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一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斥之为“经济决定论”、“唯生产力论”,进而否定唯物史观。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误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肯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从未否认过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生产力无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就应止于生产力。生产力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本质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内在动力。从生活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历史就形成了广义唯物史观,广义唯物史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来,我们的历史研究一直是遵循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规律运行的。实际上,这是经济史观。近几年,学术界已有人对"唯物史观"提出质疑,认为把复杂的历史进程简单化了。历史科学的理论不是结论,而是观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取向和视角,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应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冒昧地试图从社会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历史发展,从而对某些历史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兹就教于史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唯物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重新审视唯物史观的历史合理性、理论限度和发展的可能形式。我们主要思考了三个问题从物质生产力范畴到创新性生产力范畴的转换问题;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形态论分析到企业—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市场组织等的个体分析的转换问题;从决定论的关系模式到合力论的关系模式的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经济基础应该包括生产力”的观点,已有论者提出.笔者拟以新的视角,从八个方面论证,经济基础不但应包括生产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而且首先应是生产力.一、从生产力对上层建筑的直接作用看,经济基础首先应是生产力“要对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整个社会结构作科学的解剖,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座建筑物,分析什么是社会的基础,什么是社会的上层建筑.马克思正是用这个比喻制定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二者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等范畴,用以表达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的.”(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294页,以下简称李本)的确如此.马克思把整个社会形态比喻成一座建筑物,从而才制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范畴.“整个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而我们在探究这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时,竟将生产力置之度外,这岂不是沿天之大稽吗?整个社会结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之上的,因而生产力也就的的确确、实实在在地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是整个社会的最重要的首当其冲的基础.首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着上层建筑的物质装备和作用的大小;上层建筑的思想内容必须通过各种制度、设施等物质手段,才能表现为现实的物质力量.而这些物质手段的状况以及由此而产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构主义从社会建构性的角度思考人的问题 ,把人的问题区分为个体系统与社会系统 ,凸现了建构者与建构物之间的辩证法。社会建构主义对建构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具有重大启示 :技术以及生产范畴并不具有终极意义 ,因而不可能是社会本体 ,技术或生产的社会本体是人及其社会建构 ,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的人”才是技术和生产活动的社会本体。马克思哲学的本体不是社会存在 (因为社会存在是人的社会建构 ) ,而是追求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的“现实的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体的人—社会的互动模式 ,它兼容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为了追求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 ,人不断地建构、超越并重建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一对还是两对?这是我国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研究、讨论而至今尚未取得统一意见的问题。从讨论的情况看,主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都应该是基本矛盾的绝大多数同志,并不否认这两对矛盾不是平行的,前一对更为基本些。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只应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矛盾的同志,也不否认其他社会矛盾,特别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推动作用。于是,第三种意见便认为:这一争论只是提法不同,没有实质性分歧,无关紧要。本文认为这一争论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正确地理解和宣传唯物史观,把一元论的唯物史观坚持到底的重要理论问题;并试从社会基本矛盾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入手,考察、论证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只应该是一对,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论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哲学教科书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生产力发展是否也有内在动力?唯物史观理论如果不能对生产力发展这一"动力的动力"做出回答,就没有彻底回答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质上是人类利益关系的运动规律.实现自身利益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的共同实质是社会利益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源是社会各阶层、集团或阶级对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要求.离开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离开了利益分析的方法,就无法说明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相似文献   

8.
文学的文化建构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外部世界对文学发生影响最丰富的中介系统。这个中介不是外在的,它同时体现着主体与客体的性质,内在地参与了文学的建构活动。文化建构制约、驱动着文学的建构。文学只能在文化中建构其体式,并不断发生演进。是为文学的文化建构,谨作如下阐述。一用唯物史观为指南去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至今仍是我们应有的选择。然而,指南不能代替具体分析,更不是“构造体系”的现成公式。即使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与概念,也不能以之剪裁历史事实,用以构造自己的“体系”。比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唯物史观的一条根本原则,但经济因素在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9.
将法律与统治阶级的意志等同起来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不只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力创造的人们特定的交往关系的体现。资产阶级法权依附于它的经济关系,因而资本主义法律并不只是保障资产阶级的特权,而是保障所有市民社会成员的权利,最终保障资本能够持续获取利润———这决定了资本主义法律的先进性、局限性和历史性:相对于从前的人治和权治,资本主义法律实现了市民生活的普遍人权;然而,这种人权维护的是利己主义的原子式个人的市民交往关系,随着这种交往关系的终结,法律也将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0.
传统社会发展动力观的解释性难题及其当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欲立 《兰州学刊》2005,2(5):63-65
本文重新反思传统教科书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命题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的时代特征,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在当代社会发展观的方法论方面实现从决定论和经济还原论到实践论和关系决定论(包括科学技术动力)的转向,从简单的、片面的、单一的动力观,到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决定论,建立一种反映当代全球化特征的以科技为核心和综合中介的动态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念系统.  相似文献   

