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乐》2007,(10)
看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要看公共厕所。看一个男人的品位,要看他的袜子。看一个女人是否养尊处优,要看她的手。看一个人的气血,要看他的头发。  相似文献   

2.
陈欣  何洪泽  查雯  马威 《今日南国》2007,(17):50-51
上千年来,厕所的名称经历了由"茅厕"到"卫生间"、"洗手间"等的变化,厕所名称的雅俗之别,标志着人们生活观念和环境意识的变革和进步。如今,公共厕所已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城市市民素质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3.
一天中午,黄大妈吃完饭在小区里散步,路过一个公共厕所时发现水龙头没有拧紧,水不停地往下滴。她正要过去拧紧时,小区里的一个小伙子快步走向前去,一下就把水龙头拧紧了。“要在过去,谁也不会主动去管;你要管,别人可能还会说你是多管闲事。”看到社区里的这些变化,黄大妈感到十  相似文献   

4.
去欧洲旅游,两周时间,三次去荷兰的第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有机会对它多看几眼。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细节。一是小便池。在男士洗手间,每个小便池里,都印着一个苍蝇的图案。它在排水口附近,偏左。设计者的意图在于,有意刺激男士只对准一个方向"射击","将苍蝇活活冲死",从而避免尿液四处横流。  相似文献   

5.
黑多  李亚雄 《华人时刊》2009,(10):78-79
补办房卡 在美国的宾馆旅店,最怕的是你把房卡掉了。酒店只认房卡,不像中国的服务员“人情味”很重,只要她在你房间的附近,只要你和气地向他说明,只要你振振有词,她都会“善良”地用她那把万用房卡帮你打开房间的大门。美国则不然,哪怕服务员就在你房间里打扫,她也会拒绝你进入。  相似文献   

6.
舌尖伦理     
<正>美国社会也有一些"隐规则",比如说鱼子酱配香槟,是土豪告白的用品之一,就好比我国土豪装一车玫瑰送人。约翰·契弗笔下一女子,被镇上一人邀到家里:"她吃了个鱼子酱三明治,喝了一杯葡萄酒,他开始告诉她,遇到她之前,他的生活多么贫瘠。他还没有凑过来,突然间那鱼子酱三明治还是她早上吃的什么别的东西,让她肚子里如火山爆发一样闹腾起来。她问洗手间在哪里,接下来的15分钟,她被痉挛弄得疲惫不堪。"也不知是不是鲟鱼报复子孙遭到灭绝,小说中鱼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0,(2):40-41
几年前的一天,德国北海库克斯港平静无风,在街上玩耍的一个男童,奔回家里激动地对母亲大声说:"妈,天上掉下一个岛来!"妈妈听了不禁哑然失笑,等她向窗外一看,脸上的笑容顿然消失,因为就在她的眼前,近岸的海姑兰岛倒挂空中。沿岛的红岩悬崖绝不会错认,岸上的沙丘和别的细节全都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流行这样一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意思是说某件事情无论你规划得多么十拿九稳,多么铁板钉钉,只要犄角旮旯里一个小小的细节考虑不到,那就有可能阴沟里翻船,一败涂地。那么什么算得上是  相似文献   

9.
九儿 《北京纪事》2014,(2):82-86
正我每去一个地方旅行,必要看看当地的厕所。这点多半受三毛的影响,她万水千山走遍,通常先去当地的菜市场和厕所看看:菜市场能反映出一个地方的真实生活水平;厕所则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卫生状况,进而反映出这个地方的文明程度。试想如果一个地方,连公共厕所都一尘不染,那其他地方的卫生状况也肯定不差。  相似文献   

10.
居家小窍门     
夕阳 《社区》2009,(15):49-49
1.在老人的卧室里和通往洗手间的过道中安放一个小夜灯,这样老人起夜时就不会因看不清东西而跌倒了。 2.行动不便的老人半夜起床上洗手间比较费劲,可以在卧室内放一个小尿壶,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  相似文献   

11.
安宁 《新天地》2011,(11):37
很少和父母谈及自己每日都在敲打的文字。偶尔回家小住,也是在电脑前熬夜忙碌不休。母亲总是坚持陪我到凌晨才肯睡去,我听着客厅里电视的声音几乎小到没有,去洗手间的时候瞥一眼母亲,已经迷迷糊糊地在打着瞌睡,我轻声唤她,她会吓上一跳,而后又揉揉眼睛,看一眼电视屏幕,说:"这两个男人女人怎么还没吵完架呢。"我几乎是强迫她,要她去睡觉,她拗不过,只好躺在床上假寐。却时不时地眯眼看一下时间,  相似文献   

