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君宝,元代杂剧作家,生平事迹已无可考.目前公认有十种杂剧为他所作,但只保存下三种,即:《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尽管石君宝的生平事迹无所考证,给我们了解他的思想和世界观带来很大困难,但从现存的三部剧的思想内容以及反映社会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看,石君宝是个富有时代使命感的作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部剧描写的主人公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三位妇女形象.她们美丽、善良,追求爱情幸福;作者写了她们的痛苦遭遇和坚强的斗争精神.这些人物的塑造,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元代真实的社会生活,从中也窥见作者的进步思想.《秋胡戏妻》是石君宝的代表作,这部剧是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改编加工成的.汉刘向《烈女传》载秋胡戏妻事,题名《秋胡洁妻》.写秋胡在外当官五年,回到家里,在桑园遇到妻子并调戏她.其妻回家知道调戏她的就是自己的丈夫,遂投水而死.这篇作品宣扬了孝义节烈.南朝宋颜延年有《秋胡诗》五章,直咏其事.唐代有秋胡变文,已发展为长篇故事,尾已残缺,不知妻子是否投水而死.南宋有缺名秋胡戏妻戏文,情节已无可考.石君宝在这些题材基础上,成功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而又富有个性特征的女性形象——罗梅英.石剧笔下的罗梅英,已与传统题材中的人物大相径庭.她美丽、善良,  相似文献   

2.
汉文写的朝鲜小说《王庆龙传》就是唐代传奇《李娃传》的翻版小说。《王庆龙传》的故事情节虽然和唐代传奇《李娃传》相似,但是女主人公妓女玉丹形象上发生了差异。朝鲜汉文小说《王庆龙传》翻版的过程中受到了明代冯梦龙《玉堂春落难逢夫》的影响。但是,与《李娃传》和《玉堂春落难逢夫》相比,更加注重了《王庆龙传》中女主人公固守贞节的烈女形象。其原因是贯通朝鲜社会的儒教意识形态,因为朝鲜社会中最理想的女性形象就是为一个男人坚守贞节的女性。除了《王庆龙传》以外,朝鲜后期的韩文小说《月下仙传》也是《李娃传》的翻版作品。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也坚守贞节,被封为了贞烈夫人,也表现了朝鲜翻版小说的转用现象。  相似文献   

3.
"五代史"是宋元时期民间说话、戏曲的重要题材,其中有关李存孝的描写尤为突出.杂剧、《新编五代史平话》和《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均有李存孝形象,但杂剧和《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保存了民间讲史的基本内容,而<新编五代史平话>的改编写定者则参考史籍,对讲史内容作了重大调整,在主题与结构上向正史靠拢,可以看作是古代通俗小说文人化的肇始.  相似文献   

4.
据康熙、雍正间文人詹贤之《詹铁牛文集》,考得其时江西曲家三人:何圣符、谢士鹗、詹贤。何圣符曾作传奇《缘外缘》;谢士鹗曾作传奇《快目前》、《玉蝴蝶》、杂剧《情文种》,另有《愤商山》一种,不明是杂剧还是传奇;詹贤曾作杂剧《一线春》、《画中缘》、《同林鸟》、《女锺期》。詹贤为何圣符、谢士鹗剧作所写的序,可补《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之阙,充实中国古代戏曲理论。邓长风在《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中,将江苏兴化人李雨商误作《镜中花》传奇的作者、河南人李雨商。  相似文献   

