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满族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一员,现有人口三百多万,居住在东北、河北一带以及北京等大中城市。满族是由古代居住在东北地区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人逐渐演化而来的。远在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商代,就有关于肃慎的记载。所以,她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  相似文献   

2.
努尔哈赤是明末清初东北女真族杰出的领袖,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十七世纪初期,对东北地区各民族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明朝统治十分腐败,对少数民族的压迫极为残酷,尤其对女真族更是如此,经常发生官吏屠杀女真人和掠夺民族资源的事件.此时东北各民族出现"各部蜂起"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称王争长的混战局面,内部出现了要求统一的趋势.努尔哈赤就在这种动乱的时代,登上了历史舞台,利用人民的力量,领导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最后统一了东北地区,结束了东北各民族不相统属、互相仇杀的局面.为后来清朝推翻明朝统治,建立和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金代女真人火葬墓流行原因初探黄登民,李云凯,徐凤媛火葬,作为一种古老的葬俗,早在殷商至汉代的东北地区,就比较普遍地出现.在金代女真人墓葬中也有较多的发现。特别是海陵迁都以后,这种葬俗在女真人当中更为流行。如华滨金墓,①哈尔滨一曼街金墓②,榆树前排金墓...  相似文献   

4.
蒙古汗国时期东道诸王在参与蒙廷对金朝东北地区征伐的同时,积极向东北地区扩展领地并控制了东北地区中北部的大片地区.此一时期在东北地区出现了东道诸王与蒙廷两种主要势力并存的局面,东道诸王在东北政局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东夏国是金末女真人蒲鲜万奴在今东北地区东南部和苏联南滨海地区及朝鲜半岛东北部一带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有关它的史事,国内外学者已发表了不少的研究论文,近年来更成为东北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仍有不少关键性的问题至今犹争论不休,因作本文对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必要的考证和澄清,以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关于东夏建国的时间这个问题一直是东夏史研究中的悬案.关于东夏建国的时间,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贞祐三年(1215年)的阴历十月,一是同年的阴历正月."十月"说的根据来自早期的史册  相似文献   

6.
布特哈贡貂制度始于天命、天聪年间,一直持续到清朝末期.这一制度是一种特殊的赋税制度,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统治管理方式,是巩固东北边疆的有效手段,也是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布特哈八旗贡貂制度使布特哈地区成为朝廷的貂皮供应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统治阶级对貂皮的需求,并有利于保持索伦、达斡尔、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和特征,在有清一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女真人名的特征、格式进行研究,重点利用女真人用动词做人名这一特点并运用女真文动词的15种情态,破译金代历史人物长期未被破译的女真人名,同时对过去虽然已经破译,但存在严重错误的女真人名进行分析和纠正.  相似文献   

8.
金朝建立初期,在女真人肇兴之地白山黑水之间的按出虎水流域,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多民族复合的文化区域——即金代的金源地区.金代的金源文化是以金朝上京会宁府为行政区划的核心,基本囊括了今天呼兰河流域、菲克图河流域、少陵河流域、拉林河流域、牡丹江流域的左岸、木兰河流域,及其这些河流所注入的松花江中游流域.《金史》中将这一区域专门称之为“金源内地”;所谓的内地,主要是从女真人的角度,把这一地区看作是自己民族的发源地.实际上,金源地区的文化快速发酵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女真人对辽、宋王朝发动的军事打击的不断胜利而导致的结果.成熟的契丹族所接受的汉文化或者说是辽文化与具有深厚底蕴的汉文化,在军事占领者地位的女真人强迫下,在按出虎水侧畔的金上京城附近相互融合、碰撞和凝聚,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型的复合型的金源文化.本文主要是从形成金源地域的历史背景和金源地区的女真人和汉族文人留下的文学作品中,探讨金源文化形成的特点,并对女真人在汉文化向东北亚地区极东地域的传播上,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在东北地区的早期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伊斯兰教在中国境内传播过程中,也于元明两代伴随回回穆斯林迁徙足迹而传入到东北地区。这一时期回回穆斯林主要向交通便利、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东北南部地区迁徙,以及这一地区部分蒙古人,汉人等改宗伊斯兰教,这是东北地区伊斯兰教的最早渊源。本文仅就元明两代伊斯兰教在东北地区的早期传播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北地区历来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起源,大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类型,即便较晚形成的民族,也主要来源于东北地区原有的族体.探讨古今东北少数民族的起源,必须分清主次,并首先要着眼于本地区与本民族存在固有联系的族体.  相似文献   

