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群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一般认为,城市群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中小城市独立发展、大都市区发展、大都市连绵区发展等阶段。大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发展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规模不等、水平各异的城市群,其中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是两个突出典型,代表着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最高水平,具备参与高层次国际竞争的条件和潜力。  相似文献   

2.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宜荆荆”城市群的战略部署,对于宜昌、荆州、荆门三市向纵深推进合作与对接,积极呼应武汉城市圈和“襄十随”城市群建设,加快构建省域经济多点支撑、竞相发展新格局,共同促进湖北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在“宜荆荆”城市群中,荆门建市时间最晚,国土面积、人口总数最少,城市规模最小,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是综合排位相对靠后的一“荆”;  相似文献   

3.
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成渝地区的发展必须以城市群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动力,发挥各个城市产业优势,助力成渝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本文的研究立足于现有的产业集聚理论和城市群发展理论,结合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研究产业集聚和城市群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结合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产业集聚对城市群发展影响,为成渝地区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张清平  王运宝 《决策》2006,(8):21-22
虽然中部四大城市群都已经规划了未来5年甚至是更长的15年的发展和希望实现的目标,但是所面临的硬件和软件上的多重阻碍,仍然是城市群加快发展的“反向拉力”。中部四大城市群共同发力的这盘棋,才刚刚开局。  相似文献   

5.
竞争与合作:中原城市群形成过程中的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城市群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9个单个城市如何成为有内在联动发展机制的城市集群。进而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隆起带。各个城市都想加快发展.竞争在所难免,但要真正构成相得益彰、互映生辉的城市群,在博弈中竟合将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群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天地,打破单个城市局限,获取群体规模效应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新方向。通过梳理当前智慧城市及智慧城市群的研究立论点,发现智慧城市群的理论分散于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群理论和智慧城市研究等相关方面。同时,通过总结世界级八大智慧城市群实践发现,中西方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大同小异,遵循着共同的实践逻辑。而在实践中,作为智慧城市群建设主体的企业,却提出了各自的建设理念。在这较为清晰的智慧城市群建设理论基本轮廓呈现的同时,智慧城市群在建设理论体系、数据共享和标准化、社会参与和治理、技术应用与发展等方面的难题却如鲠在喉,急需突破和跨越,如此我国智慧城市群的建设才能走向高质量发展,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才能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群作为一种区域发展新模式,已经成为国内一些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分析智慧城市群的内涵和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对智慧城市群建设战略和关键机制作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智慧城市群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己演变为城市群间的竞争。面对这种挑战,加快城市群发展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借鉴外省经验,举全省之力,着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品牌,做大做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是湖北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今年3月中下旬,我们赴豫、湘、沪、浙、苏、粤等六省市先后对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等四大城市群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城市群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目标,仅仅依靠主城区是不够的。构建一个对周边广大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和集聚功能的区域中心城市群是重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江西城市群是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形态,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江西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体育资源规划配置的研究就是要其体育资源优势转化为体育资源规划配置优势,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建设好鄱阳湖城市群体育资源,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国家两型社会实验区的机遇和挑战,论述了产业生态化内涵及其主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生态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地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实现路经,旨在引导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的发展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推动,又受制于内在环境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是一个自我构建与被构建的相互作用、交汇融合的过程。当前,在研讨武汉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大都把注意力放在被构方面,而较少注意城市群自身性质特征及功能现状等内在条件,缺乏从自构与被构相融合角度把主动性与可能性结合起来,对武汉城市群发展取向进行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3.
构筑中原城市群经济圈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和龙头.在中共河南省委制定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更是将中原城市群作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重要发展思路和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14.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经济的发展龙头,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中原城市群金融环境的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完善中原城市群的金融政策环境,是促进河南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已成为该区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已发生的多起城投债技术违约和城投公司非标融资违约打破了城投债刚性兑付“信仰”,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成为关注焦点.在国家实施城市群战略的背景下,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生产要素引力网络,实证分析了城市群空间溢出对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影响,发现:第一,城市群内部存在信用风险空间溢出,区域内城投债信用风险溢价同向变动.第二,其他城市尤其是外围城市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呈正外部性,能够降低本城市城投债信用风险.第三,其他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可能存在负外部性,会导致本城市尤其是外围城市城投债的信用风险上升.为地方政府有效利用城市群发展机遇、合理制定财政政策以及防控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部崛起是我国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原城市群应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实现工业化。同时重组县级市和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注意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商贸金融中心,促进中原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整个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要参与到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中国在新的国际分工中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加快国内统一市场的建设,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近年来,中国大地上,先后出现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等城市群。中西部的成渝地区,长沙湘潭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也在蕴育组成各有特色的城市群。这么多的城市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非偶然。因此,有必要研究环太湖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嘉兴及湖州五个城市的经济联动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当代城市发展正显现出集群效应,推进城市集群化崛起,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取向和理性选择。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群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对如何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群一体化的经验,推进长株潭“3+5”城市群一体化进程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9.
马倩  安岩  王鑫  赵晨晖 《决策与信息》2010,(12):160-161
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对于河南的经济发展以及中部崛起具有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本文在总结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最终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刚 《管理现代化》2022,42(1):29-33
中国房地产价格不仅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更体现出了城市群与非城市群的差异以及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差异。因此,基于城市群视角审视经济增长对房价变动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意义。本文以中国最具代表性且发展最为成熟的长三角、京津冀及珠三角等三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以探讨城市群视角下,经济增长对房价上涨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在考虑城市群空间效应背景下,经济增长率对房价上涨率的正向影响弱化,甚至变得不再显著。这是城市群内城市间房价的空间效应、经济增长与房价变动的交叉效应作用的结果。这启示我们,经济增长率对房价上涨率的影响在具有不同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城市群中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体现出不同的城市群发展阶段会影响经济增长率对房价上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