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纵观古今,西方逻辑的发展,呈现出内容的多变性、视角的多向性、形式的多样性,从而导致方法的多元化。从古希腊逻辑直面生活世界的有效论证方法,到近代以后清晰表达思想的系统符号化方法,再到当今处理日常推理的可交往方法,表现出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的转换与融合,这是逻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相关边缘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1840—1949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伴随着西方科学文化的引进,传统逻辑系统输入我国并得到广泛传播。西方逻辑的渗透,不仅为人们印证、认识和评判中国古代逻辑思想提供了参照系,而且直接刺激和促成了近代学者对世界三支逻辑传统的对比分析。运用比较方法研究逻辑史是我国近代逻辑史研究的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逻辑研究作为逻辑学的分支领域是从中国近代开始的。其后,一直到今天,中国逻辑研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重要领域。逻辑观念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出现了从文化意义到哲学意义以及向逻辑意义回归的多重意义演变,这种演变在整体上直接影响了中国逻辑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模式。逻辑以证明为研究对象,中国逻辑史的对象是关于中国思想史中与证明有关的思想学说的研究。中国逻辑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逻辑解读、文化解读、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精神特质的现代性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是现代性展开的逻辑结果,现代性隐含了近代科学精神的内在特质.从现代性逻辑的角度来看,科学精神的特质是现代主体理性发展的产物,它具体表现为数学主义、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它们通过认知理性的方式(逻辑、数学和科学语言)把握表象世界,但同时也决定了自然世界只有在主体理性和语言中才能向人敞开.科学精神以数学(几何学)和主体理性的联盟为支点,借助功利主义实现了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现代性逻辑中的科学精神既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决定了自然科学在当代社会中产生的一系列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的问题是在近代哲学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对“现代性”的解构也必然伴随着对近代传统哲学的解构。而在对近代传统哲学的解构运动中,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在出发点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为他们都非常注重“解构”的方法,虽然他们在对“解构”一词的理解上有着不断深化的趋势。但就其“解构”的最终目的来看,他们之间又有着根本的区别。一、胡塞尔的“解构”1900年,在哲学史上发生了两个重要的事件:一是尼采的去世,二是胡塞尔的《逻辑研究》的出版。如果说尼采提出的“重估一切价值”给当时以及现在的欧洲文化制…  相似文献   

