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伊努人的历史—文化特征川圭介阿伊努(Ainu,意为“人”)这一人们共同体在古代文献中称“夷”和“虾夷”,是日本原有的土著民族。现在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及周围地区。由于明治时代以后实行同化政策,纯血统的阿伊努人已经很少,据《朝日新闻》报道,1980年时...  相似文献   

2.
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亚洲东部日本国的少数民族。古文献亦称“虾夷”。主要分布在北海道。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早期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列岛。18世纪以前在堪察加,20世纪以前在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本州北部也有分布,后被迫退缩至现在住地。人口逐渐减少,现仅存2.4万...  相似文献   

3.
“岛夷卉服”和古代海南黎族的纺织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记载:“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但“岛夷”在何处,“卉服”为何物,盖因其文辞简约,语焉不详,后代学者的注解又不一致,故众说不一。综观历代的注解,大抵有五说:(一)、日本说。清胡渭《禹贡锥指》四海图注:“倭与东鳀即扬州所云岛夷卉服也,”东鳀“后汉谓大倭王国,即今日本。”(二)、浙江舟山(定海)说。《定海厅志》引元《吴莱甫甬东山水古迹记》记载:“昌国即《禹贡》岛夷”,元代昌国州即今定海;(三)、琉球、菲律宾群岛说。扬守敬《历代地理沿革图》说:岛夷“当以琉球、吕宋诸国当之。”(四)、台湾说。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卷一记载:“台湾,《禹贡》扬州之域。”(五)、海南岛说。宋苏过在《斜川集》中说:“苏子居岛夷……其民卉服鼻饮,语言不通,”宋哲宗时,苏过乃是随父苏轼谪居于海南的。  相似文献   

4.
阿伊努人     
日本的少数民族,又称“虾夷”。旧石器时就生活在日本列岛。20世纪以前曾分布在堪察加、库叶岛南部、千岛群岛,本州北部,现主要居住于北海道。人口约2.5万。属蒙古人种和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身材较矮,肤色淡褐,头发黑色,呈波状,体毛较重。使用阿伊努语,有口  相似文献   

5.
数千年前,阿伊努人可能分布于日本全境,至晚到奈良时代仍占有日本主要岛屿本州北部的大部地区。被称为夷人、毛人和虾夷(日本北方岛屿北海道的旧名)的阿伊努人,是勇猛的斗士,日本人用了几个世纪的时间才把他们全部征服。对阿伊努人的军事征讨发生在八世纪末至九世纪间。平安时代中期,由征夷大将军  相似文献   

6.
苍铭  邵凡晶 《民族研究》2023,(1):98-110+145
古代图像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是历史学、民族学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滇苗图说》、台北傅斯年图书馆所藏《滇夷图说》是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民族图册,近年不断被研究者关注和引用,这两种图册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滇中百蛮图》有密切关系。本文考释了三种“夷人图”的绘制年代,绘制背景,发现它们均源自清初编绘的《百蛮图稿》,该图稿是清代最早的“夷人图”,对认识云南众多“夷人图”的源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还订正了《滇苗图说》《滇中百蛮图》图册装裱过程中图说错贴问题,为西南边疆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古代民族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夷夏观主要包括“夷夏有别”和“夷夏一家”两个命题。本文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夷夏有别”和“夷夏一家”命题并不是两种对立的民族观,也不存在落后与进步的分野。实际上,夷夏观两个命题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主张民族压迫、论证政权合理性、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封建化是二者共同具有的政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质疑龚鹏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建议刘备跨有荆益,联吴伐魏,以成鼎足之势,诚为高瞻远瞩,明见万里。惟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方面,似无具体行动,恐当时本无此言,为修史者溢美之辞。今试以史证之。一、入川前,诸葛亮并无“西和诸...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台湾的行政管理至少始于明朝初期。清朝康熙年间 ,中国已在台湾“原住民”居住地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 ,开始涉及对台湾“原住民”事务的管理。从“夷”到“番”再到“山胞”的称谓变化 ,反映了中国中央政府或台湾当局使台湾“原住民”从“化外异族”变为“化内之民”的过程。而日本帝国主义在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期间 ,则把台湾“原住民”称作“蕃” ,后又改称为“高砂族”。“原住民”族称变化中隐含的政策变化 ,对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台湾的“原住民”运动、政治生态和“台独”势力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山地平地化”为主轴的台湾“原住民”政策和试图使台湾“原住民”迅速走向汉化的政策意图 ,为 80年代以后兴起的“原住民运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
张中奎 《民族学刊》2023,14(4):53-59, 140
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说,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持续不断地建构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有历史经验可循。尤其是清朝,前期的帝王对内自行建构起一套自身为“天下共主”的民族观。在这一新民族观的主导下,康熙、雍正、乾隆在“苗疆再造”过程中,对待苗民的态度采用“帝王赤子”(“君主”与“臣民”)来消解“华夏蛮夷”(“文明”与“野蛮”)的叙事。雍正、乾隆打破传统中国“夷夏之辨”把南方各少数民族视为“蛮夷”的偏见,认为“苗、瑶、倮、僮”等皆属“赤子”,都可以通过教化“共敦善俗,永息刁风”。雍正、乾隆把清王朝境内的诸多族群都视为一视同仁地当作“赤子”,把自身建构为“天下共主”,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强化了各族人民的向心力与国家认同。值得注意的是,18世纪末乾隆在面对英国要求扩大通商事宜上却继续套用“夷夏之辨”的理论武器,对抗工业革命后迅速崛起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相似文献   