12.
《可乐》2006,(4)
上上个周末,我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小舅子难得来一次,我只好忍痛割爱让出电脑。老婆在洗手间鼓捣了半天之后,磨磨蹭蹭地到我跟前,一改往日盛气凌人的架势,小声说:"寒阳,你去看一下,水管在滴水,关不住。"我极不情愿地进了洗手间,发现一个水龙头在流水,像小男孩撒尿似的,根本不是老婆所说的滴水。我试着关了几次,没有任何效果。我小心翼翼地问道:"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坏了?"老婆原形毕露:"我怎么知道!我  相似文献   

13.
20岁的少女们“英俊潇洒飘逸伟岸”的钢规铁尺,毫不含糊、不打折扣地在男孩子群中扫描,度量,寻找着自己钟情的“白马王子”; 30岁的女人手里只握着一个男人,一个家庭。她不要奶油书生,也无须七尺伟岸,只要有一双粗壮的手,一副坚实的脊梁骨,撑得起一个家,她就十分地满足了; 40岁的女人,不求他无所不能,只须在暗夜中有一双手拉着她粗糙的手,有一双深情的眼读得懂她流泪的心; 在以后的日子里,女人不希望他能赚许许多多的钱,只要能买得起油盐酱醋,只要老小平安,只要儿女长点出息……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就这样  相似文献   

14.
晚年丁玲的文化心理相当复杂。作为"政治化"的人物,丁玲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视镜,在僵化的政治说教中表现出其封闭、保守的文化心理。其访美之行,作为一面具有强大文化聚焦功能的镜子,突出地呈现了这种保守性。作为一个"被看者",她以公众话题上的政治宣传和对个人经历的政治性阐释,打造出了政治化的"丁玲形象";作为一个"看者",她有意拆解美国文明,在充满转折和对比的思路中,以国粹心态和政治成见描绘出了她心目中的"美国形象"。因而在她所描绘的"美国形象"中,仍然有她自己的"丁玲形象"在。  相似文献   

15.
忆莲&#183;佩姬出生于伦敦北部郊区的一个小镇,19岁她戏剧学校毕业后,就踏入了戏剧领域,此后五六年的时间里,她总是出演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再加上她身材矮小,直到二十多岁还在儿童剧中扮演替身。困境中,她的要求非常低,不管多么不重要的角色,只要有份事做就可以。那段时间,她几度失业,连最基本的生活也保障不了。  相似文献   

16.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的童年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就问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  相似文献   

17.
灯火     
席慕蓉 《可乐》2011,(9):15-15
他是她的朋友里最有学问的一个,知道所有花草树木的名字。 她认识他才两三年,却熟识得像相交了一辈子的老朋友。只要看到一种不知名的花草,她就会想起他来,他一定知道这种植物的名字。  相似文献   

18.
据说整个婴孩时期,我最感兴趣的一种物质是眼镜。那个年代,戴眼镜的人并不多,偏我们家就有一个,我妈。据说在所有她抱我的时间里,只要我醒着,都会坚决地伸着小手去抓她的眼镜。终于有一次,她躲闪不及,眼镜被我成功地抓下来丢在地上摔碎了。这样做的结果是,妈只要一抱我,就会先把眼镜摘了。  相似文献   

19.
有心的厨娘     
20世纪30年代,在西班牙南部一个美丽的乡村里,有一个小姑娘很喜欢画画。她的理想就是能成为画家,把家乡的好山好水都画出来。学画画就得找老师教,她得知城里有一位很有名的画家叫毕加索,于是就找到毕加索,恳求他收自己为徒。毕加索看了看她,觉得一个乡下姑娘学画画不怎么靠谱,于是婉言拒绝她:"要想成为一名画家,就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我现在正在找一个做饭的人,如果你不介意,可以先到我的厨房做饭。"  相似文献   

20.
龚路 《今日南国》2006,(1):57-57
她脸色憔悴,皮肤粗糙,头发黄而稀疏;身体瘦小,眼大无神。一看,就知道是个营养不良的孩子。她初中的同班同学中,除了有一个同她一样瘦小外,其余都长得高而结实,脸色红润,行动活泼,无忧无虑。她有一个铅笔盒,原先是装水彩颜料的,一支铅笔切成两段才能放进去,她口袋里装着一些糖,有些已经溶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