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构建Multinominal Logit模型考察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相对低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是农村外出劳动力进入城市较高层次行业就业的制约性因素,长期来看,加快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不仅有利于农民非农就业和农民增收,而且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贾彧 《统计与决策》2012,(14):142-144
文章从人力资本外溢性的角度来阐明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运用新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分别在不考虑与考虑人力资本外溢性的前提下,测算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农村共同富裕的效应、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维度的促进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富裕度、群体共同度、区域共同度。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创业活跃度在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存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创业活跃度和农村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子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家庭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检验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家庭养老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前期,随着家庭对子女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支出与精神慰藉显著正相关,教育支出与经济回报、生活照料负相关,教育支出与家庭养老总回报的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双向固定效应和SYS-GMM估计方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本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本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家庭跨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行力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研究农民对其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文章借鉴了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的效用函数,并且结合中国特色的国情设置假设奈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研究了农村家庭跨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7.
蒿建华 《统计与决策》2012,(10):102-104
文章实证分析了陕西城乡居民收入比与城市化率、工业化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农业生产率与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居民收入比具有抑制作用但缺乏弹性,城市化率、工业化程度对城乡收入比具有扩张作用却富有弹性,这是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重要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构建农村创业活跃度指标并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创业效应十分明显,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农村的创业活跃度;与此同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创业效应存在省际层面的异质性,在城镇化进程、农村金融发展、农村人力资本以及产业结构等宏观外部环境越好的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村创业活动的关系,而且能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广东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多年的<广东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事业经费统计资料>等有关资料的分析表明,广东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投资力度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区域不平衡等特点.为了改善人力资本存量的质量,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议实行免费的基础教育,加大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对技能培训的投入,重视健康投入.  相似文献   

10.
李强 《统计与决策》2012,(6):111-115
文章通过设定面板协整模型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关系,并基于面板误差校正模型考察短期动态调节效应。通过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异质性的面板协整关系;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效应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短期内应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大农业投入,长期内应着力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研究农民对其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文章借鉴了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的效用函数,并且结合中国特色的国情设置假设条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研究了农村家庭跨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的增收效果最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而农业受灾害的上升、农业信贷的不合理分配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会阻碍农增收。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1992年~2005年期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该时间区间内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各因素对各个县区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农民纯收入、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财政投入均会对地区农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卫华 《统计研究》2008,25(6):110-112
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而且直接决定着贫困家庭和个人未来获得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的多寡.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从农业内部整合型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先进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等四个层面,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熵值法综合评价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基于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对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总体水平从0.2088提升为0.6116,提升了0.4028,在四种细分模式中,先进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发展态势最为突出;四个省份中,四川省、重庆市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较高,云南省、贵州省则相对较低;消费需求、土地流转、技术进步、基础设施、环境质量、人力资本、金融发展等因素都从不同程度作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各因素因为模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开始成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农村调查和统计分析工作,应重点关注当前农村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1.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问题。基于江泽民同志在江浙沪农村考察时提出“沿海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省委九届十四中全会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这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实现新发展的主线和总纲。当前关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一套全省统一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在现行农村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在河南、湖北两省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差异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农村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选择中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受到其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的双重影响,务工型就业选择主要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素质的影响,而创业型就业选择更需要得到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因为农村非农就业的快速发展已使其影响因素分析成为必要,故在修正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农村非农就业的因素。研究认为:由收入差距和农民工就业率决定的城乡预期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村非农就业规模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表明各种因素共同影响最终形成了三部门条件下新的城乡收入差距。为了验证以上结论而设计的统计检验表明:务工工资、务农收入差距和农民工就业率是影响非农就业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农民工人力资本储量、人均家庭负担以及城市现代部门工资与务工收入差距的影响也较显著。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和构建人口流动管理长效机制,以规范农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积累的根源在教育。文章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描绘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和教育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而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验证了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并发现不同教育层次的劳动力对农业产值的拉动作用存在差异。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引进、留住并用好农村高素质人才,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本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区域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发展较快,但关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也大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定量分析文献较少。文章利用基于重要性加权的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估模型,并依据2006年的数据对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