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直觉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哲学中直觉含义的界定.基于此,本文对西方哲学史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直觉思想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朗格艺术知觉论与二十世纪几种艺术直觉观的进一步分析,认为朗格艺术知觉不仅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内容与形式、抽象与移情的统一,而且还是对它们的超越.相对于其他审美直觉观而言,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艺术直觉观.  相似文献   

2.
为了避免许多关于"什么是哲学直觉"的无谓争论,我们应当把哲学直觉限定在实验哲学的范围内。在此范围之内,哲学直觉就是大众对包含哲学问题的调查问卷的直觉反应。关于哲学直觉能否扮演证据角色,威廉姆森和亚历山大有过争论。前者认为证据最好是事实而不是直觉,后者认为没有直觉很多事实便建立不起来。对这场争论的进一步审视,将我们引向了哲学直觉在实验哲学中扮演的三种角色。应该说,大规模地诉诸大众的哲学直觉正是实验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审美直觉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哲学中直觉含义的界定。基于此,本文对西方哲学史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直觉思想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朗格艺术知觉论与二十世纪几种艺术直觉观的进一步分析,认为朗格艺术知觉不仅是主体与客全,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内容与形式,抽象与移情的统一,而且还是对它们的超越。相对于其他审美直觉观而言,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艺术觉观。  相似文献   

4.
我们一般把直觉理解为一种与知觉相似的认知能力。从此出发,虽然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不同的进路,但二者在关于直觉的价值问题上总体保持一致:直觉是知识尤其是哲学知识的重要来源。随着当代哲学自然主义的兴起,从能力视角出发的两种理解进路在对直觉认知价值问题上的内在紧张关系逐渐公开化。我们认为,这根本上源于一种价值预设:直觉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认知能力。借助"理智德性"这一概念,我们重新对直觉进行定位,进而尝试解决这种矛盾。直觉是认知能力和认知品格的结合体,是一种提供认知规范的理智德性。从此出发,我们不认同当前实验哲学对直觉的认知价值的否定性态度,它的实质在于哲学的科学化,最终只能使得哲学远离现实的人与生活。我们认为,作为一种理智德性的直觉,它的认知价值重点不在于获得科学意义上的知识,而是体现为获得关于经验世界的合理信念以及道理,为理解经验世界提供开放的空间。如果如此,直觉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认知能力和方法的认知价值就能得到辩护。  相似文献   

5.
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之一。本文通过对这一思维方式的历史考察,探究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即本体论原因;并通过对中西直觉思维的比较,研究中国直觉思维的特质,同时对中国哲学的直觉思维的当代认识论意义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二十世纪初对哲学、科学、文学都有较大影响的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哲学。柏格森的哲学方法是直觉,他认为这是探求真理的唯一方法。从直觉出发,柏格森对哲学史上的机械论与目的论、经验派与理性派都有评述。本文指出,柏格森尊崇直觉,鄙弃理性,终于归入神秘主义。本文还评介了柏格森哲学与黑格尔、叔本华哲学的关系以及柏格森哲学中的生机主义、记忆、感觉、真我、绵延、繁复等概念。本文是作者即将出版的《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7.
智的直觉理论在牟宗三哲学美学思想里居于最根基的位置。牟宗三首先分疏了智的直觉在义理上的儒家形态何所,其次从理论上说明我们确有此一种直觉,以及此一种直觉在我们生活实践里是可以证显出来,表明依儒家智慧形态言我们确有智的直觉一问题是真实的、具体的。牟宗三所分判演绎者,在义理上对建构由中国智慧而来的哲学美学形态具有非凡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以直觉创造对文化的透入以及直觉化的文化又如何触发直觉来探讨直觉文化的特质,并由此引出直觉文化对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意义。 一、直觉文化  相似文献   

9.
直觉在哲学中的地位问题,是最近哲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在哲学分析与论证中,直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哲学的大量研究发现,直觉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直觉的可靠性因此受到了质疑,直觉的方法论地位因此受到了挑战。“直接论证直觉方法的认知地位”,“否认直觉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否认直觉多样性的重要性”,“否认直觉的多样性会导致不可靠性”这些策略在不同的程度上捍卫了直觉的方法论地位。正如多变的知觉在认知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样,直觉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并不必然动摇直觉在哲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人们通常只把爱因斯坦看作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其实他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同时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他是一个把物理的直觉、哲学的思辩和政治的远见融于一身的创新巨匠。  相似文献   

