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海林 《决策探索》2013,(20):63-63
一、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行政立法着重于实体,事前程序得不到体现.着重强调事后程序和事中程序 例如现如今我国的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行政程序中相对人的义务、权利等重视解决行政前的实体问题:忽视行政执法相应的程序,如对行政的时间、方式方法、步骤等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程序、相对人的程序知情权等,  相似文献   

2.
曹岑 《秘书之友》2008,(11):44-46
最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五年立法规划,《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被列为一类立法项目。1989年出台的《行政诉讼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告官”制度。但是,由于制度设计原因,《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只能状告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不能起诉政府规章、文件等抽象行政行为,即公民无法对“红头文件”说“不”,导致了不同程度地“立案难”、“胜诉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行政听证种类在行政法上,听证一般有两种形式:正式听证和非正式听证。正式听证指行政机关在制定法规和作出行政裁决时,举行正式的听证会,使当事人得以提出证据,质证和询问证人,行政机关基于听证记录作出决定的程序。非正式听证指行政机关在制定法规或作出行政裁决时,只须给予当事人口头或书面陈述意见的机会,以供行政机关参考,行政机关不须基于记录作出决定的程序。  相似文献   

4.
行政公开原则是随着行政权的不断扩张而形成的一项在程序上限制行政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行政法基本原则。其内容应包括行政机关的议事活动及其过程的公开和行政机关制定或决定的文件、资料、信息情报的公开。我国新近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后者的体现,今后的立法还应弥补前者的空白。在行政公开原则实行的过程中,为了节约行政公开成本,应充分利用电子化的公开方式,并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行政公开的效率。行政公开的范围确定上,应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合理平衡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行政机关的立法性文件包括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各级政府制定的法规规章逐年增多,立法质量不断提高,但仍不乏文件质量差、违反上位法、法规规章之间“打架”等情况,直接影响到法规舰瘴立法宗旨的实现。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行政立法的源头工作,以更加认真积极,秉持民主科学、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做好文件起草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宗旨是探讨在中国如何实现平等权的宪法保护。现实中,我国还存在着在立法及法律适用和其他领域侵犯公民平等权的问题。对此,我们应知识寻求解决途径,对公民平等权是提供更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7.
王岩 《管理科学文摘》2009,(13):265-266
本文以我国第一部地方行政程序法的发布为例,介绍了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了对行政程序进行立法的益处,并对行政程序立法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对于机关公文中的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虽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中都有明确规定,但在日常行文中仍有许多人模糊不清。本人结合多年的公文核稿经验,现对这一问题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徐彪 《决策探索》2013,(22):46-47
一、责任行政落实的概念 责任行政落实是指一国行政机关应该对自己所实施的某一行政行为和后果承担责任,而这种责任不论是功还是过都由实施的行政机关来承担。从这一概念看,责任行政是防止行政机关对其行为不负责任的一种强制规范和要求,这种理解对当前世界各地发生的相关行政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是世界各国民众的一致呼声。  相似文献   

10.
毕霖 《管理科学文摘》2011,(27):122-12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政府职能在各个领域都呈现扩张态势,在进行行政管理改革的探索中,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但随之而来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从行政立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以及行政不作为等方面分析行政自由裁量权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行政观念的改革、行政立法的制定和监督机制、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责任制的建立等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8,(8):13-13
案例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但目前在规范行政权力方面,我国尚未制定全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早在2003年,《行政程序法》就列入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由于多种原因至今尚未  相似文献   

12.
旅游度假区的建立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度假区的运行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上。本文以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为例,研究类似机构主体地位的现状,提出从应然层面上将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定位为各级政府的派出机关,并从立法上界定旅游度假区的行政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杨海现 《决策探索》2009,(24):31-31
最近,在组织的案件讨论中,参加讨论人员提到了一事不再罚的问题,并且出现了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只要罚过款的,就不该再罚款。因为《行政处罚法》是为了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是为了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范铮 《秘书之友》2007,(4):16-17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开展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格式是公文各个组成部分在页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公文规范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的体现,熟练掌握公文格式是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负责文书工作的秘书的一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公文即公务文书,主要用于传达政令政策,公文格式是公文的表现形式。本文以公文格式为切入点,结合行政机关公文中版头、主体和版记的常见问题,探讨了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化应用的策略,旨在说明公文格式规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杨伟东 《决策》2006,(2):30-31
一部名为“强制”法的立法宗旨恰恰不是簧任意扩大行政机关的权力,而在于防止强制力的滥用,试图把强制运用到最小、最少,处处体现的是保护公民权益的温情。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天下无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行政执法是国家机关适用法律的活动之一,也是所有行政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行政执法,那些固定于纸上的法律条文和法律规范才能落到实处并在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形成各种权利义务关系,才能保障国家政策的实现和推动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依法执法”、“严格执法”是行政执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缪齐贵 《秘书之友》2009,(12):31-33
为推动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促进行政效能提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日前,笔者对南通市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作了深入调研。根据调查得出的数据,对如何规范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以期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行政领导者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各部门中依法担任领导职务、行使法定领导权力,并承担相应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必将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对行政领导者的责任提出新的诉求。  相似文献   

20.
王跃平 《决策探索》2010,(12):57-57
法院非诉执行是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时,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