11.
王淼 《民族学刊》2022,13(6):76-87, 146
神话传说与历史在早期发生与传播过程中往往是一个混合的整体,在其传播过程中依赖于“口头传统”和“图文结合传统”,但二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常会发生神话传说与历史内容的断裂和重构,而基于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这一过程既有继承又有异变。基于此,追溯《山海经?海外南经》中的“贯匈国”的原型,可以认定“贯匈国”并非纯粹的虚构,而应是商代甲骨卜辞中记录的活动在西部地区的“(毌)方”,也即是西周文献中的“串夷”。由于“口头传统”和“图文结合传统”的断裂和重构,历史上“毌方”(串夷)失去了其原始含义,至战国后,“贯匈”被时人依据当时的文化背景重新阐释,遂成为了“为人匈有窍”的神话“异国”。而现代部分神话研究者往往忽略这一过程,直接将“匈有窍”与民俗学材料结合,在“形而象之”的基础上加以阐释,这类研究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反思这类研究对于今日神话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湖南省麻阳县锦和镇上,人们广泛传颂着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共产党员田银秀义务赡养苗族孤寡老人龙满妹的事迹。可也有人说她是自找苦吃的“傻子”。是的,她整整“傻”了二十多年了。这话还得从六十年代初期说起。1963年,锦和镇锦洲村的青年民兵舒长贵高中毕业后,经人介绍,与从小自凤凰苗乡卖到锦洲村的龙大妈的独生女儿张观莲相爱了。热恋中,不料一场急病夺去了张的生命。年过花甲早年丧夫、今又丧失女儿的龙大  相似文献   

13.
傣族,在历史文献,和又称“摆夷”、“夷”、“百夷”、“白夷”、“白衣”。如果我们简单从事,也可以将这些名称视为同音异字了事。然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这些文献记载中的族称,隐现的时代和地区往往有别,而且有的名字开始也不专指一族,等等。因此,弄清历史上族称的演变线索,常常是研究民族史首当其冲的问题。关于傣族的历史土族称的演变,《民族团结》1962年第四朋载江应梁先生《古代文献中记录的傣  相似文献   

14.
一阿伊努人是日本最古老的居民之一,目前也是日本国内一个主要的少数民族."阿伊努"在阿伊努语中是"人"、"好汉"的意思.这个名称始于江户时代(17—19世纪中叶).而在日本古代,阿伊努人则被称为"毛人"、"夷",平安时代以后又被称为"虾夷",这些称呼均是日本倭王权根据古代中国的华夷思想,对不服从倭王权统治的阿伊努人的蔑称. 据说阿伊努人在距今三四千年以前广泛居住于日本各地及库页岛南端,后来逐渐被  相似文献   

15.
古之舆图,并非一些看似简单的线条、符号的拼缀,而是时人表述其所认知的政治空间、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对世界地理空间的认知中,由“华”与“夷”构成的“天下”作为最大的空间单位,它在地图上主要以“禹迹”图和“华夷”图两个主要的系列传承发展,平面展开则以华夏核心区域为中心而逐渐延展,凸显的是以“天朝上国”为中心的天下.相对于中心的四夷部分,其范围是模糊而不确定的,它可以到人们认识或想象的边缘地带.地图绘制中详近略远、重中心轻边缘,或者对未知地域空而不绘的处理方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古代地图的绘制还是以客观认知的地理范围为基础由近及远不断延展,但对“华夏”之外“四夷”部分的处理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相似文献   

16.
杨仁兴──民族文物“保护神”们发延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文物部是专门收藏、保护和研究利用我国少数民族文物以及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的部门,也是我国目前收藏民族文物数量最多、品类最齐全,开展民族文物保护研究业务最广泛、最深入的文博单位。30多年来,文物部已抢救...  相似文献   

17.
“经济大国”拾零本刊记者李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刚熄灭,一位美国专家面对这个东方岛国的满目废墟,感慨地预言:“日本完了。百年之内不会复兴”。然而,仅仅10年时间,日本就完成了复兴使命;30年之后,日本又创造了神话般的经济奇迹──一跃为世界第二经济强...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提起古代的民族思想,“严华夷之辨”、“异内外”、“夷夏大防”一类歧视少数民族的言语就会闪现在人们的脑际,并且还会毫不犹豫地将它们记到孔子和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账上。本文认为,早在孔子以前,我国的民族思想就已产生了(我们称它为“早期的民族思想”),孔、孟等先秦儒家的民族思想中都含有歧视“四夷”民族的内容,但其核心思想却是认为民族(夷夏)可以变化和主张用夏变夷。这是由他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天下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民宿”──在日本人家里生活本刊记者李小林“21世纪友谊计划”希望外国青年通过实地考察日本社会、切身体验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全面、真实地认识日本,与日本人交朋友。因此,该计划的具体实施者──日本外务省主管的“特殊法人”国际协力事业团(简称JICA)...  相似文献   

20.
“五色四夷”这一词是从十三世纪下半叶或从十四世纪上半叶开始在蒙文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因为,《蒙古秘史》中不见此词,而在《白史》中首次使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