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电视新闻叙事的时空流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昌林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1,(1):32-34
本对电视新闻叙事进行三维审视,认为电视新闻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都应保持流畅性。叙事时间的流畅性决定于自然时间的线性流动并同自然时间保持一致;叙事空间的流畅性一方面表现为画面的轴线规律,另一方面表现为空间移动的关联性。从时空结合上考察,画面向人们提供完整流畅的叙事空间,并在空间的延伸中表现时间;声音向人们提供完整、流畅的时间进程,并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示空间,因而,电视新闻是时空复合艺术。 相似文献
2.
论电视新闻的叙事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昌林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0,(3):20-24
本依据叙事理论模式,认为电视新闻其有叙事性本质,以此为出发点论述电视新闻叙事的连续性、完整性、情感民生等审症状艺术特征及其艺术表现,论证电视新闻叙事的艺术性特质。 相似文献
3.
王晓清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6):103-105
叙事原则是电视新闻的核心,电视新闻“切近、趋近、亲近”的叙事原则的着眼点是关注民众、民生,与传统电视理论有区别而又能够与时代要求合拍。 相似文献
4.
赵孝思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7(4):36-42
冲突是叙事体影视剧的精髓,既包含了叙事内容,又是叙事手段和叙事技法.冲突的构成和起固都源于生活,为冲突提供了广阔的仅事背景.冲突以其构成的双方贯穿全剧的动作与反动作,为叙事的呈现状态,并且有其自身的审美特征.无论传统的非传统的影视剧,事实上都凭借冲突的展开推动着叙事过程. 相似文献
5.
乐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3):283-288
《西游记》的叙事结构主要涵括两个方面 :其一 ,结构上采取了直线叙事与环状叙事的纽结、伏笔手法、对称叙事等方式 ;其二 ,通过以信念冲突与性格冲突为特征的两对人物关系来演绎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6.
卢焱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55-57
电视新闻美学是运用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电视新闻的审美价值及其规律的学问,它具有真实性、社会性、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征。电视新闻的美表现在诉诸听觉的文字语言和诉诸视觉的画面语言两个方面。研究电视新闻美学的目的,在于吸引受众,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7.
当前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标题随意给出的倾向,从明确电视新闻报道标题内涵出发,对这种倾向产生的原因、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米占民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4-18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叙事在遭受着巨大挑战,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叙事所蕴含的非理性主义、游戏主义、实用主义、直观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价值观正在解构着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合法性。当前,我们要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彻底性、兼容性以及实践性着手,以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叙事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9.
论叙事空间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桃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1):106-109
叙事空间结构由于无形和不确定而成为叙事理论中的难题,其理论演绎的轨迹旷日持久、充满论战而仍无定论.从史的角度聚焦叙事空间、叙事空间的表现形式和叙事空间化阅读这些核心概念,可以发现叙事空间结构是由时空轴,即水平叙事轴和垂直叙事轴建构的.这一坐标的发现为空间化诠释叙事文本奠定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0.
在叙事学中,叙事情境主要用来阐明叙事文本中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叙事文学,它的叙事情境有三个特点:舍弃传统的第三人称叙事而主要采用第一人称;抛开现代小说叙事偏好的内聚焦和外聚焦模式而采用零聚焦;运用讲述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运用叙事学理论考察了叙事情景对新闻真实性的建构,认为在叙事方式上,展示比讲述更显真实;在叙事聚焦上,内部聚焦比外部聚焦显得真实;在叙事人称上,第三人称较第一人称真实。但在电视新闻中则相反。叙事情景是文本在形式上对内容真实性的建构,它形成的是真实感。各种不同的叙事方式、聚焦以及人称的搭配,就形成不同的新闻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2.
丁红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3-109
电视新闻传播如果只将一则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完整、准确地叙述出来,难以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因为生活中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同时,也具有某种审美价值的附丽,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审美感受与受众的审关心理之间产生一种共鸣。采写者除了应具备感性经验、直觉领悟等素质外,还要具有展示美的思维统摄力,使新闻写作所必备的科学求真、伦理求善、艺术求美在作品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 相似文献
13.
对外新闻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其编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我国国际形象,乃至国际话语权的确立。对外新闻是国家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行为,其编译本质上是新闻再叙事行为。通过尝试在对外新闻编译研究中引入叙事理论视角,以环球时报中英文网的新闻语料为例,从时空建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以及参与者重新定位等角度探讨对外新闻编译中叙事建构策略的具体运用,为提高我国对外新闻编译传播效果探索新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从类型学角度考察电视新闻评论,按其不同特征,可分为点评式、主评式、述评式、互评式、杂说式五种。由于它们各有特征的内生元素,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它们形成了不同的"评论语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交织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评论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俊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7(3):91-96
由于中美两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基础方面存在差异 ,导致电视新闻自由观念有本质的不同。通过对中美两国电视新闻自由观的比较和分析 ,认清资产阶级电视新闻自由的实质 ,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新闻自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冬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5):50-52
电视新闻传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表意功能区域化、语言质量精良化、表达风格客观化是电视新闻传播中语言的重要特征,这是电视媒介特质作用的结果。与上述特征相对应,电视新闻传播中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与图像并驾齐驱、互为语境、协调一致地指向预定的交际目的,实现预定的传播意图。 相似文献
17.
论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有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清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6(2):91-93
同期声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运用得不恰当,因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更好地发挥出同期声的作用,必须处理好同期声与观众接受信息,与主播声,与同期声,与新闻时,与画面、音乐、图文符号诸元素五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江龙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2):103-105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相对于报刊、广播中所传播的新闻,电视新闻是最有真实感的。提高电视新闻真实感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本文试图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依托相关基础理论,来初步探讨视觉空间的运用、把握对提高电视新闻真实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操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新闻报道的空间建构是新闻报道有效叙事之重点环节,聚焦于现场的报道,是一种立足于深刻认知新闻现场和现场新闻之内在关联的选择性重构,现场既代表新闻报道的语境与情境还原,同时也是实现传受双方互动理解的一种审美超越。现场的报道空间建构不仅体现出新闻报道的时效要求对叙事策略选择的必然,更通过叙事设计的结构化、进入化策略来实践传受双方知觉场的共建,尤其在当代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策略将伴随社会空间的心灵感知而不断创新发展。重视并有效发掘、应用那些能够激发受众感知的想象力的空间要素,才是新闻报道未来创新的方向,空间的重构也绝非是媒介技术提供的拟态逼真,而是构建合乎受众认知需求与审美体验的空间实践,是叙事的社会参与,也是其心灵对话空间的共建。 相似文献
20.
试论电视新闻的文本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2):125-127
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电视新闻传播给人们生活的影响 ,无疑是既十分深刻同时又不尽人意的 ,这种尴尬处境并呈现出进一步加剧的势头。借鉴西方现代美学思潮中的文本结构理论 ,对电视新闻的文本结构特征作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