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在20世纪得到空前的加强.抗日战争初期,顾颉刚在昆明<益世报>创办<边疆周刊>,并发表文章<中华民族是一个>,引起众多学者的论辩.顾氏提出这一命题,既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又有特定的时局环境.傅斯年、张维华、马毅等对顾氏的观点表示支持,费孝通、翦伯赞等则对顾氏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商榷.因为战争和政治的原因,这个讨论没有充分展开.但这次讨论在反映了学者之间不同意见的同时,也表现出很多趋同的认识,提出了一些值得思索的问题,为民族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初步基础,对以后创造性地提出更加科学的民族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围绕"中华民族是一个"而进行的学术论辩做了系统梳理,论述了这次论辩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艺术这个概念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西方的艺术概念由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后来经过文艺复兴以及之后的不断变化发展,经历过分解、组合,多样的演变.丰富的艺术概念也给当今不同的艺术解释做出了依据和贡献,给当今艺术概念的探索和思考提供理解和帮助.中国的艺术概念来源于西方,艺术和美术经常混用表达不同的含义,本文通过王国维、鲁迅等学者对于美术或是艺术的运用和理解中去探讨中国艺术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阿金》是收录于鲁迅《且介亭杂文》中的一篇杂文,文中呈现的女性阿金“摇动了”鲁迅“三十年来的信念和主张”。这个穿行于上海巷弄中的女仆是一位都市漫游者与后现代女性。她的闲逛与涣散式的张望展现出身为漫游者对于现代性的反抗态度;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阿金能够以女性具体的生活方式反对惩戒凝视,拆解性别形象构建的表演性实质。对于以现代启蒙话语为基点展开对现代性的反思的鲁迅而言,阿金无疑是超越其反思现代性思想内容的存在,鲁迅对阿金的复杂感受体现了鲁迅反思现代性的限度所在,对于当下从现代化大都市文化和后现代主义视阈反思现代性也有着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鼓舞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追捧.其中"翼城花鼓"是山西省翼城地区的传统鼓舞艺术,也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以"翼城花鼓"为例子,介绍了"翼城花鼓"的概况,并探索了如何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发展"非遗"舞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从高校艺术教育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翼城花鼓"保护、继承和发展,才能促使鼓舞艺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才能把保护和传承"非遗"做得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前中国作协广西分会副主席苗延秀,是当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的学生,是广西侗族最早出现的现代作家和诗人。他的小说《红色布包》,是侗族文学史上第一篇革命小说。苗延秀虽然从小爱好文艺,但指引他奔赴延安,走上文学道路的,是红军的影响(红军长征经过他家乡)、谢和赓同志的教导(谢是三十年代中共党组织派到广西桂系搞抗战的地下工作者)和鲁迅思想与作品。鲁迅说:“革命的文学家,至少必须是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四十年代初,他在伪军委西南运输处管仓库,就学着鲁迅写杂文登报刊,也替本单位工人写要求增加工资的报告。结果被军方警告为反叛,扬言要军法论处。他处境岌岌可危,必须尽快离开险境。到  相似文献   

6.
杨宪益、戴乃迭"信"译鲁迅作品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是翻译标准的核心."译界泰斗"杨宪益、戴乃迭对鲁迅作品翻译的精妙之处,在于其译著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与原文一致,译文与原文一样流畅通顺,达到了翻译的"信"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怀乡     
鲁迅对于故乡的情感极为复杂.笔者曾从鲁迅青年时期对绍兴的逃离,以及从鲁迅的现代观念的建立和"现代者"身份的确立等方面否定鲁迅怀乡.但本文主要是从中年开始直到到他离开人世,在鲁迅进入"暮年"心态和"向死"心态中,他又开始了"怀乡"历程进行论述.而生命后期的鲁迅又真正进入了"泰然"心境,在"喜悦"中走进了他永远的"故乡"  相似文献   

8.
甘南郎木寺乡赛赤寺法会中的宗教乐舞"羌姆",以往的文献记载及研究十分有限.为了填补郎木寺"羌姆"研究之空白,我们深入该地区,对"羌姆"宗教仪礼乐舞的整体结构、艺术特征、社会功能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客观记录并进行本体性理论探讨,以便进一步认识和保护这一既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艺术不仅仅是以画得准不准像不像为标准,而是需要通过重新组织对象,进而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所以,以写生为主的素描教学已不适应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把"榫卯"结构应用于素描教学就是要弥补这一不足.  相似文献   

