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允熠  袁德磊 《学术界》2002,1(6):99-10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自然科学与先进哲学共同的思想结晶 ,是科学的、彻底的、革命的、战斗的无神论 ,并在与有神论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着日新月异的新的科学成就的层出不穷 ,有神论还将不断以“科学有神论”即以伪科学或披着科学外衣的面貌出现 ,因此 ,科学无神论也不可能终结无神论发展的前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还将继续。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的科学家 ,既能把无神论的科学精神贯穿于每一思维向度 ,也能把科学研究水平推向深层 ,使其不断出现革命性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宣传无神论有密切的关系。无神论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否认鬼神的存在,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上没有什么神灵和上帝,没有什么“造物主”,要把人们从蒙昧,落后的状态下推向文明和进步。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无神论思想的优良传统,又批判了各派无神论学说的错误和不科学的地方,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推广到社会现象领域中去,具体地研究了有神论和宗教的起源,正确地揭示了宗教的社会本质及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无神论学说的思想体系,把无神论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3.
理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其中有客观唯心主义学说,有主观唯心主义学说,也有唯物主义学说。同样地,它也包括有神论和无种论。不可以笼统地说理学是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也不可以笼统地说理学是有神论或无神论。但是,如果我们不是从定义出发,而是从理学史的历史实际出发,我们将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理学家中周、程、张、朱等人的鬼神观,非常引人注目,他们似都否认有神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史上,宗教有神论观念和无神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宗教有神论观念的产生比无神论更古老,早在阶级社会之前就产生了。随着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发展,人们最初的科学思维在同宗教有神论的斗争中产生,无神论思想才开始萌芽滋长。这种情况表现着“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之类的幻想的一种联系”。①因此,蒙古族无神论思想的产生发展与宗教有神论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了解蒙古族无神论的萌芽思想,不能不对蒙古族的早期宗教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思想是无神论的还是有神论的,这在学术界颇有一些歧议。不少文章论及我古代的无神论,往往只起于荀子,而把老子排除在外。有的则干脆把老子列为有神论者。这些看法实可商榷。笔者认为,老子同荀子一样,是我国古代无神论思想的重要代表,他们对于建立我国传统的无神论学说,各自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古代无神论思想发展史上,老子是一位开路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看法,认为唯物主义是本然的无神论,而唯心主义则无须论证就必然是有神论。但事实上却不尽然。在公认的唯物主义者那里可以找到杂有有神论观点,而在唯心主义者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那里却可看到许多精辟的无神论见解。对比,应从事实出发去探求,去说明。本文打算就程朱唯心主义体系中为何能容无神论思想作点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无神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受多元思想文化和各种有神论思想的影响,科学无神论面临着冲击和挑战,出现了部分人不信、不用、不学的现象,其原因则与科学无神论在主流话语中失语,在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中失声,在宣传教育中失位有关.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强化科学无神论的教育和宣传是题中应有之义.践行科学无神论思想,要把正视文化多元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相统一,把坚持科学无神论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相统一,把坚持全社会普遍教育和突出重点人群教育相统一.同时,还应加强预警、监督、协作和激励等四大机制建设.这样,科学无神论思想才能不断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真学、真信、真用的锐利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无神论是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无神论者认为 ,神是一种精气或是精气的功用 ,神形不二 ,从而揭去了有神论的面纱。然而任何一种神学观念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外在因素。宗教观念也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与愿望 ,其间也反映了一种世俗目的。这一点对于我们看清法轮功的本质不无帮助。除此之外 ,宗教的产生与存在也还有着一定的认识心理因素 ,可以说鬼神在我。尽管这些无神论者也揭示了一些产生神学观念的原因 ,但显然缺乏一种知识论的阐述与支持。而这种阐述正是宗教与科学的真正区别所在。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休谟和墨子由具有科学精神的无神论走向有神论轨迹中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9.
无神论教育是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和“四化”建设中需要加以认真总结和探索的问题之一。本文就这一问题的意义和方法,结合新疆的实际谈几点看法。一、进行无神论教育的意义 (一)进行无神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彻底的唯物论,因而也必然是最彻底的无神论,它和宗教唯心论是根本对立的,也是在和宗教唯心主义作斗争中发展而来的。这就告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就必须宣  相似文献   

