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孙明 《殷都学刊》2014,(3):19-22
在推崇偶像的社会里,偶像符号所指事物具有超越对象的巨大力量,偶像崇拜现象存在并发展的背后,势必存在相应的政治或宗教集团从中获益,破坏偶像是明确抵制偶像所代表力量的实际存在的行为,也是打击偶像所代表利益集团的行为。商代晚期武乙、帝辛的偶像破坏行为意在打压推崇偶像崇拜的宗教集团的势力,但他们的破坏行动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不谐因素,失败的偶像破坏行为,也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相似文献   

2.
断线张力是输电线路倒塔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针对500kV猫头式输电塔,研究了10种加载模式下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式.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加载模式下输电塔架的破坏形式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塔架整体弯曲失稳破坏、从加载点开始杆件逐步进入塑性导致的整体失稳破坏和第一段塔腿斜撑及辅材面外失稳造成的整体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3.
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努力探索以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水污染、大气污染、耕地减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草原植被破坏、垃圾处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国家和各界专家  相似文献   

4.
战争对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现有战争法体系对战争中的环境破坏问题不够严格,完善战争法、规制战争中的环境破坏行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陈汉 《天府新论》2022,(1):133-142
艺术破坏现象的出现,提示现代艺术格局的形成与破坏行为之间可能存在更为内在的关联和结构性作用。究其根源,在破坏行为对艺术品物质形态的改变背后,体现出“创新”与“破坏”之间的二元辩证关系——“创新”与“破坏”既有一系列与技术条件相对应的物质基础,同时在运行机制的生成展开上共同依托一种“事件化”的进程。“创新”与“破坏”的张力在艺术追逐新异性的趋势中不断放大,助推了艺术语境化、事件化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朝聘制度的破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春秋到战国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① 顾炎武认为春秋时期存在着严密的宗法制 ,至战国遭到严重破坏。他还强调朝聘制度的破坏程度 ,即已经基本上改变了西周朝聘制度原有的面貌。以顾氏的认识为起点 ,我们看到 ,朝聘制度在战国时代所受到的冲击与破坏状况 ,主要表现在 :一些礼仪废弃不用 ;行礼方式与行礼仪节得到更新与改造 ;走进了狭隘的适用范围内 ;主管朝聘的职官系统得以大幅度简化与调整 ;更加实用的遣使外交制度形成 ,等等 ,都可以作为原有朝聘制度被破坏的重要标志。一、朝觐制度的破坏朝觐制度在战国时期遭到破坏十分明显 ,主…  相似文献   

7.
1840年,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从此,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帝国主义的武力与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的手工业赖以生存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也破坏了赣省手工业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但由于江西地处山区,受外来生产关系的破坏程度不深,广大农村仍然处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因此,二十世纪初期,赣省棉织业、造纸、制瓷业继续在发展。这种手工业生产,到  相似文献   

8.
过失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一种类型,过失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立法反映了立法者对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所采取的刑法抗制措施的强度。环境犯罪所带来的诸多理论问题在过失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因而较为全面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在理论乃至实践中寻找突破提供了基本前提。从各国立法例的比较,可以反观我国现行立法的得失,并由此在立法模式、罪状设计等方面确立更为合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的文化积淀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时间角度看,人的文化积淀能力虽然不断提高,但是依靠现代技术追求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却破坏了人的文化积淀能力,具体表现为对人的自然物质基础的破坏、对劳动能力提升的破坏和对个性发展的阻碍。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人的文化积淀能力现状,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东突"恐怖势力对国家利益的威胁与破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论述了"东突"恐怖势力对国家利益的威胁与破坏问题,特别是从其对国家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威胁与破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东突"恐怖势力的破坏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已构成冷战之后我国新疆及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中最不稳定的因素.本文指出了"东突"势力及其恐怖主义活动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并认为打击"东突"已成为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中原商周文化向长江流域的扩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是通过不同的模式进行的,其影响程度及结果也不相同。中原商文化在二里岗时期曾大规模向长江流域扩张,直接促成了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殷墟时期,中原的青铜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由于商王朝疆域的内缩及对周边控制力量的减弱,促使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迅速发展,并使区域性文化中心得以形成。此时,南方青铜文化明显承袭二里岗时期所形成的一些传统,同时又接受了以安阳殷墟为中心的中原晚商文化的新因素。长江流域各支青铜文化在中原商王朝礼制文化的强烈影响下,不仅进行着物质文化的融合与统一,而且还是思想观念上的融合与统一,为西周集中统一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而到了西周中期,中原地区的强势文化已波及到大江南北,长江流域已成为西周王朝政治文化统辖的直属地区。随着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江流域有的部族已开始采用中原商周的礼仪制度作为社会的整合手段,以规范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的正常运转。长江流域在商周时期的文明化进程既体现出中央王朝与边疆地区的文化与其政体性质及生活形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反映出长江流域的古代社会主要通过地方与中央的行政隶属关系被纳入文明社会的发展框架中。  相似文献   