11.
文化哲学转向是当代西方国家在文化深层次结构的一场革命。文化哲学的重要使命是探索哲学的文化属性,并利用人类文化学理论成果的哲学概括对当代人文科学进行普遍性解释。而哲学对隐喻的研究则成为文化哲学现实转向的风向标。隐喻不仅是一个语言学和修辞学问题,还是一个哲学和文化学问题。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隐喻研究揭示了时代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贺麟先生的哲学方法论精严细致,富含精到的创见。贺麟承续着现代新儒家发掘传统儒学的价值和批评西方工具理性绝对化的理路,却又不满于前人将东西方文化化约为直觉与理智的对立。他努力寻绎二者内在统一的辩证逻辑,尤其关注理智的合理定位,并证成直觉与理智各有其用而不相背。在前人过多依靠直觉来达到形上本体的条件下,贺麟尝试的是一条融通直觉与理智的新的方法论进路。这些理论贡献对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无疑助益良多,也内在地推动着中国哲学的理论嬗变。  相似文献   

13.
直觉与玄思:中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 /冯耀明 作者在台刊《哲学与文化》总 318期上发表文章指出,一直以来,有不少论者强调中西哲学方法的歧异,认为西方的哲学方法注重分析、论证及思辩,而中国的哲学方法则长于直觉、体悟及证会。他们相信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经由西法可获外界的知识,透过中法则可得内在的真理。本文作者认为这种正统而流行的观点是很有问题的。其中一个难题是:不管有没有所谓内在的真理,他们所说的直觉体证的方法乃是不可行的。此外,他们表面上虽反对西方的思辩方法,强调反身内证的重要性,但当他们为…  相似文献   

14.
道德直觉主义是20世纪元伦理学的一种主要观点。随着道德知识论和实验哲学的发展,道德直觉主义再次进入哲学视野。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道德直觉能否为道德判断提供可靠的确证。基于最新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道德直觉是一种以情感系统为基础的学习系统,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变迁,符合道德法则因而是可靠的道德直觉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包含了概念性、命题性的因素,这一部分道德直觉能为道德行为提供规范性确证。但是,并非所有的道德直觉都是可靠的,正如实验哲学研究所显示的,人们在某些语境和某些情境中会偏向情绪化。因此,我们并不能完全依赖于道德直觉,对直觉的依赖应该置于更为广阔的反思的平衡之中。  相似文献   

15.
圣人作为中国文化哲学的本体观念,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特质,而且作为哲学思维的主体和最高人生境界与最活跃的因素,是中国传统的圣人体道的整体直觉思维方法,以及崇古尊经的经学思维的重要基因。其一经形成,反过来又给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笼统的“直觉”概念内涵缺乏清晰度,中国哲学的直觉概念有自己的特殊规定从而天然与西方哲学区别开来,在中国哲学内部具有语境统一性。这个统一性在实际话语氛围中还必然判别为本体论、认识论、生存论等多个意义侧面,从表现上看各侧面的直觉具有特定意趣。另外“中国哲学”是以儒、佛、道三教为代表的,三教的直觉内容和形式都有差异,这让“直觉”内涵更加丰富隽永。所以中国哲学“直觉论”有自身的特点,为此要做必要的澄清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哲学史上自我曾以灵魂、实体、主体、此在等诸多形态出现过。自我概念哲学演变的内在机制在于它是由古代哲学的自然反思即自我与自然的混沌状态发展到近代哲学的内外反思即主、客二分状态。到了现代哲学阶段研究自我概念的思路转换,一方面开始从理智的直觉转换为体悟的直觉,另一方面则开始从异化的、分裂的自我转换为统一的自我。哲学对“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哲学的人学性质日益凸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任何哲学观,不论新的还是旧的,都有关于哲学知识特点的一定概念作为自己的前提;这些特点一方面使哲学知识有别于科学、艺术、宗教和人的其他精神活动,另一方面又使哲学知识与它们结合在一起。 首先,哲学知识的特点包含其概念的极端普遍性,这对于哲学本身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哲学研究方法是“立足于永恒性”的方法,立足于追求无限性的直觉的方法。这使哲学  相似文献   

19.
实验哲学是近年来新近兴起的一场哲学运动。它试图运用社会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实证方法探究普通大众对一些具有普遍共识的哲学命题或理论的直觉判断,通过经验数据的分析,或质疑或验证这些命题或理论的合理性。传统知识论认为,知识就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盖梯尔问题的提出,引发人们对传统知识定义的争论;实验哲学家也加入到争论中来,认为传统知识论赖以立论的基础是人们直觉的普遍性、可靠性,而他们运用实验方法证实,人们的直觉具有易变性、多样性,从而挑战了部分知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儒学现代化的探索中,贺麟清醒的认识到哲学方法论现代化的必要性.为此,他融贯东西哲学精华,提出了直觉与理智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以"直觉的辩证法化"和"辩证法的直觉化"为两条主要途径,建构新心学体系.他的思维方法贯注于他的心体物用和文化体用论中,也体现于他的时空观中.其思维方法包容多种思维形式,是系统的、整全的思维体系,而且真正做到了方法与本体的统一.其思维方法不但对现代新儒家研究具有重大的方法论的指导作用,而且为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促进世界文化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