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性是一种新的说法,有人说它是试婚与同居的一个变种。试婚不是新鲜事物了,有人说它与同居相比,具备了某种负责任的态度。相对试婚与同居,试性显得更有目的性,试性的理由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婚后性生活的和谐,有的是为了感官的刺激,有的是为了检验爱情……  相似文献   

2.
同居作为一种与婚姻关系形成鲜明对比的男女关系模式和生活方式,一直在民间存在着,在中外历史上存在着。某些民族曾有过把同居作为“试婚”过程的传统,夫妻直到生孩子才能正式举行婚礼,因为繁殖人口、“传宗接代”曾经是婚姻的头等使命。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殖方式与生殖条件的改善以及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完备,“试婚”成为不必;非婚同居在文明社会的主流文化中成为不合法、不道德之举。然而,在西方,曾几何时,“同居”成为新潮男女的“时髦”生活方式,大有“返璞归真”之意。据统计,美国90年代最终走上红地毯去举行婚姻庆典的新娘,有一半已经与男友同居过了。据1997年的一项调查,在25岁至39岁的未婚妇女中,有25%左右正在与一个伙伴同居。  相似文献   

3.
《伴侣(A版)》2007,(4):32-33
<正>试婚男女可相互继承吗编辑同志:我和男友大学时确立了恋爱关系,大学毕业后即开始同居生活。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我和男友约定先试婚,待攒够钱后再结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们试婚3年后,  相似文献   

4.
“同居”即非婚姻的两性关系。在《婚姻法》中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也只是解释为“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这样的法律概念中似乎未点明多少与性和非婚背景的内容。然而在历史文化的变迁中,同居却被赋予了特定的隐含意义,一度让人们讳莫如深,谈“同居”色变。但早在1999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新欣预测:21世纪中国单身不婚者增多,试婚有可能增多,同居数量有可能上升。  相似文献   

5.
林磊 《现代妇女》2007,(11):22-24
有一种“艳遇”通过网络发生,但不是“虚拟性爱”,也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夜情”,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试婚同居”。它只是在旅游途中,找个有好感的异性“临时性”住上几天,然后各走各的——  相似文献   

6.
情侣们在婚前同居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比较现实的人会觉得,同居可以节省生活开支,毕竟两个人共同负担房租比各自租一套房子要省钱多了;浪漫主义者会认为,同居生活更有幸福感,因为两个人多了许多共处的时间;不婚主义者会觉得,同居生活让他得到了一段无须承诺的伴侣关  相似文献   

7.
《伴侣(A版)》2007,(5):32-33
<正>婚前财产公证何时生效编辑同志: 2004年我与女友同居期间,我们曾到公证处公证过一份协议。协议中约定:“我自愿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赠送给女友,作为女友的婚前财产。另外,女友的婚前财产在我们结婚后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后来我们同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同居态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武汉市七所大学5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一定的个案访谈,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对于同居行为趋向于认同;无论他们选择同居与否,主要考虑的都是两个人的感情;而同居生活的经历又重新塑造着他们的态度。性别、家乡、独生与否和所学学科对同居态度没有显著影响;在年级与认同的关系上,呈现独特的倒U形。笔者最终得出结论,性社会化的差异是影响其态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伴侣(A版)》2014,(3):25-25
正日前有研究表明,婚前越早同居,婚后就越快离婚。期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一起来看看。同居,比谈恋爱深一层,但又比婚姻浅一层,基本上不受法律保护,过去甚至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可是现在年轻一代认为在结婚前不共同生活一段时间是很傻的,他们不想重蹈上一代人的覆辙,匆匆结婚却以离婚告终。因此,很多人认为同居只  相似文献   

10.
电视台的一档谈话栏目里,一位嘉宾讲了这样的话:“没结过婚的人看别人结婚,羡慕;结过婚的人看别人结婚,百感交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恐怕不是随随便便说得出来的,在试婚、不婚同居渐成时尚,离婚、复婚日渐平常的今天——  相似文献   