10.
现实青年宗教心态浅析郭虹青年宗教心态是指在青年中存在的对宗教的兴趣与态度。在我国青年中,宗教心态作为一种群体心态出现为时还不长。在建国以后四十多年中,无神论的教育和社会影响使宗教思想和有神论观点一直处于被排斥的境地,故而青年中受宗教影响者甚少,也谈不...  相似文献   

11.
陈东红 《南方论刊》2001,(10):37-37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银行思想政治工作?本文试就此作粗浅探讨。一、新形势下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作为银行首先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行风行纪教育,让员工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廉洁自律的意识和安全经营的意识;其次,要对员工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教育、引导员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划清唯物论和唯心论,无神论和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抵制各种伪科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郑明珍 《学术界》2001,(3):209-213
马克思科学宗教观的形成由于受当时的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经历了从有神论到启蒙无神论 ,向科学无神论思想转变再到科学无神论思想形成过程。认真研究马克思科学宗教观的形成过程 ,掌握马克思科学宗教观以及科学无神论思想 ,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分清是非 ,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科学与迷信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青年时期的宗教观  卡尔·马克思生于 1818年德国莱茵省的特里尔。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受了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 ,是一位思想开明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人士 ,后来放弃犹太教而改路德新教 ,并给儿…  相似文献   

13.
孟宪霞 《东岳论丛》2011,32(6):142-146
马克思宗教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经历了从有神论到启蒙无神论再到科学无神论的渐进发展过程;马克思的宗教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功能等几个方面。加强对马克思宗教观的批判性继承及省思,对于当下我国正确认识宗教及其社会功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形神关系的问题,是隋唐以前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又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思想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一) 先秦时期,形神观方面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是围绕着“天神”观的发展而展开的。这一时期,形神关系的问  相似文献   

15.
魏红 《学术探索》2001,(Z1):118-120
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假借科学和民族文化的旗号重新泛起,损害着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明辨新的有神论的种种伪装,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宣传教育;高举科学旗帜,崇尚科学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新时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人类早期信奉有神论的自然观 ,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现代科学的确立 ,有神论逐渐演变成无神论 ,而人类中心主义大行其道。人和自然的尖锐对立虽然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 ,却也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 ;后现代主义旨在恢复有神论和有机论的自然观 ,赋予人类新的精神力量 ,带给人一些关于生存的终极关怀 ,帮人们克服现代性的危机。在这一转变中 ,西方重新发现了东方的智慧 ,发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理学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也是一场无神论运动.无神论运动是实现儒学复兴的重要实质和内在环节,理学是一场反对佛道宗教有神论的运动,一场清扫儒学神学化的运动,一次哲学理性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从参加政治活动时起,就重视研究无神论和宗教问题,发表过许多议论,因而成为他的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他从精神不能脱离形体的观点出发,否认鬼神的存在。1906年以后,他从佛教唯心主义的立场看待宗教问题,以无神教反对有神教,以佛教反对基督教,最后竟向有神论投降了。早期的无神论思想 1903年以前,章太炎的自然观属于机械唯物主义,他企图从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出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是科学无神论的伟大奠基者。他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吸取新的科学成就和批判地继承以往无神论思想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宗教的根源、实质、社会作用和它必然消亡的历史规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无神论成为具有完整科学性、鲜明阶级性和彻底实践性的理论。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年后的今天,重新学习他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宗教问题,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湖北省哲学史分会举行了以评论孔丘思想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到会同志从分析哲学遗产的角度,着重对孔丘的天命观和常变观这两个世界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涉及到分析评价孔丘这样较复杂的人物应该注意的史学方法论问题。孔丘的天命观,究竟属于有神论,还是属于无神论?大致有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