5.
唐人传奇小说《李娃传》讲述的是妓女李娃与名门望族的荥阳公子悲欢离合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使这部小说赢得了历代读者的青眯和众口一说的赞誉,但在小说的主题和李娃形象的评价上,虽然有着几成定论的传统评价,却也偶有大相径庭的“异说”出现。当然,“异说”最终还是难以被人们接受的。传统的评价多是把“爱情真挚”、“纯洁坚贞”、“节行高尚”、“了不起的女性”等桂冠戴在李娃的头上,认为李娃的故事“不仅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也是对门阀制度的冲击”,“具有强烈的反门阀制度的意义”。我是教唐代文学的,每当讲到《李娃传》时,对这些传统评价总是不敢苟同,持有疑义。我自知我的看法很浅薄,很荒谬,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还是想把它写出来,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6.
清初戏曲作家尤侗戏曲作品集为《西堂乐府》,其中五部杂剧,一部传奇。尤以传奇《钧天乐》闻名天下,而该剧正是针对现实有感而发。本文着重从作者塑造的几个主要人物原型,来考证《钧天乐》的相关本事。  相似文献   

7.
貂蝉是三国题材文艺作品里的重要女性形象,但史书记载不详,属文学虚构人物。本文首先考查《三国志》《后汉书》的有关记载,探究貂蝉及其故事的来源;然后叙述分析比较《三国志平话》、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明清杂剧传奇及地方戏曲貂蝉其人其事的异同,分析貂蝉形象的发展变化情况及原因;最后论述当代三国题材电视剧对貂蝉形象的重塑,比较具有现代意识的貂蝉形象与传统貂蝉形象的不同,分析不同时代的貂蝉形象承载的社会意识文化内涵的差异,探讨貂蝉形象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黄加灏同志《<李娃传>传统评论质疑》(以下简称《质疑》,见《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一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87年第六期)一文,颇给人以启发。它提出了三个反问句。即:“小说歌颂真挚爱情,表现爱情主题吗”?“李娃形象优美动人吗?”“小说具有强烈的反门阀、反礼教意义吗”?通过这三个反问句,实际上把《李娃传》全盘否定了。文中对《李娃传》虽作了某些肯定,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为此本文谨就《李娃传》与黄加灏同志商榷,说明对传统评论也要作具体分析,不可一律怀疑和否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明代戏曲选本《群音类选》所收录的一部分孤佚剧曲的梳理与考释,援用"改编过渡本"这一概念对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到明清传奇之间的演变轨迹进行探索,可以揭示出元明戏曲发展史中的一些"改编过渡本"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写了一篇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了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恋爱故事。此后,不断有文人墨客对其进行改造与补充。其中,以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最为著名。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其内容、人物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改变,由于承载这一故事的文学体裁不同,加之不同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变迁,使得爱情故事要表达的主旨出现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论徐渭《四声猿》及明杂剧之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谈起元杂剧不得不首论关汉卿,研究明杂剧,也不能不提徐渭。前者“初为杂剧之始”(朱权《太和正音谱》),对北杂剧有创体之功;后者《四声猿》则“代表了明代杂剧的转变”(赵景深《戏曲笔谈》)。明代杂剧,固然不如明代传奇那样光彩夺目,成绩斐然,但其精炼、其明快、其活泼,却也足以悦人耳目,彪炳后世。据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记录,共有作家109人,作品523  相似文献   

12.
《李娃传》是唐人传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不少文学史著作和有关论文,对主人公李娃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李娃“感情真挚,精神崇高,对某生的感情是始终深挚的”,“始终把握着爱情的主动权,对纯真的爱情有热烈的追求。”(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总之,李娃的形象是极其美丽崇高的。  相似文献   

13.
以宋元散佚戏文《孟姜女送寒衣》为源头,将《宋元戏文辑佚》中的戏文旧篇、明初戏曲选本《风月锦囊》中的《孟姜女寒衣记》、明末戏曲选本中的传奇散出等进行分析考证,以辨其文本的流变,再对相关的史实记载、民间传闻、笔记小说及戏曲剧本等材料进行考察,进而在体会古代戏曲的繁荣盛况的同时,从中探究戏曲发展史中的“改编过渡”现象.  相似文献   

