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所谓“那”文化,即稻作文化.打开亚洲地图我们会看到,在珠江水系流经的地带,分布着许多冠以“那”(或“纳”)字的地名,其中又以桂西的左江、右江和区江沿岸最为密集.这类地名,亦散布于滇南、黔东南以及东南亚的越南北部、老挝、泰国等相连地域.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那”字地名所分布的上述日域,正是壮侗语族壮泰语文诸族—中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越南的依族、岱族,老挝的老龙族,泰国的泰族等民族的家园.而“那”牢地名最密集的地区,亦即是自古壮族及其先民西瓯、骆越部族聚居的腹心地带.这种独特的地名景观及其分布格…  相似文献   

2.
李海  史强 《学术论坛》2012,35(1):197-20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减少与退化、森林覆盖率降低、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等,而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却非常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形成了许多保护生态环境的民族风俗,比如那文化中体现土地情节的习惯等,这就造成了在民族地区环境问题实然与应然的冲突;新时期环境刑法的理念摒弃经济主义,倡导一种生态价值观,恰恰与那文化思想精髓高度一致;在民族地区针对环境犯罪行为适用刑法时,应贯彻从严的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厘清环境行政责任与环境刑事责任,灵活运用非刑罚处罚方法,不仅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合宪性,而且也符合目前"宽严相济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3.
“倚歌择配”是壮族的一种传统习俗 ,是将音乐与民俗融为一体的文化现象 ,它蕴含着壮文化的深刻内涵。“倚歌择配”萌芽于蒙昧时代 ,属人类共生的文化事象。自壮民族将其纳入自己的文化范畴以来 ,其内容与形式不断发展演变 ,它已成为今天壮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在一些论著中有关壮族“末伦”(亦写作“莫伦”)的解释多种多样。有的说,“末伦”是“壮族民歌里的一种体裁,意为‘不间断的诉说’”;(见《学术动态》1981年第18期“民族辞条·末伦”,广西社会科学院资料室编)有的释曰:“末伦”“系由当地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过去无伴奏,现在用小三弦自弹自唱”;(见《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第71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出版)关于“末伦”的源流,有的认为,它是原来在民间“定了型”的说唱形式,后来,巫婆“利用它来为迷信活动服务,因而巫婆唱的调子就与莫伦基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文化,"板鞋舞"不仅丰富了壮乡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且担负起弘扬壮族文化、繁荣壮族经济的重任,产生了积极深远的社会效果。它用历史的缩影展示了壮族人民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英勇善战的形象,激活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感和民族感。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民族文化交融的影响,"板鞋舞"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其社会功能和价值也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坚定了人们创造未来和建设美好明天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民族审美文化是各民族在各自的各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以民族审美活动及其成果为核心的,以及包容于各个文化领域的文化成果之中的,具有审特性和价值的民族文化观念和。物质产品。壮族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造就了有别于其它民族的审美文化。但目前尚无从民族审文化范畴角度对壮族审美文化的特征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本文拟从这一角度探讨壮族审美文化特征问题。一、壮族审美文化特征在我们探讨壮族审美文化特征之前,不能不对与其密切联系的壮族文化特征进行一番探讨。有关壮族的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等科学研究成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针对壮族山歌文化的已有研究主要突出其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即概念的理解、起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功能与价值、传承与保护.已有研究论题广泛、视阈开阔、特色突出,但方法单一、缺乏整合、不够深入.对此,壮族山歌文化后续研究的侧重点是加强实证研究,在深化现有各个研究主题的同时,把壮族山歌文化放到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当中进行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8.
试论壮族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壮族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生业方式和以那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是由岭南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的。大约在新石器时代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采集劳动过程中 ,发明了稻作农业 ,标志着壮族源远流长的那文化的形成。随着稻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它对其他文化事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干栏文化、铜鼓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师公文化等等 ,都带有浓厚的那文化色彩 ,都与岭南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壮族在对自然界长期的适应、利用和改造过程中 ,形成了崇尚和师法自然 ,与大自然相亲和相互依存的自然生态观 ,并通过对自然资源取之有度 ,用之得法 ,以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禁忌及习惯法规等 ,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壮族民间文学,作为壮族精神文化的一个部分,几乎是和壮族文化同步发展的。从原始社会到封建时代没有文字的这一段漫长岁月里,活跃在壮族人民精神领域里的只有这一种文学存在。这种文学传统,自有壮族历史以来就一直在延续和发展着。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壮族社会童年时代的真相,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更迭,阶级的分化以及外来文学的刺激,它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忠实地反映着以后壮族社会的演  相似文献   

