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黑格尔批判自由主义,虽然回顾了这个时代的进程,但是他以国家主义对抗自由主义,并非成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而是在整体框架内确立了对自由的另一番阐释.他通过对自由主义所奉行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思想、社会契约论、个人主义以及法国大革命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与自由主义截然对立的国家主义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2.
自由主义是近代世界历史中的政治观点、经济观点的一种体系,也是政治上的一种派别,它在近代世界的政治、思想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最先出现于17世纪的西欧,到了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自由主义思想。17—18世纪,自由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思想的一种倾向,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19世纪,自由主义是西欧各国广泛流行的一种政治思想,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一大主流,  相似文献   

3.
浅析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代自由主义传统的形成与发展来阐释自由主义的内涵是理解当代自由主义困境的新的理论视角。霍布斯、洛克等为近代自由主义确定了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边沁与约翰.密尔对17世纪激进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批判,将功利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密尔的自由主义理论既是对传统自由主义理论的总结,又对现代自由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拉斯基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政治思想的新标识,新个人主义观、新自由观与新民主观是其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架构。拉斯基批判原子个人主义,主张个人与社会相辅相成;批判消极自由,主张国家干预的合理性;批判传统的民主观,力促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社群主义是随着西方世界保守自由主义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它在批判自由主义导致人的原子化、公共利益缺失、公共美德缺失的同时坚决捍卫人的社会性以及公共利益和公共美德.在这一批判过程中,力图实现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超越与扬弃.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经历了从理性到合理性的演变。这一演变的必然性一方面来自于《正义论》中所构建的社会正义理论内部逻辑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现代性政治生活的公共性之基本诉求。从对理性自主的强调到对公共合理性的辩护,实际上体现了罗尔斯的自由主义思想从康德道德哲学立场到黑格尔政治哲学立场的偏移。相对于康德的绝对命令,罗尔斯的合理性概念与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论在事实上更具有理论亲缘性。  相似文献   

