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作为思想中的现实,当代中国哲学史理论地表征了当代中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哲学的总结、概括和反思。在以当代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历史时期为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灵魂、主线,如何以重要的哲学论争为背景提炼和概括当代中国哲学史中的重大问题,如何叙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二级学科的相互关系,如何选择和阐述各个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如何论述各个时期的哲学状况及其发展趋向,这些都是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哲学理念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必须认真研究和严肃对待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张桂岳教授、副会长王明宏教授主编 ,1 0位逻辑工作者合作撰著的《邓小平理论逻辑研究》(以下简称“《研究》”) ,作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委托课题的终期成果 ,最近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江苏省逻辑工作者经过合作攻关完成的一项具有开拓性的重要成果。逻辑学是科学理论系统化的基本工具。从逻辑角度研究邓小平理论 ,是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 ,进一步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其科学体系的客观要求 ;而逻辑所固有的方法论功能 ,又使得这种研究的成果对于面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层次理论研究与社会实…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逻辑哲学被我国广大逻辑与哲学工作者认同并由此而开始的成规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纵观从80年代初至今的研究历程,可以把我国的逻辑哲学研究分成起始研究阶段与深入研究阶段。在我国的逻辑哲学研究中,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但又互补的逻辑哲学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时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解释,从哲学真理与认识论、怀疑论、宗教文化、数学逻辑、哲学史、常识和诗等七个方面的关系入手,分析了黑格尔哲学在德国文化转型时期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当前的中国哲学工作者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系统是从象性范畴到实性范畴再到虚性范畴的过渡,在它的历史发展中,构筑了完整的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系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因此,研究中国哲学逻辑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研究中国哲学逻辑结构,才能深刻认识中国哲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大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要把中国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性工程之一。这个事业的许多课题,是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和解决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很多,其中一个重大课题是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在这篇短文中,仅就如何深入开展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提出一些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供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各学会在社会主义大跃进形势下,正全面制订学会工作规划。上海哲学学会最近连续召开理事会,研究并初步制订了该学会五年规划草案。该会提出在1958—1962年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在全市哲学教学工作者与研究工作者能够改变理理论离实际、重古轻今、为学术而学术的教学与研究的方向,使着重从总结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科学实践中来研究哲学问题,破除资产阶级哲学影响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蔚成风气。二、围绕关于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若干哲学问题展开研究,并要求在几个主要问题上取得显著的成绩。三、编出以毛主席对哲学上的新贡献为依据的、以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8.
逻辑哲学的新近发展对一种逻辑或多种逻辑、一般逻辑、非形式逻辑、逻辑与数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新研究,将逻辑学作为一种动态的和开放的体系来看待.逻辑哲学发展的新动态对中国逻辑研究拓展逻辑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特别是拓展研究范围,将中国数学中的逻辑思想纳入到中国逻辑中来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晏辉 《学术研究》2007,42(9):46-5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引发了关于人的本质、人性、人的异化的讨论,也使马克思哲学进到了中国哲学讨论的视野中。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特征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价值逻辑与事实逻辑的研究。马克思作为现代性起始阶段的见证人和研究者,透析了资本的运行逻辑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类后果,在立场与方法上为我们提供了需进一步研究的哲学遗产。资本运行逻辑的当代形态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当代的哲学问题,其根本性和核心性的问题有:现代性问题、复杂性和风险问题、公共性问题、文化与权力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三十五年的曲折前进的战斗历程。当前,全国人民正迈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道上。历史压在我们哲学工作者肩上的一副重担是,对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工程进行哲学的思考,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逻辑”。 (一) 四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针对当时严重存在的理论和实际相脱离的教条主义学风,尖锐地指出:“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①这是中肯的批评,也是庄严的号召。他热切地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六日,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与《羊城晚报》理论学术部、《学术研究》、《开拓者》编辑部联合邀请十多位青年哲学工作者,着重座谈了哲学研究如何更好地为改革服务的问题。参加会议的同志认为,改革不仅是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世界性的潮流。改革的伟大实践,给哲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显身手,又使它得到更大的发展。然而,正如许多同志指出的,当前我国的哲学研究与改革的形势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哲学内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哲学是没有逻辑内容的,也不是运用逻辑分析法来论证的.中国现代时期分析哲学尤其是逻辑的传入,进入了中国哲学,促成了中国哲学的革命,这在<论道>和<新理学>里得到鲜明的体现.冯友兰说其新理学是接着宋明理学讲,而不是照着讲,主要是指接着用逻辑讲,接着讲逻辑;金岳霖的<论道>是用逻辑重新讲的哲学.  相似文献   

13.
周青龙 《理论界》2023,(2):21-28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起点,其中国化研究也应予以相应的重视。凝练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必须深入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应当从历史、文化、实践和发展这四重逻辑依次展开。历史逻辑是为了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得以实现中国化的原因;文化逻辑是为了揭示马克思主义概念能够深入人心的中国元素;实践逻辑是为了确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是中国道路建设的动力;发展逻辑是为了明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中国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十二大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工作的水平,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胡乔木同志最近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问题座谈会上指出:“研究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并提出要注意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乔木同志的这个意见,同四十多年前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不能忽视它自身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独特的阐述方式,而应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来追寻和探讨这一本土哲学发展的逻辑轨迹,以避免这一研究长期停留在资料的论证和搜集整理的水平上。关于中国古典哲学的逻辑发展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了有关学者的注意.并且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如冯契先生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一书中,明确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纲要●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八五”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各学科、各领域的研究都有新的开拓和创见...  相似文献   

17.
分析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思潮,它几乎占据了当代西方哲学(特别是英美哲学)整整一个世纪。这种哲学宣称可以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解决传统的哲学问题,并倡导通过分析手段研究一切哲学问题。 20世纪上半叶,分析哲学在西方出现的时间还不长,就被引入中国。1920年罗素访华,开始了分析哲学在中国的引入。1927年,张申府翻译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题为《名理论》,这是原著的英德对照版出版后第一次被译为其他文字出版。到了40年代,洪谦对维也纳学派的介绍和分析、金岳霖对罗素哲学的批判和对逻辑分析技术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8.
以1978年10月在芜湖举行的“西方哲学讨论会”为起点,外国哲学研究在中国经历了一段公认的繁荣时期。本文在中国现代文化更新、转型、重塑与再造的大环境下考察研究外国哲学的意义,阐述本学科在中国文化建设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展望本学科的发展前景。要正确认识在中国文化建设大局下学习和研究外国哲学的意义,必须具备跨文化的视野,否则难逃文化保守主义的魔障;外国哲学也要承担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能否深入研究外国哲学也应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繁荣的标志;哲学是人的创造,它最终要为全人类服务,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中国的外国哲学研究也要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少哲学史工作者都在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范畴体系问题,在逻辑论述的方式上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才能真实地再现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众说不一。有的同志认为应采用“全部哲学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的“对子”结构,也有的同志认为应采用由多系列、多层次、多“圆圈”构成的“螺旋”结构。我们知道,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采用何种结构,必须根据对象本身的“历史”来决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逻辑史第一次讨论会,于一九八○年十二月一日至八日在广州举行;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同时宣告成立。来自京、沪、津、粤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中国逻辑史的教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和专业工作者共四十个单位、四十九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一种意见认为,中国逻辑史主要以普通逻辑(形式逻辑)的发展史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研究一些与普通逻辑有关的哲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