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有”字兼语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有”是现代汉语中几个特殊的动词之一。它不但可以组成“连动词组”,而且可以组成“兼语词组”。以动词“有(没、无)”作为“兼语前动词”的兼语词组,我们称之为“有”字兼语词组;用“有”字兼语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我们称之为“有”字兼语式。 一 “有”表示领属关系的兼语式 动词“有”可以表示“广义的”、“各种各样的领属关系”。它可以把领属主体(即领有者或整体)和领属客体(即被领有者、隶属者或部分)联系起系。在“有”字兼语式中,  相似文献   

2.
釋■     
商代甲骨文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字,写作,又作、等形(下文用~代替),卜辞中一般多用为动词,出现在“~首”、“~某方”、“~衆人”和“令某~某”之类词语中。这个字在卜辞中应该如何释读,历来看法分歧,但大多以为~上是从“余”的。孙海波将此字隸定为“(余止)”,谓“从止从余,《说文》所无,古通(余阝)。”王襄则以为“古徐字,从是省,是彳二字古相通叚。古舆(余阝)通,(余阝)字古文。”商承祚释甲骨文从女从~之为(女途),以~为“途”字。葉玉森认为“此为动词,释徐释途均未安”。饶宗頣先生认为此字即《集韵》训为“止”的“(余止)”字,卜辞中应该为“祓除”之“除”。于省吾师对此亦有专文讨论,他在《雙剑  相似文献   

3.
介词“有”字三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法学界一般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有”字是动词。我们以为,现代汉语中不但有个动词“有”,而且有个介词“有”。吕叔湘先生说:“一般认为词类不同就算两个词。”因此,“有”字是同形异类。动词“有”广泛使用,语法学界共识已久,多有研究;介词“有”使用广泛,但尚乏共识,也应研究。 浅说特殊性 早在十多年前,宋玉柱先生就对“那块钻石有核桃那么大”之类句子中公认的“有”字的动词性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个疑问是很有学术见地的;而有的先生则以动词“有”的特殊性来抹煞介词“有”的客观存在,应该说,动词“有”确实有其特殊性,不少先生已有论述:但若特殊到把介词“有”与动词“有”“合二而一”,毕竟难免“方枘圆凿”。  相似文献   

4.
异体字是书写符号的重复现象,往往成为人们阅读的障碍。如何处理异体字,在古籍整理中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本文试就一这问题,谈谈个人想法。 古籍中同字异体的现象很普遍。仅就《汉语大字典》中国家的“国”就有:囗、(囗王)、(囗丐)、(囗氏)等二十一种不同的书写形式;这些“国”的立目都有可靠的书证,且皆为楷化定形的字,实际分布在古籍中的“国”字还有碑别字、帖体字、写本异体、版刻异体等,或似篆非篆,楷化未全,或以讹传讹,增笔少画,或扑朔迷离,似是而非。由此一“国”字也不难看出古籍中异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中,“连”与“联”二字同音,义也有相通的地方,使用时容易出错。因为“连”作为名词和连词使用跟“联”字比较有迥异的语法功能,一般还不会混淆和误用,可是,当“连”和“联”都作为动词使用的时候,问题就多了。 动词“连”与“联”都具有“连接”、“结合”的意思,而且也分别构成了一些可以通解的双音词,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二字是不能通用的。归纳起来,二者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韩述 《理论界》2022,(10):90-94
《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章,一般将“攻”释为“治”或“攻击”,但是这种解释与《论语》文义有矛盾。所以,前有范氏、戴望以义理解经,训“攻”为“专治”“执”,后有钱穆承范氏之学,训“攻”为“专攻”。训“攻”为“专治”“执”“专攻”,虽较训“攻”为“治”或“攻击”合理,但是加一“专”字解释,却缺乏训诂学根据。结合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功乎异端”与《诗经》中“敦弓既坚”“我车既攻”与《毛传郑笺》中“盬,不攻致也”“攻,坚”以及《荀子·议兵》中“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等证据,可证“攻”确实可以训“坚”,“坚”有“坚执”义,则《论语》此句可释为“坚执异端而不改变,这就有害了呀”。  相似文献   

7.
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明解故上》云:“先民言故,兼故事与故训二者。”这一立论精辟地指出传统的训诂主要包含考史叙事与诠释词语这两大方面。训诂原本是一种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工具性的专门工作,通过“故训”解释词义乃至阐述语法、分析句读、说明修辞、串讲文意,这是人们共同理解的。但是,太炎先生所强调的“故事”,即考史叙事,揭示古代文献写作的具体背景,提供必要的史实故事,则往往被忽视。事实上,训诂的对象既然是历代文献,它们就必然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离开对背景与史料的掌握,孤立地进行所谓诠释词语,不仅理解肤浅,还  相似文献   

8.
古籍整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不论阅读、研究或使用古籍语句说明或证明某些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书中原文原意。由于汉语在发展中形成的古今方国差异,阅读古书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词句。古籍整理者对这些疑难词句的注解,必然会影响它的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体会和运用。因此,正确地解决古籍疑难词句遂成了时代交给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提高“训  相似文献   

9.
陶伏平 《云梦学刊》2007,28(5):142-144
湖南宁乡话处置式标记有三个:“捉哒”“拿哒”“拿得”。宁乡话处置式的基本结构是“A捉哒/拿哒/拿得B+动词+宾语/补语”;宁乡话处置式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主观处置,说话人移情于一个处置事件的参与者。宁乡话处置标记是抓握类动词和给予类动词虚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1、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叶圣意不坠 本条有两个“伦”字。范注、郭注引《释名·释典艺》:“论,伦也,有伦理也。”这是将“伦”字训为有次序、有条理。“论者,伦也”四字,各本大多以为“论”指的就是“有伦次”。此解固然并不为误,但又有了新的疑问:其他的如诗赋、史著、诸子等,难道就不需要讲究伦次了吗?用今天的术语说,以“有伦次”解释论述性著作,是否抓住了此类撰著的本质特征?此“伦”字的训释是否还应再作推敲? 《说文》:“伦,辈也。从人,仑声。一曰道也。”这是说“伦”字亦可训作道、道理。《礼记·中庸》:“今…  相似文献   