6.
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曾提倡不可知论。他们或由相对主义,或由经验主义走向不可知论。其理论思维路径不同,但是,在理论蕴涵上都具有重视感觉经验,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源泉,限制人的认识能力,注重逻辑推断等特点,构成了中国近代认识论的基本特征。中国近代不可知论的产生是其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7.
随着西学的东渐和诸子学的兴起 ,我国名学研究在近代得以复兴 ,近代名学研究者广用“据西释中”方法 ,形成了以西方逻辑诠释名学的研究范式 ,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8.
田宝祥 《理论界》2022,(8):75-80
秦汉以后长期“中绝”的墨学,曾在近代迎来一次小的复兴。墨学之近代复兴由毕沅、王引之、孙诒让等人对《墨子》文本的校勘、注释而开启,经梁启超、胡适、郭沫若等人对墨家思想的研究与分析而形成浪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墨学的复兴浪潮中,最为引人注目者,并非墨子本人所阐发的“十论”的政治、伦理思想,而是后期墨学所归纳的“墨辩”的逻辑、论辩思想。将逻辑的概念、规律、理论、方法与现实的政治、道德、社会、生活相系,从而寻求价值与逻辑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说是“墨辩”逻辑的思想特质,亦可说是“墨辩”逻辑与西方形式逻辑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9.
如何理解、定义逻辑是自近代就开始争论的逻辑哲学问题。在应当如何理解"逻辑"问题上,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对不同逻辑思想传统进行比较的时候,不仅能看到"逻辑是什么",还会注意到"逻辑应该是什么",从而推进在逻辑应用中研究逻辑,体会到"有效性"是逻辑在应用中产生的标准,继而体会"逻辑是文化的需要逼迫出来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30年来有关文学“批评方法”的论述,主要集中为两个“甄别”和一个“评介”,即对于方法与“方法论”的甄别,对于哲学方法、逻辑方法、具体学科方法三个层级的甄别;以及对于各种批评流派和批评方法的介绍和评说。“方法的自觉”,就是强调从社会实际和文学创作实际出发,把三个层级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到批评实践中的自觉。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科方法是逻辑方法的横向维度,逻辑方法是学科方法的纵向维度,当文学批评以关注民生、社会进步为己任时,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就一定是学科方法和逻辑方法不能脱离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西方文化蜂拥而至,与中国文化冲撞激荡,比较中西文化成为近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有着近百年的中西文化比较的历史。对于这一历史进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中西文化比较仍然是我们目前面临的课题。这里试图对近代中西文化比较史作一宏观的考察,指出其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内在矛盾。一、近代中西文化比较的历史逻辑近代中西文化比较的历史进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的逻辑展开:就研究对象而言,是文化结构的逻辑展开;就研究的主体而言,是认识过程的逻辑展开。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12.
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从中西逻辑的比较研究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即已开展的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使中国古代逻辑成为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但在这种比较研究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如中西逻辑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不同思维方式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本身的历史文化精神、历史文化意义等。因此,在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中,怎样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即如何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始终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对逻辑发展的主要贡献,就是归纳逻辑的创造。培根的《新工具》标志着近代归纳逻辑已经开始形成。对培根归纳逻辑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近代归纳逻辑的起源以及它的前期发展史,从而有助于我们对归纳逻辑及其本质的理解。正当某些西方学者竭力贬低培根归纳逻辑的时候,我们应当努力吸取培根的宝贵思想遗产,把归纳逻辑的研究推向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演进的逻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特殊的演进逻辑。这种逻辑体现在通过知识分子组织政党,以政党开展政治动员,以追求民主政治为核心,围绕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展开,并经过反复曲折的选择过程,最后形成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政党民主引领社会民主发展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自然逻辑。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社会契约观念源远流长,近代西方社会契约思想家们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系列篇章。从霍布斯到洛克,从卢梭到康德,他们以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为逻辑起点,演绎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有限政府、宪法至上等理论,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及现代民主制度的构建提供了民主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探求认识的可能条件这一认识批判事业,合乎提问逻辑而应该坚持下去直到取得足以安然面对理性的结果。胡塞尔现象学的悲剧根源仅仅在于现象学方法相对认识批判目标的逻辑缺陷。在现象学方法的机智简捷外表下面隐藏着的,不仅有现实操作上的笨重,而且还有夸父逐日式的惨烈。其实,现象学方法和理念的逻辑意蕴已经启示着某种逻辑思维的方向,至少并未根本封闭逻辑思维的可能性。胡塞尔试图用现象学方法追求的意识哲学,完全可以通过设计一种特殊的逻辑思维方案来实现,此即具有彻底前提批判逻辑形式、能够直接切中普遍意识存在的演绎方法。这种也许被讥以陈旧过时的经典方法,不但蕴含着能够满足现象学方法哲学追求的逻辑品质,而且提供完成认识批判的逻辑保证。  相似文献   

17.
留美生与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曼 《学术论坛》2005,(4):154-157
在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学科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留美学生成绩和贡献突出。他们学以致用、融贯中西,在中国近代数学、近代物理学、近代化学和化学工程、近代气象学和天文学、近代地学、近代农学、近代生物学、近代工程技术等学科的创建、发展中,成为积极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实业家和知名学者,他们在学科的团体组织、学科人才培养尤其是学术研究方面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中国的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代科学理性承袭了古代哲学"逻各斯"理性的本质精神,然而它们在表现形式上却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古代哲学"逻各斯"理性主要体现为内在确证、质的规定和以自然语言为载体的逻辑演绎;而近代科学理性则表现为外在确证、量的规定和以数学语言为载体的逻辑推演。这种差异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的主客一致的基础,它不仅导致近代哲学研究从古代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也促使了经验主义、逻辑主义和机械主义的兴起,最终引起哲学理性的变化,导致"努斯"理性的沉沦。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以近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为背景,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对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货币化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效果进行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正向地推进了货币化的进程,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是货币化比率的Granger原因;但由于近代中国仍处于经济货币化的起步阶段,因此货币化比率对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弹性是比较弱的.  相似文献   

20.
以自然事物、自然现象为研究主旨的自然决定论,其历史形态经历了从古代朴素自然决定论、中世纪神学自然决定论、近代机械自然决定论、德国古典理性自然决定论向唯物主义辩证自然决定论的历史演进。依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维方法,对自然决定论历史形态交替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动态把握,进而着重就唯物主义辩证自然决定论的理论基石、逻辑前提以及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层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