11.
石欢欢 《现代妇女》2014,(7):121-122
随着非婚同居现象的盛行,非婚同居现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非婚同居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我国的大多数学者虽然对这一课题有所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我国关于非婚同居的研究资料还很不丰富。本文主要对非婚同居的利弊进行研究,非婚同居的盛行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主要从非婚同居现象出现的原因角度对非婚同居的有利方面进行研究,同时也提出了非婚同居的弊端,并针对非婚同居的弊端提出了在立法中的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12.
"试离婚"这个词对于许多人来说,它的知名度比不上时下最为流行的"试婚",然而它的现实意义却远远地超过了"试婚"。所谓"试离婚",是指在婚姻当事人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不急于从法律上履行离婚的手续,在生活上真正"离"开对方一段时间,给婚姻一个缓冲期,使双方能够对婚姻关系进行冷静反思,"试离婚"作为一种刚刚出现的社会现象,人们免不了对它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3.
鲁西南农村外出务工青年的婚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鲁西南A村外出从事制造业的务工青年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在现代城市开放、自由观念的熏染下,外出务工青年传统的婚恋观念和行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因为不甘心离开城市,许多外出务工青年的结婚年龄延后;择偶形式仍沿袭媒人介绍,但订婚后注重感情因素;对婚前同居有一定认同,性观念传统与现代并存;打工地恋爱交友、租房同居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数外出务工青年通过婚姻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的现代转型.针对外出务工青年的婚恋问题,政府各部门应从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及青年权益维护出发,开展一系列教育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蔺媛媛  庞淑兰 《职业》2016,(20):32-33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秦皇岛市3所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年级到三年级1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秦皇岛市中职学生46.6%骑车违规,30.2%的学生曾经打架,尝试吸烟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0.4%,22.2%的学生经常饮酒,39.1%的学生经常上网,网络成瘾率为17.3%;46.5%的中职生有过边缘性性行为,8.4%的学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38.6%的学生偏食,18.4%的学生有过不健康减肥行为;72.6%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故本文得出结论,中职生的健康危险行为普遍存在,社会、学校、家庭应对这一特殊群体多加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职生健康危险行为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老年世界》2011,(19):16-16
编辑同志:我在参加社区老年话动时,与退休干部田先生相识并同居。同居一段时间后,我提出同他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他说在老家农村有老伴,并表示尽早离婚以便和我结婚,让我耐心等待。一年后,就在田先生办理离婚手续时,他乡下的老伴得知我们同居的情况,声称要控告我犯重婚罪。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网络同居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同居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以性吸引为基础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本文从社会转型、消费文化、社会问题等角度对网络同居现象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网络同居这种青少年亚文化现象蕴涵着青少年对交流的渴望、对性知识的窥探和对两性关系的嬉戏;同时折射出青少年在性知识方面的贫乏、性教育的缺失以及青少年辅导与服务的缺位。  相似文献   

17.
同居?(英文)     
同居是一种非主流的社会现象,然而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或赞成同居,包括青年、中年和老年。在同居者看上去自由与浪漫的生活方式背后,隐藏着他们对感情的迷惑,对婚姻的惧怕,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非婚同居现象层出不穷,其中大学生非婚同居占大部分比例,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大学生非婚同居为例进行研究,并对非婚同居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在对中国城市青年试婚行为作出质的分析基础上,从社会学的二维视角分析青年试婚行为的成因:一是宏观社会转型视角,从社会转型内容中撷取社会的价值观念演进、城乡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换、社会机制转轨四个分析变量,解析试婚行为的社会成因;二是微观个体需求视角,把青年生理欲求和心理变化作为微观分析变量,分析了试婚行为的个体成因。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和他同居吧,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和他同居吧,因为那是地狱。"世界上有很多事物,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比如我们今天将谈到的"同居"。赞同也好,否定也罢,男女非婚同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我国正呈一种趋势蔓延……让我们从下面这些网友激烈的口水大战里来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非婚同居现象的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