14.
秋胡戏妻故事汉代就开始流传,经久不衰。至元代,杂剧作家石君宝根据前代故事创作《鲁大夫秋胡戏妻》。在近三十年中,对《秋胡戏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该剧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秋胡戏妻故事的演变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等方面,观点老套多有雷同,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很少涉及,有待研究者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5.
过去学界对《李娃传》中主人公沂国公的原型,一般都指定为河南荥阳郑氏,名叫郑元和。笔者通过考证,发现沂国公在现实中是有实际人物的,即著名政治家沂国公李勉的便是:第一,李勉是郑王李元懿之后代;第二,李勉一生行迹,时间上与《李娃传》男主人公一致;第三,李勉具有非常的音乐才华,与主人公一致;第四,李勉做官的经历,与《李娃传》作者白行简伯祖大抵相近。  相似文献   

16.
唐代小说在后世通俗文学体裁中的嬗变,已经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社会思潮的变迁,对唐代小说《李娃传》在宋、元、明不同时代话本、戏曲中的演进轨迹进行考察,探讨演变过程中门第观念、人物形象的衍变以及明代才子佳人小说(戏曲)创作格局的出现,等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屈原的戏曲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宋元时代,就有取材于屈原故事的戏曲作品,如南戏有无名氏《屈大夫江潭行吟》,北杂剧有睢舜臣《楚大夫屈原投江》和吴仁卿《楚大夫屈原投江》,可惜都已失传,无从查考。明清戏曲家写的屈原戏更多,如传奇有张坚(约1681——1771)《怀沙记》和胡盍朋(1826——1866)《汨罗沙》,南杂剧有郑瑜(1612?——1667?)《汨沙江》、尤侗(1618——1704)《读离骚》和周乐清(1785——1854以后)《纫兰佩》,今都存于世。还有吕天成(1577?——1614?)《双栖记》,涂应乾(明末)《汨罗记》,袁于今(1592——1670)《汨罗记》、顾彩(1647?——1709)《楚辞谱》和无名氏《正则成仙》,大都失传。总之,从宋元到清明,出现了不少屈原戏。至于嵇永仁《续离骚》和吴藻《饮酒读骚图》两种杂剧,都不是直接写屈原的,而是比拟《离骚》,或者借读《离骚》,大发牢骚。由此可见屈原及其诗篇,对我国古代戏曲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唐代传奇与士子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纵览唐人传奇小说时,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凡涉及婚姻关系的作品,男女主人公的姓氏几乎都不出崔、李、郑、王、韦、柳等姓。如《枕中记》中的卢生梦中娶了清河崔氏女;《游仙窟》中的十娘、五嫂分别是崔姓王姓;《离魂记》中倩女是清河张氏女,其恋人为太原王氏子;《李娃传》中男主角是荥阳公之子,《霍小玉传》中的小玉也出自陇西李氏。这至少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崔、李、郑、王、卢、韦、柳等姓,在唐代士子心中占有极高地位;从士子们对这类故事的津津乐道中,可知他们是非常倾慕那些家族的女子并且希望与之联姻的。那么为什么这几家姓氏会在唐士子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唐谱系学者柳芳在他的《氏族论》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山东(崤山以东)地区,太原王氏、清河博陵崔氏、范阳  相似文献   

19.
李白醉写<清平调>的故事是古典戏曲所乐于表现的题材之一.在艺术风格上,元代杂剧爽利,明代传奇细腻,清代戏曲则更潇洒.在精神内涵上,则元代豁达、明代低迷而清代悲愤.元明清三代的剧作家都对"醉写"之后的李白给出了不同的归宿,体现出不同时代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唐李朝威的《柳毅传》是优秀的唐传奇作品,后世文人将之改编成戏曲者层出不穷。从唐传奇《柳毅传》到粤剧《柳毅传书》,作品故事、人物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本文将粤剧《柳毅传书》与原作唐传奇《柳毅传》在主题、人物塑造、情节改编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两者之间的异同,进一步探讨不同时代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对于男女两性人格和社会地位认知模式变化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