11.
对于杜甫《无家别》中“携”字的理解,学界意见不一。通过检索“携”在唐诗中的含义和用法,认为在这首诗中,“携”当训“携带”之意。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词语中,动词是最具活力的。动词用得好,胜过许多形容词。写诗作文如此,制作标题更是如此。新闻标题中往往精选一个动词,就能让标题“活”起来,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字出奇,满题生辉。古代诗人就十分讲究动词的生动传神。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暖风熏...  相似文献   

13.
《江汉论坛》1989年第11期载吴小强同志《秦人生育意愿初探》一文,对秦人中下层社会的生育状况做了很好的探索。但其中关于“富”、“武”两节中,对“榖”字的理解不够准确,并影响到对秦人生育意愿的全面理解。现作如下补正。吴文释“榖”为俸禄,云:“不少秦人则指望通过入仕来致富,有权势则有富。因此《日书》再三讲‘榖’。”诚然,在古汉语中,“榖”可训为“俸禄”,但是“榖而富”的“榖”却不是“俸禄”的意思。从历  相似文献   

14.
存在动词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动词.提出了存在动词的判定标准.研究了存在动词的分类及句法框架.从语义类型和结构类型两个角度列举了“有”字存在句与“无”字存在句.提出了“构式化”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一考察与近代人们的审美文化活动互为因果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变,我们无法避开他们对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即对“丑”的审美意义日益切近的关注、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在我国古代,正如“美”相通于道德上的“善”一样,“丑”,被理解为“恶”。《说文解字》释“丑”()字:“可恶也。从鬼,酉声。”清代段玉裁更释云:“以可恶,故从鬼。”①《逸周书·度训解》②又释“恶”云:“凡民之好恶,生物是好,死物是恶。”可见丑之本义在古人意识中是异相、可怕、致生人于死境的鬼一般的东西。《说文解字》还这样释“恶”字的上…  相似文献   

16.
说“公私”谈简化汉字从古迄今,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简化。其间亦有例外。如“私”字,古为“厶”。《说文解字》篆文字形——“(?)”许慎引韩非的话解释说:“苍颉作字,自营为厶。”在训“公”字时,又引韩非的话:“背厶为公。”“公”字,篆文作“(?)”,训为:“平分也。”析字:“从八从厶,八犹背也。”厶旁加禾,是“农本主义”思想的反映。字形加繁的目的是为了强调“禾稼”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栾俊 《天府新论》2017,(2):50-59
探讨人性问题往往离不开“人禽之辨”。“人禽之辨”的古今视域有根本不同,古人在理解人性时格外强调“人禽之别”,而今人则多持“人兽之共性”。古人的世界观中始终有一超越维度(天道、圣神等),人性主要不是经验自然意义上的认知—理论对象,而是高于一般动物性、希求形上超越的道德—实践存在。“人禽之辨”绝非仅是经验事实之辨,而更多的是存在价值之辨。今人则深受启蒙实证主义的强烈影响,经验之实证乃是现代理性所委任的唯一法庭;“人禽之辨”仅在前一种意义上合法,而后者(存在价值之辨)却日益淹没于一片“反形而上学”呼声中。没有了终极目的与价值指引,人性非但无法超出动物性以向上提升,反有降至动物性水平甚而更低的危险。现代人性的普遍平庸及其与道德应然的根本分裂乃是今日“人与兽趋同”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18.
《齐桓晋文之事》是1988年秋季开始使用的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中的讲读课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全文共1213字,“之”字就出现68次,可见“之”字的使用频率在《孟子》中是比较高的.“之”字在文言文中是个兼类词,其用法也比较复杂.以《齐桓晋之事》中的68个“之”的词性看,有代词、助词、动词、兼词;在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上还要复杂些.笔者据此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唐代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也是世界上饮用茶叶最早的国家。相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在古代称“荼”,又名槚、蔎、茗、(艹舛)、?芦等等。到了唐代,才将“荼”字改成“茶”字。古籍中有关茶事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荼,“掌以时聚茶,以供丧事”;《晏子春秋》卷六亦云: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  相似文献   

20.
“弓矢斯张,干戈戚扬”,《传》曰:“戚,斧也;扬,钺也”,训戚、扬为兵器。今案“弓矢斯张”与“干戈戚扬”相对为文,弓矢、干戈之为兵器,其义不言自明。“斯张”非兵器,则与其相对之“戚扬”亦不得训为兵器。戚当读为越,二字古通用。《国语·齐语》有“宁戚”,《淮南子·道应》作“宁越”。《说文·戊部》:“戚,戊也。”《后汉书·崔寔传》注:“戚,钺也。”皆其例证。越字通粤,《汉书·异姓诸侯王表》集注云:“粤,古越字”,是其证。《汉书·翟方进传》“粤其闻日”,注曰:“粤,发语词也”。戚即粤之借字,与斯相对,同为句中虚词。扬,举也,与张并为动词。“干戈成扬”,“干戈粤举”也。二句之义,即张弓矢、举干戈是也。“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传》训溥为大,《笺》释溥为广,皆不以百泉、溥原为一地专有之名称。案古有以“某原”为地名者,如《大雅·皇矣》“度其鲜原”,毛、郑亦不以鲜原为一地专名,然《逸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