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0月18日晚,在镇江市金山宾馆,专程从美国来华参加“纪念赛珍珠诞辰110周年”活动的赛珍珠儿子爱德加、长女珍妮丝,欣然接受了本刊专访。 爱德加先生,自小为回到美国的赛珍珠收养为子,现为赛珍珠家族组织主要领导成员。他这是首次来到母亲的“中国故乡”——镇江。 珍妮丝女士,为赛珍珠当年在中国时收养的第一个子女。她于1925~1934年间随母在南京度过了人生最初的9个岁月,后随母回到美国。现为“赛珍珠国际”董事会主席。这次是她事隔14年第二次返华参加纪念母亲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异乡人”身份和“边缘人”人格的赛珍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珍珠是一个"异乡人",也是一个"边缘人",她具有"异乡人"身份和"边缘人"人格。虽然她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虽然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但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赛珍珠都感到自己是一个"异乡人","异乡人"的身份催化了她"边缘人"的"人格",从而对她的创作和事业选择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赛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1892~1973年),原名珀尔·西登斯特里克·布克,美国著名的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尼克松总统称其作品“架起了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赛珍珠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父亲为在华长老会传教士。她出生刚4个月便被父母带到中国清江浦(今江苏淮阴)。1894年,随父母移居镇江,她在中国长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赛珍珠因崇拜中国清末名妓赛金花而取名赛珍珠。17岁时,她回到美国,进入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学习心理学,毕业后又返回中国。1917年春,她在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教书时,与美国青年农艺师…  相似文献   

4.
张桂玲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91-92,115
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长期在中国生活,其生活习惯、性格、文学创作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她承袭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使赛珍珠扬名于世界文坛的首先当然是她的中国题材小说,但她一一生也留下了包括传记在内的其他文类方面的珍品。她获奖,乃是“由于她对中国农民生活所作的丰富而生动的史诗般的描述,以及她传记方面的杰作”。从这一获奖评语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出赛珍珠在传记写作方面的功力和成就。具体而言,获奖评语中提及的赛珍珠创作的传记杰作指她为母亲写的《流放》(TheE。门e,1936)和为父亲写的《战斗的天使》(n吵tEngAngel,1936)。这两部作品是所谓的脸传。此外,赛珍珠还曾分别于1954年和及规年推出自…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与赛珍珠同辈作家为背景,尝试考察赛珍珠在美国文学和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并认为这是必要的。赛珍珠获得诺贝尔奖,可能不了解德莱塞,西奥多德莱塞因此奖而逊于赛珍珠,她的同时代作家伊迪丝沃顿,圣文森特.米蕾和英国作家弗吉尼亚.沃顿却处于不同的位置,具有各自的作品和文学作品。但是,他们创作之途有交叉,值得研究。此点将丰富赛珍珠在文学历史上的多样性,更有利于重新看待研究赛珍珠。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把美国看做她的“母国”.把中国视为她的“父国”。中国对赛珍珠的介绍其实早在1930年就开始了。回顾这70多年的介绍和研究赛珍珠的历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生在美国却长在中国的美国作家已经回到了她的“父国”。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的小说具有不同于中国作家的价值。她笔下的农民 ,不是被启蒙、被解放、被幻想的对象 ,他们只是他们自己 ,他们的生活本来如此 ,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和享受。赛珍珠笔下的乡土中国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原生态的实录。《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上乡土中国的艺术画廊 ,“属于对当代世界文学做出永久贡献的作品之列”。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一直处在"争议"的边缘。她成名的主要原因就是她的跨文化写作,而让她成为争议焦点的主要原因也恰恰如此。她独特的中国生活经历,使得她拥有第一手材料进行创作;她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使得她可以准确地描写中国;她渴望世界融合的心使得她愿意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她世界性的文学创作为今天全球语境下的跨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全球语境下如何看待赛珍珠的跨文化写作是评价其文学贡献的重要因素。而对于赛珍珠文学价值的肯定又为我们研究跨文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赛珍珠之前,许多西方作家都曾在作品中描写过中国。但是他们笔下的中国,不管是作为被丑化的对象还是被赞美的对象,总是根据西方人自身的需要,而并非中国的实际来描写的。赛珍珠的写作则与此相反,她代表了一种真正去了解异国并诉诸笔端的新的写作姿态。为了建构新的中国形象,赛珍珠在叙事模式的转变、民俗描写、人物选择、语言风格、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模仿等五个方面采取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11.
赛珍珠与中国,尤其是与宿州有着深厚的渊源。她在宿州的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等,为日后创作《大地》提供了大量素材。赛珍珠对她魂牵梦绕的中国充满了敬仰与热爱。她以支持、帮助中国作家、艺术家在美发展;运用自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声望,在国际上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等行动,诠释着对中国的大爱。  相似文献   

