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走向透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一、当代青年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青年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 ,是社会价值观念中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价值群体 ,青年价值观念既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一种敏感的折射 ,同时 ,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研究青年就是研究未来 ,研究青年价值观就是研究未来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及其走向。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最富于理性思维的群体 ,如果一般社会青年是以感性的方式、以行为的方式来直观地反映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那么 ,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把握是以较为抽象的、理性的方式来把握社会价值观念的 ,因此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具有稳定和普遍的特…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青年农民受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进程。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特别是青年农民的教育问题比较紧迫,亟待我们解决。本文通过对天津市五区一县1200户农民综合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青年农民受教育程度现状及特点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以不可逆转之势影响着我国青年的价值观发展和社会角色的转换,同时青年又作为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影响和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视野下中国青年需肩负历史使命、把握现实定位、致力于自我发展,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4.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初创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也是青年价值观变化最快、最深刻的时段。该文聚焦于“后一代”青年特性融入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背景,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嵌入性。近20年来,青年在接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创造其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主导价值观被青年所认同与接受的同时,也将更多吸纳青年价值观中具有活性的成分.从而使社会主流意识因为得到青年文化的反哺而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5.
农民群众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农民价值观、思想道德建和精神面貌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不断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初创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也是青年价值观变化最快、最深刻的时段。该文聚焦于“后一代”青年特性融入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背景,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嵌入性。近20年来,青年在接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创造其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主导价值观被青年所认同与接受的同时,也将更多吸纳青年价值观中具有活性的成分.从而使社会主流意识因为得到青年文化的反哺而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但这些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提升从业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转移,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笔者所在技工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相应的社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不确定因素增加。引导青年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准确把握青年的特点和疫情这一客观因素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深刻了解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理念,引导青年人从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地位、把握机遇和挑战及注重实践养成三方面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在近年来的社会学研究中,农村人口的流动问题一直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主题之一。但是,以往的研究常常考虑的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有一些研究注意到了农民走出土地的社会成因和内在动机,但却极少有人分析流动及由此而来的城市体验对流动者本人———农民的精神世界或个人现代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北京“浙江村”和与其密切相关的温州乐清市虹桥镇农民流动历史的考察,探讨了流动与城市体验对温州农民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变迁的作用和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0.
所谓社会流动,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地位或社会职业的变化情况。如当前我国农村中有一批青年农民脱离土地,从事工业、商业、运输业等工作,这就是社会流动现象。再如近几年来,我国有一批中青年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这也是社会流动现象。前者是职业变化,后者是地位变化(有些也同时包括职业变化)。一、青年社会流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青年这一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社会流动性,他们从一种职业流到另一种职业,从较低的社会地位升迁到较高的社会地位,这在现代社会中是常有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从青年社会流动的  相似文献   

11.
城郊“农民农”的生存现状、突出矛盾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在空间上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农"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郊从事农业生产,填补了当地居民由于"农转非"而形成的农业劳动力缺口。"农民农"为城郊的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供应和农村市场的活跃贡献甚大,但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同时也对城郊农村的社会治理与农业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亟须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切实解决"农民农"的生产性、生活性与管理性矛盾,从而确保城市农产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12.
欠发达地区青年农民思想意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发达地区青年农民思想意向调查曾学龙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中国农村注入了活力。农业发展了,青年农民的思想意向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为及时把握欠发达地区青年农民的思想意向的变化趋势,我们于1995年对江西省内8个县20个乡的青年农民进行了一次...  相似文献   

13.
盛继前  胡莹 《现代交际》2010,(12):243-243,242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正确把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意义和作用,有利于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近13亿人口中9亿多的人生活在农村。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改革和发展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农民自身的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奔小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激发了生产者的劳动和经营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村乡镇企业应运勃兴,对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商品生产、改变农村面貌日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改变传统农村社会和农民思想奠定了物质基础。农村经济的空前活跃对农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带来什么变化,笔者试图通过社会调查,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七、青年劳动力资源的含义青年是四化建设的主力军。在青年开始走上社会并为社会作贡献的时候,加强对他们就业与劳动的指导,充分开发利用青年劳动力的资源,对于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这里,我们对青年劳动力资源的含义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农民最早迈出了改革的步伐。科学全面地把握中国农民的文化心理及社会心理特征,既是中国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理论前提,也是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得以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源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大多只  相似文献   

18.
孙婷玉 《现代妇女》2014,(11):102-1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华夏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国家大形势下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迫切需要。高校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肩负着我国国富民强伟大重任,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将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发展。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转型期社会核心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支点,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引导大学生走出自身价值困境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为我国社会发展、繁荣富强培育人才,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准确研究和评估青年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青年价值观已成为青年工作者和研究者普遍关心和探讨的问题。但是,在研究和评估青年价值观的准确性上,却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偏差,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绝对化,而绝对化的研究和评估会阻碍对青年价值观的真正了解,并进而会使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难以奏效。为了准确研究和评估青年的价值观,必须辩证地分析问题,具体说就是要看整体、看实质、看差异、看联系和看发展。一、看整体在分析青年价值观时,必须注重青年价值观中普遍的价值观特征,从整体上把握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在这点上要特别防止以个  相似文献   

20.
返乡青年农民工的游民化风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融危机的发生加剧了返乡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受到的被动排斥,而多年的城市打工生活已高度淡化了返乡青年农民工对乡村社会的认同与归属,返乡青年农民工往往会主动排斥乡村生活,在这种双重排斥的境况下,返乡青年农民工极易成为无“根”的游民,乡村认同与归属的缺失极大地增加了返乡青年农民工的游民化风险。因此,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大城镇的吸纳能力,促进返乡青年农民向城镇分流,同时积极引导返乡青年农民工的价值观重塑,重构其乡村社会认同与归属,才能有效防范返乡青年农民.Y-的“游民化”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