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6,(6):116-118
学术评价体系异化给学报编辑工作带来极大困扰,具体表现为:学术论文沦为"经济作物",挤占了有限的出版资源,浪费了编辑的宝贵时间;作者为提高发稿率或实现利益最大化,一稿多投甚至突然要求撤稿,使编辑工作陷入被动;应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加重了编辑的审稿工作量,耗费了编辑有限的精力;异化的学术生态环境导致编辑和作者关系的异化。因此,学报编辑一要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性,坚持学报的学术引领功能;二要防止学报编辑权力的僭越和缺失;三要重构编辑与作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四要道德提醒以减少学术不端的行为,树立学术诚信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学报面临着专业化学术期刊的巨大冲击和学术市场的挤压.对此,高校学报必须改变旧的办刊模式,开放稿源,建立特色栏目,创立自己的学术特色,并且要把编辑策划运用于学报编辑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学校获得持续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提升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报学术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报(以下简称高校学报)学术质量存在着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刊发论文整体质量不高,许多论文缺乏一定的学术性;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为评职晋级、为"任务而发表";人情稿、关系稿不断等影响了学报的学术质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学报的科学定位、作者培养和编辑建设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要实现从"全、散、小、弱"向"专、特、大、强"转型,必须从实际出发,客观认识学报存在的问题,既要有历史眼光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要对学报改革进行具体分析,改变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注重培养一批优秀学报编辑。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作为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为繁荣高校学术研究、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促进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新形势,高校学报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学报要在这世界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争取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就需要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有热心于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高水平的编辑人才。面对竞争的局面,人是第一要素。编辑人才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中最关键的因素。有高水平的学报编辑人才,才能有高水平的学报;反之,要想办出高水平的高校学报,则如…  相似文献   

6.
高校文科学报的学术性特征决定学报编辑工作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学报编辑工作的学术导向寓于学报编辑工作的科学性之中.学报编辑工作的科学性的内涵是丰富的,基本的要求是学报编辑要有很强的科学精神,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7.
高校社科学报肩负着高校人文社科学术科研成果交流和传播的重任,学报的英文目录等内容体现了学报的学术层次和水平,关系到对外交流的效果。该文调查、分析了近两年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英文目录,发现目前存在翻译标准不一、"各自为政"等问题,认为编辑部门应提高对英文目录等内容的重视,建立统一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翻译标准,重视学报英文译校人员的培养,提高译校酬金,进而提高学报英文目录的译校质量。  相似文献   

8.
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本质属性,学报质量的高下与学报编辑的学术水平有着直接关系,为了提高学报质量必须强化编辑的学术意识。编辑的学术意识包括学术研究意识、学术创新意识、学术自律意识等方面,编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自己的学术意识。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学术质量与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学术编辑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应该努力培养学者所具有的主体意识与能力。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培养一定的学术涵养 ,有助于促进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提高。编辑理论与编辑工作既有统一性亦有分离性 ,而且学术研究亦不排斥多学科研究的可能 ,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应首先培养某一学科专业的学术涵养并兼及编辑学涵养 ,这与做编辑“杂家”并不相同。学报青年编辑学者化的实现需要编辑之于学术研究付诸更大的努力 ,同时在青年编辑的进修、科研等方面应力求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学术水平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这是高校学报面临的一大课题。根据学报的工作性质、特点、任务及发展方向 ,不但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编辑人才群体结构 ,而且要努力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5.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9.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