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在林业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徐州市林业发展现状,说明徐州市林业发展存在的不可持续性,并对徐州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将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和理论逐步推向实践的过程中,如何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需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文章以江苏徐州市为例,运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对徐州市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徐州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及所面临的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及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包括多个方面,林业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徐州市作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城市,有较好的林业建设基础,本文着重从林业建设的角度,研究徐州市林业建设与徐州市城市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徐州市域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两汉文化”的演变,研究进行徐州市域“汉风建筑”设计的有关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把握现在,放眼未来,锤炼特色,铸就品牌,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徐州市鼓楼生态园小学,2011年9月落成并投入使用,其前身是徐州市科技小学。学校本着"倡导人本化管理,构建生态型教育"的办学理念,认真实施生态型教育,构建生态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创建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学校按照市、区的部署要求,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徐州市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重点,提出相关建议,认为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煤炭替代资源,做大做强非化石清洁能源产业,是保障徐州可持续发展、推进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徐州市管理学会"是由徐州市管理科学工作者、徐州市高等院校与徐州市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依法登记,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市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由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徐州市民政局指导和管理。我校副校长宋农村教授任会长,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坚任名誉会长。"徐州市管理学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学会宗旨,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工作中心,以积极主动、扎实肯干、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探索加强和改进学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先后召开了"全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举办了3届"徐州发展高层论坛",多次参与了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出  相似文献   

9.
正徐州市建筑文化学会前身为徐州市古都学会,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徐州"三重一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进一步加强与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度,拓宽研究范围和领域,2010年12月31日,徐州市古都学会正式更名为徐州市建筑文化学会。学会自成立后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徐州市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了市领导的好评。2013年21个社科应用项目获社科联批准立项,全部顺利结题;申报的《寒冷地区高等学校绿色校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徐州新城区生态化公共环境设施的研究》项目获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徐州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研究》项目通过徐州市科技局鉴定,并获得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市社科奖一等奖1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的限制,怎样做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只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和文化,才是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也只有这样的生产力和文化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唯有坚持以“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导我们实现现代化的行动,才会有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官 (儿 )”是明代《金瓶梅》以及其他一些小说、戏曲中出现频繁的一个称谓词。然而现今许多辞书对这个词或是失收 ,或是解释不够准确。该文通过考证古代多部文献 ,进一步解释了它的意义 ,并指出这个称谓词在历史演变中曾出现过的一种“泛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与"读者"是叙事交流语境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福音书的文本,以此强调其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认信耶稣是基督,耶稣基督向世人传报救赎的好消息,使世人更加笃定对上帝的信仰.这种神学观念的彰显既是福音书的著书目的,又凸显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综合意识形态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庸之“中”字的涵义是全面的,也是自成系统的,与其相关的“执中”、“中和”、“时中”等概念均由“中”字衍生而来。在“中”与道德的关系上,中国儒家所言“中庸”是“至德”,而古希腊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中庸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人事界之“中”,是最高的善。中庸以适度为原则,但它不容易达到。人的行为必须以理性为指导,才能达到中庸。  相似文献   

14.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象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幽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歌德在《浮士德》中构建的天帝与靡非斯陀、浮士德与靡非斯陀和浮士德自身的"善"与"恶"的冲突及其辩证关系。认为歌德笔下的"善"与"恶"的冲突无所不在,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它揭示了矛盾运动的普遍性及人类社会发展中前进与停滞的矛盾斗争,反映了人性深处的拼搏和内在矛盾。他所刻画的"丑"中有"美","丑"转为"美",使"恶"与"丑"也具有了重要的审美价值。这些体现了歌德成熟的辩证思想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和”与“同”的思想随着先秦天下纷争的局面而出现,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它首先是人们自然观在社会、政治、人生诸方面的伦理展开。“和”“同”思想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历史记忆”之延续构成晚清思想演进重要的象征,并明显受两个因素的主导,一是由“反满”所催生的恢复汉族的记忆;一是西方因素开启的关乎中国历史的记忆。“策问”作为参与国家考试时的答卷,无论是设“问”者还是应“策”者,大致都恪守于官方意识形态,分析“策问”中的“历史”,可以了解这些历史文本是如何想象“中史”与“西史”、接榫“历史”与“现实”的。由此,“历史记忆”在晚清中国如何延续,也通过具体的文本“呈现”出来。同时,由于“中史”与“西史”并非单纯时间意义上的“过去”,中西历史“会通”所催生的“历史记忆”的延续,也并不单纯,实际与立足于“反满”立场对历史的重塑,适成对照。由此,晚清中国“历史记忆”延续的多向度,也随之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8.
论艺术语言“形”与“神”的相互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语言的"形",既包括视觉上的形体,也包括审美上的形象。本文从艺术语言的形的生成,形与神的相互制约,艺术语言的鉴赏三方面,对艺术语言的"形""神"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两课"作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作为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应率先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讨"两课"教育教学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等三方面的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角度看,儒学按其实存的状态可分为"主流版"与"生活版"两种,前者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政令显学,后者为教化民众成为一个"好人"的隐学。分析儒学入"家"的路径,从中合理地引申出儒学"例外"原则,无疑对当下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