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视角分析Hip-Hop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的流行现象.本文认为Hip-Hop的本土化是它流行的前提,与青少年心理的契合是它流行的主要原因,文化产业的推动是它流行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自1909年万国禁烟大会开启全球联合禁毒的先声后,为彻底铲除毒品危害,国际社会深层次合作陆续展开。从缔结第一个禁毒公约《海矛禁烟公约》,到国际禁毒立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设立“国际禁毒日”,到建立联合国国际禁毒署;从国际联手缉毒执法,到推行“替代发展”的综合治理计划,毒品泛滥的势头得到了初步的遏制,国际社会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3.
究竟什么是“社会”?怎样分析和研究“社会”?研究“社会”的目的又是什么?人们能否真正认识和把握“社会”的本来面目?“社会”真正面目的辨别标准又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社会科学自建立以来就面临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及其解答的立场和观点,将最终决定社会研究的性质及其采取的基本方法。同时,所有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不但将决定社会科学的命运及任务,  相似文献   

4.
(二)女声 被这次运动折磨得最残酷的莫过于这些女声,她们中最大的赢家只有几个笑到最后的“女声”(假定她们真正张扬了自己本来的个性或者找到了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小引 关于“超级女声”的讨论文献已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视角、内容和态度五花八门。本文不准备像其中的许多讨论那样试图对“超级女声”产生的各种现实的和可能的社会后果进行分析和预测,也不试图对这一现象的是非曲直做直接的道德评判,而是尝试从建构论和意识形态理论角度对这一造星运动做简单的社会学分析,厘清其中不同社会关系的建构、变动及其直接后果。  相似文献   

6.
2004年,河南省平舆县公安局副政委董留民在侦查一起涉黑案件时,遭到黑社会的保护伞的报复,被迫背井离乡。2005年,安徽省阜阳市物价局原局长张洪钧在任期间因调查并制止教育乱收费遭到阻挠,于2005年4月初向市领导提出辞职。他在《辞职申请》中写到:”外部行政环境极其恶劣、正常开展工作受到种种限制、个人能力的运用和发挥不受支持……我不得不选择自愿辞职。”  相似文献   

7.
"穿越"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满足了心理需求,但是"穿越热"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穿越"作品限制了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导致青少年对历史的曲解。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来有效应对,舆论引导青少年直面各种现实问题,增强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判断力,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文化精品,从而带领青少年走出"穿越"文化的丛林。  相似文献   

8.
<正>"我初一时成绩在班上是第一二名,但初二以后我喜欢上网,把网络游戏当做自己倾诉的对象,在网络游戏中我可以释放自己的委屈。如果当时有人关心我就好了。""不犯错误是天使的梦想,少犯错误才是做人的原则。我希望给犯错误的孩子多一点理解和包容,我只想我父母来看我一眼。"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在一百多年以前,面对古典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结构,马克思得出了“商品是社会的普遍形式”的结论,那么,现在,当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产品随着全球化而充斥于世界的时候,不仅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在全球的各个角落,普遍存在并渗透于社会各个地区、领域的东西,就是已经彻底商品化和全球化的流行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0.
徐冰 《社会学研究》2012,(1):27-51,243
当前中国社会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两个阵营之间相互质疑。然而,从当代诠释学的角度则有"经验"与"理论"一致性的命题:经验是文本的类似物。这一命题原创性地蕴含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奠基者詹姆斯、涂尔干、弗洛伊德和韦伯的思想之中,而本文的主体部分即发掘这些古典思想的诠释学意涵。文章指出,基于这一诠释学命题的理论建构,在解决中国社会学中两个阵营对峙问题的同时,将文化自觉置于学科建设的基础位置。  相似文献   

