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 ,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中 ,都在努力实践着他的美学思想 :把生活提升到理想 ,晚年所创作的《散文诗》 ,以其真挚、简洁、清新、优美的特点而成为这一原则的很好实践。本文将透过这 82首散文诗的部分篇章 ,对屠格涅夫“把生活提升到理想”的美学思想作些探讨 ,希望能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屠格涅夫散文诗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一八五六年屠格涅夫开始写作《贵族之家》。他拟出了大纲,写出了最初几章的草稿,但是他写得很慢,一直持续了两年的时间,到一八五八年秋天才完稿。在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前后,他还写作了中篇小说《僻静的角落》、《书信集》(一八五四年)、《浮士  相似文献   

3.
一八五六年屠格涅夫开始写作《贵族之家》。他拟出了大纲,写出了最初几章的草稿,但是他写得很慢,一直持续了两年的时间,到一八五八年秋天才完稿。在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前后,他还写作了中篇小说《僻静的角落》、《书信集》(一八五四年)、《浮士德》(一八五六年)、《波列谢耶之行》(一八五七年)、《阿霞》(一八五八年)、《初恋》(一  相似文献   

4.
《阿霞》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中篇杰作。迄今为止,《阿霞》和屠格涅夫的其它许多中篇,远没有象其长篇那样,引起评论界的充分的足够的重视。一般认为,屠格涅夫的中篇,没有象其长篇那样恢宏大度地去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并揭示出许多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而多是对自然、艺术、爱情、死亡等题材的描写,因此,他的中篇不如他的  相似文献   

5.
一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曾说:“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几遍。”所谓苏轼“晚喜陶渊明”主要是指他晚年贬官惠州(今广东惠阳)、儋州(今广东海南岛儋县)期间特别喜好陶诗。实际上,苏轼喜好陶诗,早在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就开始了。当时他就把自己躬耕的东坡,比为陶潜游过的斜川,把陶潜的《归去来辞》隐括为《哨遍》。苏轼写作和陶诗,也是从元祐七年(1092)知扬州时就开始了,曾和陶潜《饮酒》诗二十首。不过,苏轼大量写作和陶诗确是在绍圣元年(1094)十月二日到达惠州以后,这同他在政治上的失意是分不开的。苏轼认为自己同陶潜的性格和遭遇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关于《九歌》的写作年代,人言言殊,主要说法有三种:一是全作于屈原青年时期,是屈原在政治上得意时的作品;二是全写于屈原被顷襄王流放于沅湘期间,是屈原晚年失意之作;三是写于为楚怀王疏远而退居汉北的一段时期。 笔者认为,《九歌》十一篇,有作于屈原青年时的,也有写于他晚年的,作于前期的是屈原为楚王室制作的祭歌,写于后期的是他采用民间祭歌形式创作的抒情诗。 关于《九歌》的写作年代及为何而作,以东汉王逸说为最早。他在《九歌序》里说:  相似文献   

7.
《批评论》是亚历山大·蒲柏的成名作。1711年《批评论》发表时,蒲柏年仅二十三岁。蒲柏自学成材并以少年老成著称。尽管《批评论》发表时,它的作者年方弱冠,可是当时文坛许多知名人士(包括比他年长十来岁并以博学见称的斯威夫特和艾迪生),都对他在作品中所展现的知识、才华表示过惊讶与赞叹。蒲柏的写作态度一向严谨细致,据说晚年还数次修订过自己早年的作品。因此,我们说《批评论》所反映的观点,可代表蒲柏的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8.
在散文诗坛上,鲁迅的《野草》与屠格涅夫的《爱之路》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两部散文诗集有一种奇特的内在联系,对此进行研究剖析是很有意义的。一、对美和爱的信赖与怀疑在对美和爱的态度上,屠格涅夫与鲁迅有着本质的区别,屠格涅夫的态度是信赖而鲁迅的态度是怀...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学生的写话,源于对生活的感受、体验、思考与表达,是有感而发,是"我手写我心"。学生写话应该是心甘情愿或是迫不及待地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实践过的表达出来,而不是强迫他该写什么。  相似文献   

10.
《少年作家》致同学们: 各位局学,自上期《少年作家》专拦与大家见面后,我们收到了不少同学和老师的来信,还接到了一些电话,有的老师把自己学生的作品推荐来了,还有同学推荐同学作品的,当然,更多的同学还是自己把自己的作品寄到了编辑部。看来,这个栏目还是受欢迎的。因为,能在《少年作家》发表作品的同学,毕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啊。在这里,我们再把栏目编辑方式向你介绍一下: 《少年作家》专栏每期隆重推出一位少年作家。凡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过作品的同学,均可加盟本栏。要求:同时寄来作品(三千字内,可多篇文章组成)、个人生活照片、作者简介、读书写作体会文章(千字以内)等四部分内容,本刊将邀请作家撰写评论文章一并发表。有的老师来信问:"能否把一个作者多种文体的作品同时发表?"这个建议很好,本期《少年作家》推出《李湛作品小辑》就是由童话、随笔、诗歌组成的,请大家品评--  相似文献   

