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后期,西方先进文明东渐,来势迅猛。亚洲的中、日两国所面临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丧权辱国、失去独立而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要么主动吸纳西方文明,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发展民族政治和经济。福泽谕吉和孙中山选择了后者。但是,二者改良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殊异、改良思想的内容和重点有别,致使改良的结果亦大相径庭:福泽在将日本引向资本主义发展轨道的同时,助长了日本民族扩张主义,给包括日本民族在内的所有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战争灾难;孙中山却因改良的失败而走上了激越的革命道路,推翻了清王朝的长期统治,为推动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是20世纪中国社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孙中山和梁漱溟本着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出发点对民生问题进行了自己的阐发和论述,形成了各自系统的民生思想.本文从思想产生由来和具体内容分析入手,对他们如何看待资本问题、土地分配问题、阶级问题以及发展工农业问题等方面的民生思想进行了比较.对民生问题不同的思考,导致孙中山毫不犹豫地把发展工商业作为"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认为真正的民生主义既要发展大工业,又要预防和避开资本主义,而梁漱溟则选择了从农村立足,优先发展农业,走合作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严复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二人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虽然同处于国际国内局势大变化、大动荡的年代,但却自始至终走着不同的道路。陈国庆在《孙申山与严复思想之比较研究》一文中,对孙、严的思想作了详细对比,指出了二人的得失所在,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实现了农民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本文以孙中山和毛泽东两人关于农民现代化的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两人思想的异同:一是关于农民经济现代化思想,二是农民政治现代化思想,三是农民文化现代化思想。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比较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农民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对实现农民的现代化以及全社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和孙中山针对清末民初财政困难,币制混乱的状况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货币主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货币思想。由于社会经历和认识角度的不同,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异同。梁启超和孙中山在货币本质认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关于中国究竟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本位制问题,梁启超前后多变但总体能够抓住货币本位发展的趋势,而孙中山主张学习日本实行金本位制,但实际却提出缺乏可行性的实物本位制构想;梁启超对纸币的态度是消极的,而孙中山则准确预见到货币发展的动向,积极主张发行纸币。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从维护国家主权 ,反对干涉内政 ;坚持睦邻友好 ,维护世界和平 ;坚持国际平等 ,反对霸权主义 ;坚持对外开放 ,反对照抄照搬四个方面论述了孙中山和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异同 ,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文章指出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对孙中山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并对国际形势进行科学预见和论证后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理论  相似文献   

7.
张謇和孙中山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共同思考,使他们走上了实业救国的共同道路。两人在对待农工商的地位以及利用外资方面思想趋于一致;但在农业发展的途径、工业发展的优先顺序和经济近代化发展模式的认识上又各显特色。两人具有的爱国情感、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同,以及教育经历、对发展经济着眼点的认识和政治地位不同是其实业救国思想存有同异的深刻原因。两人的实业救国思想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完全付诸实践,但它们不仅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当今社会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末中国的民族矛盾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二是国内的满汉矛盾。对这一复杂的课题 ,孙中山着重强调解决满汉矛盾的重要性 ,梁启超则强调帝国主义侵略的危险性。从国家民族理论的角度讲 ,梁启超的观点更具合理性 ,但从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要求来讲 ,孙中山的观点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与孙中山教育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和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虽然存在某些差异,但却有着更多的共识:他们均有"科教兴国"的战略眼光,把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到"国本"、"国脉"的高度;从民主平等的理念出发,均主张普及国民教育;他们重视"体、智、德"全面发展,并据此规范了教育目标;他们都主张改革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他们的教育理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普及教育论、教育目的论、教学方法论三方面探讨了孙中山与毛泽东的教育思想。认为毛泽东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孙中山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维护国家主权论、力争世界和平论、倡言国际平等论三个方面,对孙中山和毛泽东的外交思想作了较全面系统地比较。认为毛泽东对孙中山的外交思想,采取了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态度,既继承和借鉴了其适合时代特征的思想因素,又根据时代特征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大同思想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思想,大同世界更是为万千中国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同时,把它和西方的一些理论杂糅在一起,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大同思想,其中康有为和孙中山的大同思想最具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3.
严复与福泽谕吉智德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与福泽谕吉是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启蒙思想家,都提倡提高国民的素质,但又有所区别。同为“开民智”,严复有感于八股取士的腐朽,提出新式的教育理论和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但却受限于政府主导一切的国民教育模式;福泽谕吉肯定明治以来政府日益完善的教育体制,倡导以学者为先导,学者、民众、政府三位一体的国民教育模式。同为“新民德”,严复始终处于中西学的矛盾之中,摈斥“天赋人权”;福泽谕吉却尽力引入西学,以求取代汉学在日本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所以热赞“天赋人权”。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与毛泽东都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认为教育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倡导教育兴国,主张教育机会均等,实行民众的普及教育;都强调立志报国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主张进行爱国教育、修身教育、启智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和社会实践的教育方法改革等。但两人教育思想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孙中山关注的往往是上层士大夫有识之士和有为青年,而毛泽东关注更多的是贫苦工人和农民;孙中山更侧重西方自然科学和军事训练等内容,而毛泽东则更多的是让下层贫苦民众"写得、算得"以及唤醒他们的爱国意识和反抗精神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势力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宪政思想。本文拟将其与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作一比较研究,明确二者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这两种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政思想。  相似文献   

16.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进化论思想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极大冲击,梁启超和孙中山都把进化论作为政治活动的理论依据。梁启超和孙中山对进化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的理解与运用既有相合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特别是福泽谕吉的思想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多个领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笔者主要从文化教育的角度探讨福泽谕吉文化教育思想与日本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文明论方面,福泽认为文明是人类智、德的进步,依据这种观点,福泽对东西方文明、尤其是日本与西方的文明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比较,得出东方文明、日本文明落后于西方的结论,并因此提出要抛弃传统文明、尽量吸取西洋文明以赶上或超过西方的主张。在启蒙思想方面,福泽主张以人权(民权)、实学(科学)来对国民进行启蒙,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培养人们的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20.
福泽谕吉及其启蒙教育思想理念在日本近代史上扮演了文明开化的巨匠和启蒙运动旗手的角色,不仅促进了当时日本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也为日本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教育平等、教育独立、教育救国、教育富国等理念在近代教育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究福泽谕吉的启蒙教育思想,对培养21世纪的创造性、开拓性的新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