10.
季慷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35-136
花瑶"呜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歌的一种,源自于花瑶人辛勤劳作时的自我愉悦、抒情作乐的歌谣,其题材均来源于生活,而其中"高腔山歌"属于隆回瑶族山歌分支的艺术形式,艺术特征高亢嘹亮、悠远奔放,完整全面地反映了花瑶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境界,体现了花瑶人民古老、神秘而独特的文化传统.由于瑶族女性服饰色彩斑斓、花俏抢眼,故名花瑶.从古至今,花瑶"呜哇"伴随着花瑶人耕息劳作,伴随着花瑶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民族奇迹,其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鲁本斯是西方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美术大师,是17世纪弗兰德斯最杰出的画家,是欧洲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人物,为欧洲近代绘画开辟道路的巨匠之一.当他成名后,别出心裁,开设了"艺术工厂".这一举动引起了艺术界,乃至商业界的轰动,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文中论述了鲁本斯成功开设"艺术工厂",雇佣画家学徒,大批生产绘画作品的历史事实以及对当时及后世艺术界、商业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艺术培训机构现状进行梳理研究,并结合目前国家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政策,分析艺术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形式和影响,探讨解决策略和艺术培训机构转型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20世纪的文学巨匠,是一位极具深度思想和艺术创造力的作家.当然鲁迅的文学成就与他的语言艺术的魅力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他的小说更是以揭露社会人性为目的,以他特有的犀利冷峻的风格自成一家.他的小说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专家对鲁迅小说的研究是多角度的,都各成一家之言.本文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为材料来源,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总结鲁迅小说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学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中,艺术似乎总是以一种去政治化的、静态化的美学面目出现.尽管许多学者也对诸如"艺术与权力"、"艺术与认同"等问题进行过探讨,但往往将目光局限于某个特定的部落群体,尤其是局限在非西方的"小型社会"里.本文通过对<抗争的艺术--现代世界的艺术、政治和认同>一书的阅读,试图探讨在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跨文化语境中,日益增强的土著艺术、政治和身份认同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剑器舞"作为唐代三绝之一,在唐代文化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初期并不是正式的舞蹈发展到有相当艺术造诣的独舞,再到气势恢宏的群舞,"剑器舞"在唐朝的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虽然不同时期的"剑器舞"形态有些许差异,但是通过乐舞诗仍能发现其中专属于"剑器舞"的功能、特征变化以及影响.本文以乐舞诗为着陆点考察唐时的"剑器舞",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者研究唐时的乐舞文化并与当下的舞蹈创作相联系.  相似文献   

16.
"综合材料"走进中国有其必然性,是当代中国油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因此,从中国油画的发展角度对"综合材料"在当代中国油画作品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是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综合材料"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段,进入当代中国油画领域,它为当代中国油画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开拓出了一个新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7.
"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从先秦开始作为一种修辞观影响后世文学创作和艺术审美倾向.强调道德修养与儒家思想,须言之有物,且看重文辞纯正平之美.韩愈作为古文运动代表人物,提倡"文以载道"的散文理念.在其散文创作中,论说性散文尤其是说体文熔铸儒家思想、政治理想,对现实进行针对性批判,与"修辞立诚"的修辞观具有天然的结合基础.韩愈说体文说理透彻严谨,思想高古,文辞或恳切平白,或委婉掩蔽,是对"修辞立诚"修辞观继承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出色的钢琴演奏是演奏者通过精湛的演奏技术自由流畅地表达作品的艺术内涵与思想感情.由此可见,演奏技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而在许多不规范的演奏中,"折指"是常见的技术问题.诸多原因导致弹奏中出现"折指".在演奏中"折指"带来许多弊端,并将影响今后钢琴演奏水平提高.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藏族民间宗教艺术形式--"唐卡"的人类学阐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兼顾藏民族文化整体的前提下,从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对藏族特有的民间宗教艺术形式--"唐卡"给予了一定的审美解析.  相似文献   

20.
在美学境界中,审美体验会深深受到各民族思维特质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庄禅思想,以它独特的思维运思方式——悟,渗透于中华民族的审美体验之中,也因而形成了中国人所特殊的整体直观运思方式,进而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于是,正确地把握"悟",便成了艺术审美体验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