10.
论壮族的历史文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家信 《学术论坛》2004,(3):137-140
壮族的历史文化主要有语言自成体系、尚鬼、尚铜鼓、尚黑、贵少、稀讼狱、男少女多、爱唱歌等特点。时至今日,除了语言和贵少,其他六个方面的特点均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壮族聚居的桂西农村中,现在仍留存着“不落夫家”的婚俗。所谓“不落夫家”,就是在结婚之后,新娘即返回娘家长住,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始到夫家短住几天,待到怀孕生育才到夫家安居。这种风俗,在壮语中叫做“倒(口累)”或“呗栏(女米)”。“倒”是返回,“(女米)”是踪迹,“倒(口累)”意即沿踪迹回去;“呗栏(女米)”意即返娘家。如结婚后就不愿再到夫家了,则叫“叮关。”“叮”是堵塞,“关”是丈夫,“叮关”意即避夫或拒夫。“不落夫家”是从粤语“唔(不)落家”移用的称谓。《中华全国风俗志》云:“不落家者,即女子已嫁,不愿归夫家也……不落家之风,亦(广东)顺德为独多。”可见,我国南方的个别汉族地区也残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邱北县的九万壮族俗称“沙人”,每个沙人村中皆有头人议事或公众聚会的木楼——“老人厅”,它代表沙人的家族或村社组织。本文介绍了“老人厅”及“抱广”(寨主、头人)、“管事”(公众领袖)的权限、职能、作用及其发展历史。认为应正确对待“老人厅”及其头人,使其更好地为山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民俗与商业结合的壮族霜降节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霜降只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普通的节气,但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却是一年一度、民众热情不亚于过春节的重大节日——霜降节。霜降节是指每年农历九月,晚稻收割之后的霜降期间,劳作了一年的壮族百姓,用新糯米做成糍那迎霜粽,招待亲朋好友。人们也趁农闲时机走亲访友、休闲娱乐,同时在节日期间销售农产品、购买生产生活用具等,为来年的再生产做准备。霜降节主要流行于大新、天等、德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的传承模式相比,壮族歌咏文化数字化传承模式更注重视、听、唱的结合,传播效果更全面.数字化传承模式对于少数民族掌握话语表述权,自主塑造民族形象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一模式的远行体现了壮、汉文化的互动,反映了新时期民间文学特征的一些新趋向.  相似文献   

15.
唐凯兴 《学术论坛》2012,35(12):73-77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壮族传统节日习俗中蕴涵着热爱家国、团结统一、热爱生活、达观向上,勤劳勇敢、坚毅顽强、尊老敬祖、慎终追远、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等丰富的伦理思想;并以形式多样、寓德于节,生活教育、潜移默化,约定俗成、影响深远的方式成为壮族伦理教化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保护传承壮族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壮族图腾崇拜的文化考析──读丘振声《壮族图腾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图腾崇拜发生在极为久远的人类历史时期,并在长期的发展衍变过程中积淀着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内蕴,体现着远古人类对自然界乃至对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对图腾崇拜现象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我们将有可能破译人类历史文化中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进而可以把握住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遗憾的是,与图腾崇拜漫长的发生发展史相比较,我们对图腾崇拜的了解与研究却显然是十分的短暂与不足,直到1725年,“图腾”一词才首次出现在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的《新科学》一书中。维柯在《新科学》中指出:“…  相似文献   

17.
《桂梅虞衡志》记宋代壮族地区的婚俗“婿来就亲,女家于居五里之外结草屋百余间与屋,谓之入寮。婿家以鼓乐送婿入寮……成婚之后,婿常袖刀而行,妻之婢,少忤其意,即手刃之,谓之逞英雄。入寮半年而后妇归夫家。夫自入寮以来,必杀婢数十而后妻觉畏之,否则以为懦。”明人邝露《赤雅》。对此俗亦有记载:“壮人聚而成村者为峒,推其长曰峒官,峒官之家婚姻,以豪侈相胜,婿来就亲,女家五里之外采香草、花萼结为序,号曰入寮。锦茵绮筵,鼓  相似文献   

18.
19.
融和、重组与再生的壮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文化是一种不断与外来文化融和、重组与再生的文化。这一文化特色与壮族源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壮族群体遗传中的文化相互易位有密切关系。人的交融是文化交融的前提 ,由于壮族不再是原生的民族 ,因而壮族文化的融和、重组与再生成为历史的必然。岭南壮族学汉语、习汉文、尚汉俗成为一种风尚。对于一个族源源头独立 ,长期栖居岭南而地域相对封闭的民族而言 ,这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壮族及其先民一直在岭南这块古老而富绕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和繁衍。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他们与大自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生存生活方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璀璨的精神文化。特定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使壮族传统文化的模式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点,如壮族世代聚居的岭南地区,东北面五岭横亘,西北面峰峦叠嶂,南面绝于大海,阻隔了与外域的交通。壮族初民长期处于这一封闭的空间里劳动生活,使其传统文化起源的一元性和延续伸展的连贯性。即便是岭南地区,其间亦山重水复,千(山弄)万峒相隔,交通也很闭塞,因此而造成壮族传统文化总体构成的涣散性、局部的封闭性和地方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壮族地区东北与湘楚襟连,西北与滇黔毗邻,南通东南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超越地域活动能力的提高及其范围的不断扩展,阻隔交通的地理藩篱逐渐被冲破。这样,壮族文化又不断受到来自邻域民族先进文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