11.
儿童健康成长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责任,当前,儿童成长环境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客观因素,比如家庭过度教育问题、教育机制导向问题、儿童安全问题、青少年犯罪及立法问题等。因此,必须加强儿童工作的力度,切实落实相关政策,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六·一”前夕以一个大朋友身份来到北京市少年宫,向全国儿童祝贺节日的同时,勉励儿童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多学课外知识;既要勤于思考,又要培养创造精神。以此为契机,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举办了“儿童成长环境与社会责任”研讨会.就以上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具体策略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视频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宅”族人群的体育文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造成“宅”族人群体育文化相对落后的原因,进而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入手.剖析发展“宅”族人群体育文化能够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机遇。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宅”族人群体育文化发展的空间社会学因素有城市空间分畀与社会隔离:公共空间景观化、营利性与免费社会性活动场所减少;虚拟化的社会空间的出现和社会互动摆脱地域限制等。发展“宅”族体育文化的措施:缩小“宅”族人群的社会空间距离、缩小“宅”族人群的自然空间距离和缩小“宅”族人群的经济空间距离,并且在发展中能够带来一种针对“宅”族人群的社会体育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许传新 《社会学》2007,(2):37-41,20
面对日益升温的“公务员热”,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以“理性选择理论,,为框架,分析“公务员热”形成的社会原因,认为:日趋成熟与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是“公务员热”形成的社会制度背景,众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是他们从生存理性、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三个角度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理健康之友及婚姻与家庭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以爱的名义,放飞梦想"心灵成长集训营即将于2008年4月27日开营。活动面向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心理困惑和问题的青少年。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成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实态,以发生在一个新型商品房小区中的系列故事为线索,通过追踪和辨析国家在其中的角色、行动轨迹和行动策略,以及在此影响下的社会生发与建构,探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自身的变化与国家干预方式的变化是怎样影响社会的生长并改变着国家与社会中各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的,进而揭示出中国市民社会发育方式及国家—社会关系形态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最重要的差别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迄今对中国社会分层模式变迁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收入和职业流动的分析上。本文则关心在分层体系中日益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住房。通过对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数据中的城市住户的分析,我们得以了解不同职业阶层在住房产权、房屋面积和房屋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在2 0 0 0年,72 %的城市居民户拥有住房所有权,比1 990年的2 4%增加了48%。户主职业地位高的住户在产权拥有率、购买租赁比、购房能力(特别是购买新建商品房)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另一方面,自2 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住房面积和房屋质量有非常大的提高。管理精英和专业精英的家庭所拥有的住房往往面积更大、质量更好。这些发现说明,在成功的经济改革背后,社会分层机制既体现了制度跨越又保持了制度延续  相似文献   

17.
“学以致用”是中国最经典的学习目的论。我们在上海一所高中的高一年级两个班里做了“学习目的”的调查,其中不乏这样的回答:“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将来生活富足愉快,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了家人和自己的虚荣心,考上好大学”;“家长逼的,很无奈”,“为了不让老爸老妈骂”;“为了出入哈根达斯像出入自家门前的小卖部”;“为了车子、房子、女子”……回答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大约有80%以上的同学都提到了学习是为了考大学,找好工作, 将来过上好生活。周恩来当年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这句话也曾激励了几代学子,如今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谁要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八成会被认为是故作姿态。从这些孩子的回答来看,他们的学习目的无疑更具有功利主义的色彩,正是这种功利性使得“学习”失去了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乐趣,而成为一种负担。然而,简单指责这种功利目的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它更多是来自社会的影响。那么,今天的社会究竟应该给学子们怎样一种学习目的论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8.
作为江苏省无锡市中心老城区的崇安区,经过5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以规划为引领、以人才为保障、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创新机制为动力”的富有崇安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为崇安的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添加了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2月19日,作为系列性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推介活动之一,北京市西城区委社会工委举办西长安街老年自助学堂成立揭牌仪式暨西城区社区老年人自助性组织建设模式工作推进会。以此为契机,西城区将全面开展“一街一站”的建设,进一步深化“以会带所”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西城区委社会工委书记、社会办主任艾丽。  相似文献   

20.
林芙美子是日本昭和时期颇受瞩目的女性作家,以昭和三年(1928年)连载的《放浪记》登上文坛,她生命后期的长篇小说《浮云》被誉为其文学作品的集大成者。林芙美子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她的自身经历,并通过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向我们展示出来,倍受大众的欢迎。学术界对其作品的研究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于作品中女性的研究见仁见智,研究视角亦是多种多样。本文是通过在"雪子命运中的‘光明’与‘黑暗’"这一先行研究未曾涉及的视角入手,来分析《浮云》中女主人公幸田雪子的命运。研究方法为文本分析,即对小说中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深入剖析,以此发现雪子命运的辗转变化和她在黑暗命运中寻求光明所做的努力,探究作者林芙美子透过黑暗表象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