11.
元代“女直”和“女真”之称为同一所指,“女直”之称当是对辽代叫法的沿袭。元代文献中出现的“女直水达达”、“水达达女直”皆是指女真中的水达达部。水达达之称源于金代的兀的改,但元代水达达所指并不能等同于金代的兀的改。水达达不能包括兀者、乞列迷、吉列迷等部族。  相似文献   

12.
完颜亮是生长于东北,叱咤风云于中原的女真族君王作家,其豪放、粗犷、雄健的文学艺术风格是女真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特征的反映,是其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内心世界的艺术写照。也体现了女真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融,不仅影响了金代和南宋的文学创作,而且对中国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3.
金代女真教育在汉化与加强民族自立意识思想指导下,在远承唐,近袭辽、宋的发展中,形成与汉族教育制度并行的女真教育制度。该制度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制度、私学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内容。女真教育制度的建立,起到开创民族教育之先河的作用。对元、清等朝民族教育制度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肃慎系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的社会组织基本处于部落联盟阶段,而渤海则由部族制发展为统一的渤海民族与国家。女真族经历了氏族部落、部族等发展阶段,建立了统一的民族与国家。金朝灭亡以后,留居东北的女真人同样经历了氏族部落、部族的发展历程,最后发展成为统一的民族与国家。  相似文献   

15.
试论金代的桑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代桑税渊源于辽和北宋的桑税制度.金代在继承辽宋桑税制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桑税制度.这表现为:一方面金代两税中的全部税绢都依据桑税征收,从而提高了它在两税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金代确立了旨在规定民户最低桑税额的桑地制度.金代桑税并非"户调",而是金代土地税的基本内容,也是金代两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清入关后,为加强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管理,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整套行政机构。在中央特设理藩院,在地方则设有驻防将军、副都统、城守尉、协领等,诸管理机构的设立在客观上巩固了清朝在当地的统治。  相似文献   

17.
唐王朝在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居于极东北边地的黑水靺鞨人和西北的室韦人中设立羁縻府州,他们以原始部落的形式与唐廷发生着朝贡关系,并且随着中央王朝民族政策、统治力量的变化,其朝贡频率也随之变化。总体来看,室韦诸部在羁縻府州的形式下与唐王朝保持着频繁的往来朝贡关系,满足了自己特定的经济、政治目的。同时,中央政权对该地区的统治也随之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8.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闻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是蒙古汗国的缔造者,蒙古民族的民族英雄。他统一了蒙古高原诸部,结束了蒙古各部纷争战乱的局面,创建了一整套政治、军事和文化制度,为蒙古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适时地发动了攻金、西征和灭西夏的战争,有的带有扩张性质,有的则具有统一意义,虽曾一度带来一些破坏作用,但是攻金、灭西辽、灭西夏却为元朝大统一奠下基石。西征中亚、西亚和欧洲,虽带有对外征服和扩张性质,给各国人民曾带来灾难和破坏。但对促进东西方的交通和各国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总体说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无愧是蒙古民族的英雄,而且对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因不同的经济政策、政治制度等因素 ,辽金王朝形成了具有鲜明文化特质的辽金文化———辽以崇尚骑射的游牧文化与筑室而居的农耕文化并行的二元文化为特色 ,金以单一的农耕文化为特色 ,辽金王朝不同的文化格局决定了辽金王朝的国运。  相似文献   

20.
亦失哈是明王朝前期著名的宦官.从成祖永乐年间到宣宗宣德九年,他曾10次奉命带领船队装载大批货物,开通松花江至黑龙江长达数千里的"丝绸之路",巡抚东北北部边疆奴儿干地区,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东北边疆与中原内地经济与文化的交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