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喜婧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2):103-105
从尧开始,中国古人开始将天作为自然来认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关于天人关系的典型性学说,一是老子的顺任自然学说,二是《易传》的天人协调说,三是荀子的改造自然说。这三种学说都认为天是自然,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行事。不同之处在于老子不提倡人为的相天之不足,而《易传》、荀子则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2.
赵梦楠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7-20
"失语症"是我国当代文学理论所面临的困境,要想走出这一困境,唯一的途径便是实现中国文论的现代转换。本文站在转换支持者的立场,对这一话题的批判者进行反驳,试图从分析"失语症"原因入手,寻找解决困境的途径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邓泽森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本文对孔、孟、荀儒家代表人物关于人论学说,按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的个人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阐释其重要的思想影响——既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又有因循保守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郝明朝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8-9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不汲取先秦儒家的智慧。所谓"先秦儒家",主要指孔、孟、荀。他们和谐思想的表述方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概言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个体自身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赵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5):24-32
先秦儒家在创造性地阐释礼乐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针对“礼崩乐坏”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方案。他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是一种与人性培育紧相关联的礼制秩序和礼乐文明,它兼具等级划分和仁爱互助的两种功能,其实现的关键在于作为政治中人的“君子”必须“克己复礼”。这与当代中国所追求的法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但它仍能给予当代人们以重要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6.
7.
闵军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是我国自然山水美学思想发展的起始阶段。虽然在此之前已有了自然审美的朦胧意识,但真正从美学的角度来认识、理解自然山水,还是应从此时期开始。这一时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等人的自然审美观基本代表了先秦时期儒家的自然美学思想,并对后世的自然审美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陆建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0-12,45
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孔子标举道德旗帜 ,试图以此恢复三代之礼的权威 ,从而开启了先秦儒家礼学。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 ,以礼为归宿 ,以道德自觉为礼的存在前提 ,有德礼并重 ,合德礼于一体的倾向。孔子之后 ,孟子抓住“仁”,且以德改造礼 ,使礼由强制性的社会政治规范扭变为内在的德性范畴 ;荀子择取“礼”,将礼的功用发挥极至 ,并纳德于礼的制约之下 ,从而把孔子礼学引向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这两个看似相反却又有着内在联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江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6):84-88
先秦儒家诗学理论是中国诗学理论的光辉起点,后世许多有重大影响的诗学理论无不滥觞于此。孔子是先秦儒家诗论的开创者,上博竹简和郭店楚简的发现揭示了孔子诗学理论注重政教和抒情的二元性特点,同时竹简表明七十子诗学上承孔子诗学,下开孟、荀诗学理论,填补了孔、孟、荀诗学理论关系之间的空白;孟子诗学主要为其论辩服务,以诗论政,而荀子将诗学理论政治化,融诗入政。竹简的发现给先秦儒家诗学研究带来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面貌。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政治文化中的权力制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季萍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2):166-172
先秦儒家从“德治”理论出发,从伦理的角度来解决权力制约问题,主张通过构建权力执掌者的道德价值体系、强化当权者的道德自律意识等方式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这一理论立足于传统中国的现实,具有重要价值。但同时,道德理想主义又使儒家的权力制约手段和方式重于自律,忽视他律,重于防范,疏于制裁;制约对象和内容重于叛臣,疏于贪吏,重于品行,疏于官吏的能力和实际作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先秦儒家权力制约思想对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延庆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13-16
从某种意义,一部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史.本文分析了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得失,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秦朝法制中儒家法律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史学界通说认为,秦代法制是在法家法律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法家理论的结晶,由于儒法两家在理论上的尖锐对立,秦朝法制中不可能包含有儒家法律思想。本文通过分析《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的法律规范及有关吏治的规定,指出秦朝法制中包含有大量儒家法律思想的成份,体现了秦统治者对儒家法律思想的吸收和继承,认为秦朝法制是和法合流的滥觞,对于中华法系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于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78-82
先秦时期,人们推崇木讷不言的人格,这种人格是在礼乐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礼在本质上是一种手势语言,所以礼乐文化重仪式动作,轻语言表达。长期的礼乐教化和终身的行礼过程形成了先秦推崇讷言人格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5.
侯长生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3):79-82
先秦诗歌在<诗经>和<楚辞>之间留下了近三百年的空缺,从诗歌的发生学、诗歌的历史传播形式以及诗歌的历史发展演变等方面可以探讨这个诗歌断层表象后的本质原因,说明先秦诗歌的断层实际上是诗歌处于民间-官府或文人-民间的循环模式中的民间隐性阶段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于霞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13-16
先秦名实之乱的根源在于礼乐文化本身,它内容和形式对立统一的特点已经潜伏了名实分离的可能.礼坏乐崩和名实之乱都是礼乐文化在解体过程中的表现.名与实没有彻底分离,为中国文化留下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痼疾. 相似文献
17.
“民心”决定论的困境--以秦亡汉兴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156-159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与皇位易主通常需要诉诸于暴力战争,而战争胜负却并非由民心向背所决定。长期以来,平民百姓属于被统治阶层,与皇室、官僚相比明显弱势,缺乏有效的手段抵御外来侵害,也根本无力左右政局。“民心”决定论并不能准确解释中国历史上的政局变动。儒家对民心作用的鼓吹,只是价值追求,难以得到事实证据的有力支持。在秦汉交替的历史进程中,各路诸侯相互征战,并不顾及民众的感受,他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着眼于暴力战争的胜利,并以此决定最终的成败;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一般逻辑。 相似文献
18.
何关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1-4
在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研究的考察中,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沿着横向的研究路径,通过分析“名”的本义、“名”的产生、“名”的分类、“名”的作用、命“名”的要求、“名”与“实”的关系、“名”与“正名”的关系以及“正名”的规则,对“名”究竟是什么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诠释,旨在不断逼近“名”在先秦逻辑思想史中的本真涵义。 相似文献
19.
依据西晋人的取名礼俗与族属谱系,可以推证出荀岳家族墓志中子嗣生卒年月、仕宦履历及姻亲谱系。墓志记载了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的丧葬礼俗,是家谱在墓志中的再现。墓志文本范式反映出家族兴衰荣辱与当时社会礼俗之间的文化同构。聚族附葬习俗,体现出附葬者与墓主人之间、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一种亲族同门情义的认同。墓志中的拜时妇、三日妇之婚俗,突破了"周公六礼"之约束,在西晋社会动荡的背景之下,有利于家嗣的传衍,是合乎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柯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1):71-75
秦皇汉武之间的儒学、儒生、儒籍处于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儒家学派更注重于器物层面上的发挥,表现出实用功利性的特征,发生了从儒学到儒术、儒士到儒生、儒籍到儒经、民学到官学的四大转变。这种转变自现实层面来说,仍然缺乏封建帝王实现治平的实践模式,只是发挥了教化和缘饰的作用。自儒学自身发展而言,偏离“道”而求延续的生存方式提升了其学说的地位,使儒学资源在两汉时期得到全面整合,并初步探索了与其他学派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