7.
以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古典自由主义主张"社会先于国家",认为国家产生于社会和个人利益的需要,这一理论既没有准确把握和揭示市民社会的现代内涵,同时也遮蔽了国家的伦理价值.在法国大革命和普鲁士王国分裂现状的影响下,黑格尔批判地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明确揭示了市民社会的现代内涵,并主张"国家高于社会",认为市民社会必须通过自我扬弃,上升到国家阶段才能克服自身的矛盾,实现个人利益特殊性和国家伦理普遍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卢梭从善良情感出发,用"社会状态中的自由"观念弥补了洛克的"天赋自由"观念,并在其中注入了平等的要求,这是对17世纪以洛克为首的英国自由主义的发展;康德则从先验理性出发,在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公意理论、平等观念、人民主权等许多方面,秉承卢梭意志,试图消弭卢梭自由主义理论的危机与困境。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继承和延续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思想内核,同时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者以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为基本出发点,对集权主义和国家干预的制度模式进行批判,反对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的福利思想渐渐在一些西方国家成为主流思想,以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为指导的社会福利政策改革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沉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最后二十年中,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重新兴起并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各个方面,似乎形成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一统天下。但就在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的同时,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出现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强烈呼声,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可能带来的危害,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日益式微。从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及其误区进行重新认识,可以把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放到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避免经济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和曲折,取得更大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法哲学》的“秘传文本”隐藏着黑格尔的激进本色,黑格尔对理性与现实、君主权力等问题的关注,不是其政治保守立场的反映,而是其革命情绪的表达。马克思在接触了政治经济学后,悄然淡化了对黑格尔保守倾向的不成熟的批判,却在黑格尔法哲学的影响下将哲学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了经济领域。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对革命的赞扬以及在法哲学中对生命权优异性的肯定,潜存着通过革命实现历史进步、穷人为保存生命而必然造反的观点,这成为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提前预演。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有关革命与财产权的观点,并最终将其发展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争取生存权的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重点批判了黑格尔国家学说的“头足倒置”与“首尾不一”,前者指黑格尔忽视了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决定性因素而非相反;后者指黑格尔未能贯彻自己的原则,既无创见更充满妥协。实际上,“头足倒置”并非直接批判黑格尔国家学说,其主要目标是近代政治哲学,在批判近代政治哲学方面,马克思与黑格尔共享了同一个逻辑。“首尾不一”则沿用黑格尔的逻辑框架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非批判性”之缺陷,这一批判指出了黑格尔法哲学存在的问题,但不是以往研究关注的重点。因此,对于马克思的批判,我们不应简单定论,既要认识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继承关系,也要认识到马克思批判的错位之处,更要认识到他们各自政治哲学自身发展路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波普尔在其著作中严厉地批判过黑格尔哲学。这种批判究竟是否准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波普尔的批判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辩证法、同一哲学、法国大革命及自由平等观念、国家观等等。通过对波普尔的批判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在很多方面误解和扭曲了黑格尔哲学。认识到了波普尔的曲解,也就同时认识到了黑格尔哲学的本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最早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较为系统地加以展开。他以唯物史观为根源,在批判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用于分析和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和问题。其实质是:作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产物的世界历史,虽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而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5.
"现实性"范式是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之争的关键.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将"现实性"与"普通经验世界的定在"相区别,从而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哲学的"现实性"概念.其内涵是,以实体的抽象形式去先行规定现实世界的丰富内容,并由此演绎出以国家的普遍目的去预设市民社会本质的先验法哲学.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因为颠倒了"本质"领域与"现实性"领域的真正关系,而他辩证法的"交互-中介"特性却又无法调和两极间的根本对立,这就造成了黑格尔"现实性"概念的本质缺陷.恩格斯虽然把握了黑格尔"现实性"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但他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错误理解为某类线性知识发展观和自然科学式的渐进真理.实际上,黑格尔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自近代笛卡尔以来的自然科学和几何学式线性认知论的真理观--圆圈式的认识论.真理的理念作为一个在历史中让精神不断自我显现的过程,构成了历史与认识之间的螺旋上升和循环.黑格尔的本体论虽然加入辩证法的否定性因素,但是其内涵依然是本质决定论,但他的知识论却以反向运动的过程来揭示本体论的能动性,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结合了自己本体论与知识论正反运动的双向进程,黑格尔已经不再是马克思所批判的那种意义上的实体决定论.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耶拿时期的《伦理体系》手稿的发现,不仅驳斥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他的思想缺乏道德的指责,而且为从这一古典实践哲学路径去解读他的哲学体系提供了可能。本文回应了西方学术主流从承认理论来解读这一著作的理解框架,指出从自然伦理解体到伦理共同体的重建才是《伦理体系》所要展开的根本问题。其中从自由伦理与犯罪关系揭示出伦理文明进程必然出现的野蛮化荒废,显示出黑格尔独特的思想冒险,而让政府担负起重建和守护民族伦理共同体免遭瓦解的伦理政治使命,更凸显出黑格尔实践哲学是非现代的,从而具有拯救现代危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法哲学思想是西方法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近代法哲学的最高成就。黑格尔认为,法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国家是伦理观念的现实,法则是自由意志的定在。黑格尔法哲学的本质在于高扬人的自由本性,批判封建专制,实际上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论证。  相似文献   

18.
1844年以前,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集中批判了黑格尔颠倒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那时马克思使用的"市民社会"始终是与政治国家相伴随的,它主要指处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市民社会.1844年以后,法哲学批判转变为经济学研究,马克思深入到市民社会内部来揭示市民社会的经济本质,这时"市民社会"则指物质关系总和.市民社会的概念体现了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成熟过程.同时,这一变化也反映了马克思研究方法的转变,并且粗略地勾勒出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基本历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后部分,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二次全面批判.尽管当时马克思的批判仅是站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立场上而未能达到更深的社会历史领域,但正是在这次批判中生发的革命的、批判的哲学方法,使马克思在后来的研究中经过多重的辩证扬弃,最终形成了从社会历史的深层视域出发的、真正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并确立了自己哲学的开放的体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的批判方法,成为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第一次方法论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青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黑格尔影响下的德国思想界热衷于在纯思维的领域里进行纯粹抽象的思想试验。马克思借助于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赫斯和恩格斯等人的思想所进行的创造性转换;一方面在对私有财产的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考察中初步走出了纯粹抽象的思想试验,但另一方面又在对现实的异化劳动的理论批判中重新回到了黑格尔的思想试验;而在这种走出与返回的理论冲突中,已经内在地孕育着日益增长的现实因素;为马克思后来通过对现实的内在矛盾分析寻找批判现实的力量,从而为真正走出纯粹抽象的思想试验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