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万钦  陈静姝 《城市》2015,(4):35-41
城市宜居需要多种条件,除环境需求外还有精神需求.从生态良好、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的要求出发,应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慎重布局城市外部功能,主动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安排城市产业布局,精心设计全包围式、半包围式新型街区.从体现城市文化、满足精神需求出发,面向未来设计亲近自然、防震抗灾、具有民族审美和心灵寄托的新型建筑,在城市规划、成长和管理中创造宜居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精神作为物质的最高产物,其需求的急剧膨胀则会导致社会发展趋向的偏移。认为人性和谐是缓解自然矛盾和奠定社会发展趋向的重要基础,而虚伪表象下的"人性伪和谐"则会造成自然-社会风险的加剧。因此,从自然、社会、与人的角度揭示人性和谐的基本要义;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分析表观"人性和谐"掩饰下的自然-社会风险;从人性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统一和自然生态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人性和谐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3.
群众文化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性的兼具文化性以及娱乐功能的文化活动,在新时期下发展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更是具有多层次意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满足,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提供给个人以精神丰富和满足的机会,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是组建社区的基本单位。创建文明家庭可以大力推动先进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型社区和现代文明城市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建设和谐家庭。解决了温饱问题,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消遣娱乐性成分较多,知识性成分较少的传统型的家庭文化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城市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应该在更高层面上去挖掘家庭文化的品质和内涵。我们用公  相似文献   

5.
汤正刚 《城市》2001,(2):21-24
城市综合体制改革之初,我曾在全国首届城市管理研讨会上提出:作为人口、产业、设施和市场密集的现代城市的经济内涵,是公共经济、产业经济和消费经济的有机结合,表现为健全的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发达的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旺盛的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的高度聚集和互相促进.因而城市经济改革的基本取向应该是把政府集权、全盘公有和全面计划化的城市经济活动一分为三,区分为以政府等公共机构为投资管理主体的非营利性公共经济,以营利性企业为自主经营主体的产业经济,以及满足居民和社会团体的各种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经济.城市政府应对这样三种内涵和功能、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各不相同的经济分别行使不同的管理职能,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通过政企分开、所有制多元化和政府间接调控放开搞活产业经济;通过健全公共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公共经济;通过自由的市场选择不断扩大商品供给满足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6.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涵义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永续;另一层是社会,经济发展赖以支撑的资源、环境的持久永续。其实质就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要求满足物质文化的需求外,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大大增强了。而艺术则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着生命存在与发展的生理的需求、社会的欲求,而且也是人们渴望生命自由的必然选择。中国画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生活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不仅作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样大大的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8.
居住小区是居民主要的生活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长期生活于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然、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设计,而且还要纳入人文文化领域,形成全新的能够满足于居民多元化需求的新型居住小区。本文从居住小区设计基本特征出发,进而力求探讨小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冯帆 《城市》2011,(3):36-39
一、引言 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大多是对环境客体的研究,如主要以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为参数指标来评价整个城市的绿地面积,较少关注使用者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随着城市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绿地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要求。本文以市民对于绿地的游憩需求为依据,在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引入游憩型绿地子系统的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10.
“宜居”是指居住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成都市金牛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把人居环境的营造、人文关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置于重要的地位,提出了“提升宜居水平,构建和谐金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居住环境是检验人类幸福感的重要指数。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尽管经济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推动了建筑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但在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方面仍然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一切建筑物或仅公共设施建设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并没有得到体现,甚至对居住环境和人文景观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这是值得建筑设计行业不断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城市建设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以城市发展的和谐、高效、协调、可持续为目标和特色区别于传统的城市建设。而当前在我国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城市过于强调城市小环境自身发展的高效、协调、可持续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域加剧或激化了社会矛盾,如:循环经济体建设中引发的干群矛盾、城市交通建设过程中彰显的贫富矛盾、企业搬迁改造激化的城乡矛盾、住房建设暴露出的阶层矛盾等。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一个反映,消除人与自然之间不平等的前提条件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必须着眼于两点,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两个矛盾,而不能只顾一点,即因偏重于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积极思考、预防和化解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载体,城市居住是城市居民生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方式的选择将影响居民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多层次物质及精神生活。随着居民价值取向与投资建设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人们渴望在住区与城市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街区型住区作为一种紧凑高效的住区模式,注重建立住区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联系,营造开放共享的城市住区环境。本文追溯了街区型住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将街区型住区与传统封闭式小区、街区进行比较研究,明确街区型住区的内涵与特征,从思想观念、规划体系、管理模式与开发模式四方面分析我国街区型住区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原则与策略,以期为我国街区型住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带来更加了人性化的生活的体验,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艺术设计就必须要协调人与环境与社会以及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只有与市场经济挂钩,才能更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设计作为引导生活的方式,必须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紧随时代的需要而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人、物信息快速流动的现代城市生活中,自我面临着不断脱域和再嵌入的挑战.对都市青年节日活动的考察发现,节日参与正从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的家庭关系为基点向社会文化生活和关系领域蔓延,促成个人对开放体验与不同认同的寻求.这一自我实践的过程展现出个人日益被置于制度环境中不同层面的交织与互动之中,并实现对不同认同的制造与维系.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和谐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构成之一.其基本理念是,和谐教育关注人的身心和谐,兼顾人与社会和谐、协调人与自然和谐.高校和谐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在思想上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制度保障、校园环境各个方面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1993,(Z1)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必然的趋势。城市日益成为市民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生活、工作、学习须臾不可稍离的载体。据此,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如何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已成为城市建设者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课题。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且要十分注意发挥城市自身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审美功能,借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则是实现上述功能不可少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王禹 《现代交际》2014,(4):95-95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为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资料。自然的恩赐保障了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同时人类也按照自身的需要不断地改造着自然。受到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开发自然资源。如不自觉地协调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使人类走向资源枯竭的道路。本文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途径,为使自然资源能够成为人类永久的财富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户外公共设施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城市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下户外公共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落后的户外公共设施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空间。在户外公共设施中,公共座椅的建设尤为重要,公共座椅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公共座椅为市民进行户外活动提供一个休憩空间,这是户外公共设施不可忽视的一点。基于公共座椅对于市民户外活动的关键性作用,本项目组开展关于公共座椅的调研与设计项目。项目组分析当下公共座椅的使用状况,从座椅的材料、形态等方面入手,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公共座椅设计作品,提出公共座椅的创新设计方案,给市民一个全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发展,街区的更新,都需要以崭新的观念去研究探索,从而建立新型城市的架构,这就必需更多地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固然在城市建设中,建筑、道路、广场等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仅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不断地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