12.
赛珍珠(1892-1973),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女作家,以小说<大地>获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曾任南京大学教授.她热爱中国,发表过不少以中国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解开她的"中国情结"(1)热爱中国;(2)了解中国文化较深;(3)受中国影响的美学思想;(4)对中国医药学颇感兴趣;(5)与中国诗人徐志摩的婚外恋.  相似文献   

13.
更正     
马恒超 《金陵瞭望》2005,(20):52-52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近代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曾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据称当年在南京,她与中国著名诗人、“新月社”主要成员之一的徐志摩邂逅、结识,并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异族未了情缘。  相似文献   

14.
《异乡客》和《战斗的天使》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为在中国传教的父母所写的传记。作者在书中解释了两位传主来华传教的原因和他们在中国的传教生活 ;剖析了作者本人的宗教态度以及西方传教运动在华失败的部分原因。虽然这两本传记为她获得 1 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赢得了决定性的一票 ,但这两部作品长期没有得到评论界应有的重视 ;作品中所描写和分析的基督教传教运动及意义尤其为评论界所忽视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在美国不仅遭到了男性作家的排斥,还遭到女性主义作家的否定。其原因并非像一些西方白人女性主义批评家所说,在于赛珍珠的作品没有反映出女性主义的文学传统,而在于赛珍珠是一个根植于东西方两个世界的独特的女性主义者。从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视角来看,赛珍珠虽然身为西方白人中产阶级妇女,谙熟西方白人女性主义的理论,但她由于从小生长在第三世界,十分了解第三世界妇女的真实生存状况,所以她在创作上摆脱了西方白人女性主义的褊狭。作为一位真正的女性主义者,她极具前瞻性的思想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赞扬。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以中国农村为背景,发表于1931年,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的长篇小说《大地》,是一部既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又颇具争议的作品。长期以来,国内赛珍珠研究进程暧昧而迟缓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赛珍珠代表作品《大地》学科归属的两难,二是赛珍珠及其《大地》的国际化特征,三是赛珍珠的底层经验与《大地》的写作立场。在新世纪的当下语境下,作为学术研究个案之一的赛珍珠和她的《大地》,虽然正在逐渐由暧昧走向明晰,由单一走向多元,但重新检视赛珍珠及其《大地》的研究历史,对其进行“去蔽”与“正名”,仍然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赛珍珠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作题为《中国小说》的演讲,只是她介绍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许多演讲或发表的许多文章的一篇。最近发现她1930年发表在《金陵光》上的英文论文“中国早期小说的起源”以及她在北京华文学作演讲和生活两个月的情况的有关资料。中美三所与赛珍珠有关的大学拟联合出版这些材料。  相似文献   

18.
2013年9月10日,首届“赛珍珠研究论坛”在江苏大学举行.此次论坛是镇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3中国镇江赛珍珠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上,希拉里·斯波林、斯蒂芬·拉赫曼和姚君伟三位专家分别就赛珍珠新传、赛珍珠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赛珍珠的对话意识与实践活动等主题作了演讲.  相似文献   

19.
赛珍珠确实一生迷恋中国文化,对中国的进程给予极大的关注。这位称中国为“第二祖国”的西方女子正是因为直接描写了中国的人和事而闻名世界的。可以说,赛珍珠是最早用英文进行文学创作来反映本世纪初中国社会风貌的外国作家。这往往给研究她的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赛珍珠就是因她的《大地》三部曲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户不少论者引经据典加以佐证,有的还直接引用“授奖辞”中的某句话来加强这一论点。然而,他们恰恰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赛珍珠之所以能荣登世界文学最高奖的宝座主要由于“她对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般气概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赛珍珠虽然生为美国人,但是在她1934年回国定居之前,她对美国的认识是十创始有限的,而她对中美两国、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却是很早就体认到了。另外,赛珍珠具有美国式的民主意识。这三点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她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