11.
周玉明 《可乐》2008,(12):53-53
铁凝的父亲与写过《小兵张嘎》的徐光耀是好朋友。那时,大作家都在挨批判,徐光耀同样难以幸免。当时,上面要写一篇歌颂先进的报告文学,需要写作高手,想到了徐光耀,就把他从农村召回来。父亲挑了铁凝的《会飞的镰刀》,还有另一篇作文,带着铁凝去见徐光耀。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写作大部分学生就胆战心惊,望而生畏,都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现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我想写”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表达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快乐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做事,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有一位学生在一次作文中...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主要收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中。它的价值之争,这次在我国始于1986年,集中表现在同年12月召开的“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学术研讨会”上,并汇编为《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1期,《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论文集》特辑(以下简称《特辑》)。 《笔记》意义之重大是无疑的,问题是如何恰如其分地加以评价。国外学者对此众说纷纭。兴起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研究热,是从美国人劳伦斯·克拉德在1972年编辑出版马克思这些笔记就开始了,他说:“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在他的晚年重新捡起了青年时代所关怀的问题:对自然状态的人和文明条件下的人的批判。可是他早期的方案是从哲学人类学(人本学)的抽象概念出发的,而后期的著作是从有关人的现代意义的科学观点来考察问题”.可见他出版这些笔记,目的是要把马克思晚年思想和早期人道主义联系起来,使马克思成为“前后一贯”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论传记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人谈到传记,首先总得提出二十四史,——特别是前四史当中的《史记》。我把这部《史记》彻头彻尾的读了,这才知道作者原来的目的,是把它作为经书的一部分,是《春秋》的扩大和发展。因此《汉书经笈志》把它列入春秋家,作为‘儒家者流’的一部书。在写作方面,它运用了所谓“互见法”,例如在刘邦的记载中,从正面看,他是一个“宽大长者”,可是从侧面看,他既不宽大,也不是长者;在项羽的记载中,从正面看,他是“僄悍猾贼”,可是从侧面看“僄悍”可能有一些,‘猾贼’却说不上。所以要认识这两人的面貌,我们还必须从其他有关篇章看,不能停留在一篇作品上。  相似文献   

15.
提起屠格涅夫,人们自然联想到闻名遐迩的六大长篇:《贵族之家》、《罗亭》、《父与子》、《前夜》、《烟》、《处女地》;它们构成上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俄罗斯独特的艺术编年史。屠格涅夫曾涉猎多种文学形式,但他的主要贡献与成就是小说。 一个多世纪以来,屠格涅夫的小说艺术获得众口皆碑的盛誉。勃兰兑斯认为:“在整个欧洲文学中,很难遇见更加委婉细腻的心理描写,更加精湛完美的性格,再加上男子和妇女的形象在他笔下都达到了完美的地步,世界上只有最伟大的诗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生气蓬勃、  相似文献   

16.
灰色金溟若     
《暴勇者》,屠格涅夫著作,金溟若译,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8月付排,9月出版,首印1500本。此书收屠格涅夫短篇小说两篇,一为《蒲宁与白布林》,二为《暴勇者》。书前有译者小序,称此书选译自布施延雄的日译本。并说《暴勇者》原题为《凶暴的性格》,日译本采用了小说主人公名字作为篇名,《暴勇者》三字,是他取文章的意味而"任意改的"。对屠格涅夫,我们并不陌生,正如译者序说的:"关于屠格涅夫的人物和作风,我想没有说话的必要;至于这两篇东西如何,也已经由他本身在向读者说话,用不着译者多嘴。"  相似文献   

17.
凡读过屠格涅夫的小说的人,大都会为他笔下人物生动美好的形象所倾倒。屠格涅夫为刻画人物形象所作的心理描写,更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屠格涅夫心理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让我们先看《贵族之家》的最后几行:据说,丽莎去远方一座修道院修行后,拉夫列慈基拜谒过那修道院,——并且看见了丽莎。当她从一个唱诗班席位走向另一个唱诗班席位时,迈着修女的匀速、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本着“修辞立其诚”的精神 ,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一册 ,即第七册。在该书的最后又写了一章 :《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这个“总结”很重要 ,可视为冯先生的“晚年定论” ,无论功之者 ,罪之者 ,都能从中体会出很多东西。冯先生说过 ,他是用生命写作的 ,那么 ,《新编》的“总结”可说是生命的最后结晶 ,它不仅是《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总结 ,而且是冯先生哲学思想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文学史一般认为康海早年加入复古派阵营,是"前七子"领袖,落职闲住后颓然自放,诗文写作"不复精思".但事实很可能相反:康海早年志在经世,并不以文章修辞之士自居,到晚年才把自己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等人并列为明代"文章之盛"的代表.他在放废前后对待写作、修辞和文章著述的态度是前后一贯的,并无明显变化.其《渼陂先生集序》所...  相似文献   

20.
《赫索格》艺术表现手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索格》是当代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贝娄对人说过,这是一本吃了许多苦头才写成的书,他经常是从第一行第一个字重头写,记不清楚写了多少次了。后来,他说他写了13次,“把它象一个祈祷轮一样转来转去”。贝娄流露出的这种写作艰辛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赫索格》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新认识,凝结着他对艺术表现的新追求。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