11.
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之我见——简论需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在唯物史观中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要问题。长期被哲学界接受的普遍看法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也可以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笔者以为,在历史发展根本动力问题上,上述无论“社会基本矛盾说”还是“生产力说”都没有抓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东西,都仅仅停留在历史现象的浮面和表层,没有开掘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常被理解为经济决定论,这种观点将“经济因素“看作唯一真实的实在,它决定其他社会因素的产生,是社会存在的最终根源。科西克针对这种庸俗化的理解,他提出了“经济结构“的概念对之进行批判。“经济结构“概念要回答的是“经济本身的起源问题“,认为社会实在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展开过程中生成的。而经济之所以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据首要地位,并不是因为人的这种造物比其他造物更真实,而是因为实践与劳作构成经济的本质。因而经济就不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因素,而是以劳动和实践为本质的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常被理解为经济决定论,这种观点将"经济因素"看作唯一真实的实在,它决定其他社会因素的产生,是社会存在的最终根源.科西克针对这种庸俗化的理解,他提出了"经济结构"的概念对之进行批判."经济结构"概念要回答的是"经济本身的起源问题",认为社会实在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展开过程中生成的.而经济之所以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据首要地位,并不是因为人的这种造物比其他造物更真实,而是因为实践与劳作构成经济的本质.因而经济就不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因素,而是以劳动和实践为本质的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里格比在其著述《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的后半节,着重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隐喻进行了批判。他通过引述马克思的论述及其研究者的分析,指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关系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国家、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都有其独立自主性。然而,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里格比的责难是建立在马克思是"生产力决定论者"这一理论前提。正是由于该错误的理论认识,致使其无法把握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正确关系,也无法认清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从而造成了对马克思的大量误解。因此,澄清这些误解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论特征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作为改变世界的主导力量,在社会结构的演变中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开始讨论这一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结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曾经对社会的结构进行过多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的社会结构理论。不过,在这个理论中,社会结构范畴长期以来仅被人们理解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理解为利益性的社会结构。实际上,社会还存在着由生产力的技术工艺性质、人与人之间的技术组织关系,以及社会的组织管理制度构成的社会技术组织结构,即功能性的社会结构。这两种结构构成了现实社会的整体。因此,本文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就不局限于其中的一种,而是两种均有涉及。  相似文献   

16.
不承认唯物史观是历史决定论,或把唯物史观等同于历史目的论,其实是对唯物史观的误读。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这就为历史决定论奠定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不是从主观目的出发去展开历史必然性,不是从主观意志出发去演绎历史发展规律,而是从“社会存在”出发去寻找历史必然性的依据,并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决定人的“动机”和“目的”背后的物质根源,因而与历史目的论划清了界限。人的行为有主观动机,但历史演化并没有主观动机;人的行动有主观目的,但历史必然性却没有主观目的;人总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但历史发展方向却并不是由人的目标追求所决定的,因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厘清“历史合力论”“主观能动性”“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以及“机械决定论”,有助于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构主义已经成为影响后现代世界中的哲学、社会、政治、教育、国际交往等领域的重要思想规范.但由于脉络交织思想庞杂,学界对社会建构主义歧见重重,因而有必要从基本范畴的层面重新审视."建构"、"哲学的社会维度"、"社会建构"等范畴的思想内涵揭示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深层本质:一种共建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以来,我国理论界围绕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在许多问题上逐步达成共识,形成一致,但也仍然有一些问题意见相悖,观点对立。现将其中一些主要论点整理如下:一、对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几种理解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看法:1.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为人们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考察不同社会的本质和特征,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其次,社会形态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生产力是全部人类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列宁曾形象地把社会经济形态比喻为社会的“骨胳”,把上层建筑比喻为“血肉”,并认为“骨胳”是支撑“血肉”的框架。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是马克思概括的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是分析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及其规律的逻辑工具。那么,什么是社会经济形态呢?目前在我国哲学界基本上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二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三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社会经济基础。我们认为,这些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包含了许多合理的部分,但还存在过宽过窄的现象。探讨社会经济形态的目的是为了从方法论的角度首先明确  相似文献   

20.
“审美意识形态论”受哲学误区影响,错误地将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层建筑相等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设施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方面的序列,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性质方面的序列,两者不可相混。意识形态是对特定社会性质的反映,不是对社会意识形式的分类。哲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都归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身不是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