业公司.@@洛可可创意农业公司是一家针对农产品的创意企业.  相似文献   

2.
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针对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是否得益于当时的科学发展这一问题,本文从18世纪工业革命和其当时的科学发展概况的描述,以及两者关系的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进而得出,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不仅得益于当时的科学发展,还得益于其他许多因素;同时18世纪的工业革命也促进了当时的科学发展;当今社会要从中汲取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晨曦,已在东方地平线上显示出神奇的色彩变幻.中国改革开放18年的光辉历程,越来越使人们意识到“群体示范”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毫无疑问,群体示范的提出,是时间、空间和社会心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具有跨越世纪意义的“生长点”的标志.建构“群体示范”的这一设想,从某种意义来说,反映了人们对物质追求和精神文明的认同达到了又一次平衡后而迫切希望提高的愿望,是必不可少、无法取代的战略举措,是集体主义的回归和社会进步的震响!  相似文献   

4.
志愿服务:现代青年的行为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志愿服务:人类文明的闪光点志愿服务是社会服务、社会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世纪中叶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成为潮流。人类有史以来就有慈善工作,它通过教会或宗族制度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工作,则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如童工、失业、贫病等相继出现,因此社会改革家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而提出了开展社会服务的建议。社会不断发展,新问题也不断涌现。进入20世纪特别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面临着来…  相似文献   

5.
骆潇 《职业》2009,(19)
这是一款用于随身携带牙签的小盒子,牙签盒颜色采用中国传统的黑色红色搭配,造型灵感来源于中国标志性建筑--天坛,还拥有一个非常吉祥的名字"上上签".设计者通过外观设计,引导使用者随身携带牙签,改变生活中的习惯来参与环保.就是这样一款小小的牙签盒,在2008年第二次为它的设计者洛可可设计公司捧回了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德国红点大奖.创立五年来,洛可可出品的小到炫彩系列指甲刀,大到医疗器械、地铁刷卡机,都被业界奉为经典.  相似文献   

6.
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在近50年间一直随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改进.目前,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人类社会及其教育均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虽然从20世纪迈入21世纪是个渐进的过程,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育的期望,使我们不得不经常反思已做过的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学地理课程,使它能够根据社会的进步适时调整自己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需要与21世纪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高、中级技术技能实用型人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大好的机遇,技校生在校数剧增,也使学生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下面笔者就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迈入信息时代,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突现出了实用性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所以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企业的青睐.职业教育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了人才培养的摇篮.职业教育肩负着输出高技能、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作为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股政治思潮,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其整体势头已明显回落,然而,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而深厚社会基础的精神文化,它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当前的伊斯兰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变化时期,现代化虽已成为许多伊斯兰国家追求的目标,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传统价值的失落问题至今仍困惑着伊斯兰世界,也制约着伊斯兰运动的发展.在新世纪来临之际,面对一个愈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世界,如何实现伊斯兰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最佳结合,将是伊斯兰世界所面临的最根本,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其结果将对伊斯兰世界本身及整个世界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巧平 《职业》2012,(26):117-118
罗伯特·赫钦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对美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深邃而负责任的思考,他对美国高等教育中流行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职业主义倾向极为不满,20世纪以来,美国大学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学教育目的和功能日趋多元化和多样化,承担着越来越复杂多样的社会任务.在赫钦斯看来,美国大学的这种发展现状背离了大学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的优良传统,主张援引通识教育的理念对大学进行改革.通识教育是赫钦斯教育思想的精髓.通识教育又称博雅教育或普通教育,它以区别于专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为本质特征,促成了当时及以后教育实践中的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是一部摆脱了传奇的性质,展现中国18世纪前后江南士绅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以知识分子的生活为中心,揭示了封建社会晚期的腐败。士绅阶层的发展与消亡牵动着封建社会的每一根神经,当今的知识分子要从士绅阶层的发展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通常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的对员工、消费者、社区、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一理念经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多德教授第一次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到20世纪90年代LEVI-STRAUSS海外虐待女工事件被曝光后,生产守则、社会责任标准纷纷出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吸引着世人的关注。经历了2004年中国部分省区春节“民工荒”后,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热点,笔者从人们熟悉的三个事件出发,阐明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判断。  相似文献   

13.
英国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因受到当时流行的经济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而呈现出不同。前工业化时期,受家长制主义影响在劳资关系中是家长制控制,到18世纪后半叶,受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开始自由放任,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开始逐步干预。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摧毁了中世纪的精神大厦,人性的解放、理性的回归推动着科学的进步。“抛弃了建立在神法之上的社会秩序、社会作为社会整体的形象本身也逐渐变得支离破碎了。”(罗桑瓦隆,《乌托帮资本主义——市场观念史》,中文版前言)认识自身是人类获得解放的前提。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科学的发展表明自然的运动依存于自然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上帝的意志。这给17世纪到18世纪的社会科学一道德哲学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就科学发展进程而言,19世纪被誉为“科学世纪”。这不仅是指在这个世纪中,科学从经验描述阶段进入到理论概括阶段,并且开始领先于技术和生产,通过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对社会的生产和物质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指在这个世纪中,专门的科学教育和研究组织逐渐形成、培育和发展起来,科学工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化的职业。发展到今天,科学(包括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职业领域,吸引着社会巨大的物质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也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今天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因此也成为一种职业角色,职业化使科学研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人承受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特别是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7.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实际产生于近代西方,是近代西方消解"全责组织社会",发展"功能组织社会"的产物,意指与"近代国家"有着对立又依存关系的、由自由、平等的、理性的公民组成的共同体。它在西方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即1800年前后的bürger";第二个阶段是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形成的资产阶级,包括"财富市民"和"文化市民";第三个阶段就是从作为蓝图到正在进行中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8.
前方后圆坟是日本古坟时期坟墓的形式之一,大约出现于日本古代的3世纪前期,兴盛于5世纪,大约进入5世纪出现了古坟群,6世纪末7世纪初停止了前方后圆坟的建造.前方后圆坟在古代不仅限于大王的坟墓,各地的首长也可以拥有,象征着权力.前方后圆坟作为日本独特的特征,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尤其考古学界研究关于前方后圆坟的起源及其变迁的学者比比皆是,本文以日本近畿地区为例,在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前方后圆坟划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并将每个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特点进行了总结,对于前方后圆坟变迁的研究有助于对古坟时代的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经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多德教授第一次提出,到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再到90年代LEVI—STRAUSS海外虐待女工事件被曝光后,生产守则、社会责任标准纷纷出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吸引着世人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受西方经营理念影响以及出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思考,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增强,经历了2004年“民工荒”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中国社会,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0.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经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多德教授第一次提出,到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再到90年代LEVI-STRAUSS海外虐待女工事件被曝光后,生产守则、社会责任标准纷纷出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吸引着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