12.
唐至元时黄土高原腹地植被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泾洛流域居黄土高原腹地,唐宋金时期,随着气候变冷变干,加之人为屯田开发,使原来这一地区的山地森林植被减少,旱生草类和泾洛上游农田植被增加。元代虽在关中和陇东屯田,但农田植被不如前代面积广大,而草地植被有所增加。明了黄土高原腹地植被的变迁,窥斑见豹,对今天恢复这一地区的植被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山林文化是长期生活在山地的游猎民族的一种古老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极强的文化。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的山林文化。鄂伦春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狩猎是鄂伦春族生存的根本需要。鄂伦春人把狩猎融进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桦树皮文化”是北方狩猎民族的一种古老文化。鄂伦春族的“桦树皮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性文化传承现象。鄂伦春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鄂伦春人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并靠着口耳相传,顽强地保留到今天。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鄂伦春的山林文化渐行渐远,保护好鄂伦春族的山林文化,不仅是对文化的捍卫,更是对鄂伦春这个处于“边缘”的民族拥有更广泛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和权利的维护。  相似文献   

14.
高志英 《学术探索》2007,1(3):117-121
历史上,长期的迁徙生活使傈僳族的生存环境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从甘青高原沿"藏彝走廊"到川、藏、滇交界地带,又从金沙江河谷迁移到澜沧江,进而到怒江流域,直至东南亚一带。人是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即是文化的流动。由于频繁的战争和游耕经济生活所导致的迁徙使傈僳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其民族文化就一直在流动中断层、积累、沉淀和延续,又在流动中包容、吸纳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由此使自身文化发生嬗变。本文主要以历史人类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探讨傈僳族的迁徙历史对其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即这种高山深谷间的长期迁徙,使傈僳族的传统文化成为不断流动着的文化,由此所引起的文化的封闭而又多元又成为傈僳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5.
湄公河这个名称是从英文MekongRiver一名音译过来的,而英文Mekong这个名称又是从傣泰语民族对这条河流的称呼MaeNamKhong这个名称演变过来的。如果按照傣泰语的发音来音译的话,MaeNamKhong应该译为“湄南公”。在傣泰语言中,“湄南”是河的意思,而“公(”Khong)这个词,则是从Krom或Khom这个词演变而来的。Krom或Khom是泰国的泰族和其他一些傣泰语民族对孟高棉语民族的一个泛称。因此,“湄南公”是湄公河的名称的含义,就是“孟高棉语民族的河”。作者认为,傣泰语民族把流经他们土地的这条河流叫做“孟高棉语民族的河”的原因在于:这个名称反映了一段湄公河流域民族变迁的历史,即孟高棉语民族是该流域的土著居民,至少是比傣泰民族要早的当地居民,而傣泰民族则是后来才迁到该河流域的民族。虽然孟高棉语民族和傣泰语民族在该流域的分布空间已发生了根本的置换,但湄公河这条河流的名称却为我们留下了一条反映这种民族历史变迁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京杭运河纵跨京津鲁苏浙五省市,联系海黄淮江四水系.自明代永乐时,漕粮基本由运河入京,漕运大兴.基于运河而发展的漕运,在沟通南北经济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沿运一线融为整体.在清代,就江苏运河城镇来说,箕经济发展与漕运兴废、运河通塞可以说是息息相关.漕运推动了运河城镇经济发展,但漕运的发展必须以运河的畅通为基本,而运河城镇经济的兴衰也对运河通塞、漕运盛废具有重要影响,彼此交相作用而成为系统.  相似文献   

17.
贺兰山高等真菌垂直分布规律与经济真菌资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贺兰山高等真菌垂直分布分为四个垂直带谱:1.低山带以腹菌类Gasteromycetes为主;2.中山带以杯伞属Chitocybe、蘑菇属Agaricus、乳牛肝菌属Suillus和多孔菌类Polyporaceae等常见;3.深山带汇萃了贺兰山主要的真菌种类,以丝膜菌属Cortinarius、粘滑菇属Hebeloma、丝盖伞属Inocybe、口蘑属Ticholoma和乳菇属Lactarius为典型代表;4.亚高山带仅有少量高等真菌分布。贺兰山高等真菌中食、药用及菌根菌有140余种,其中贺兰山紫蘑Cortinariusrufo-olivaceus最为著名,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并对贺兰山云杉林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in less precipitation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On the contrary, during negative index times, a weak summ  相似文献   

19.
在3—6世纪的佛教传播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和来自西域等地的所谓“胡人”确实发挥了比较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4世纪北方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如此。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胡人是较早接受和传播佛教信仰的群体,在北方尤为明显;第二,胡人南下造成的惨烈社会现实,迫使北方人民寻求一种寄托和安慰,客观上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满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出版了大量学术论著,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虽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没有留下多少记载自己历史的文字史料;但我们今天却可以借助其神话传说、中原王朝的文献及考古学的新成果,以展示满族先世几千年的历史。三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是满族先世的龙兴之地,这赋予了三江平原以厚重的满族历史文化底蕴,从而使三江地区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