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针对各种原因举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提出从馆员自身的心理疏导以及加强相应的外部因素的建设来改善馆员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
肖莹 《科学咨询》2007,(20):30-30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职业病。而在教育界,教师职业倦怠正严重冲击着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文章先简要介绍了职业倦怠研究的主要理论及相关研究,然后从诊断测量和应对策略两方面探讨教师职业倦怠这一职业病。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属于社会体制改革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体质改革速度越快,职业体系越是出现了不稳定性,更是随着生活节奏和社会压力的增加,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叫做职业倦怠的社会现象受到关注,职业倦怠是人们面对工作有很大的压力,从而出现疲乏、焦虑、抑郁、工作能力下降、身心疲惫等现象,作为服务性行业的会计人员,已经渐渐成为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首先介绍会计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危害,接着从会计人员自身因素、组织管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会计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接着提出相关对策来预防、控制和缓解会计人员职业倦怠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基层电大辅导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析探讨了基层电大辅导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为促进基层电大辅导教师专业化发展,尝试提出以下策略:加强在职培训,为辅导教师输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评优、评职和晋级要公开、公正;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条件;增强辅导教师个人调控、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员工已经成为当前职业倦怠的群体之一,职业倦怠在图书馆工作中比较普遍,也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本文对图书馆员工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在研究中基于生态学模式进行分析,对图书馆员工职业倦怠的表现以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在生态学角度下对职业倦怠问题提出详细的解决对策,从而帮助图书馆员工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女教师队伍逐年增加,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她们在面临各种压力的同时,由于士性特殊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在对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个体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缓解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经过剖析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女性馆员发生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职业倦怠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党政干部职业倦怠是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包括情绪耗竭、人格解体、自我成就感降低在内的一种综合症状群。党政干部的职业倦怠问题不仅成为缚党政干部成长的瓶颈,还直接关系到他们本人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本文就其存在的职业倦怠的问题、根源所带来的危害及产生的原因作了剖析,并在查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降低党政干部的职业倦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职业倦怠不仅会对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和教学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一种负面的作用。高中教师面临的压力远远的大于其他年级的教师,因此在职业倦怠方面表现的尤为的突出。在分析课改后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之下所产生的职业倦怠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职业倦怠和职业、组织、社会和个人四个因素的相关程度,从而得出产生职业倦怠的具体成因,并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希望为缓解宜宾三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一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教学岗位,成为高校的新生力量.但是高校青年教师中产生的职业倦怠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发展,缓解和解决职业倦怠问题成为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教师过度心理焦虑引发的职业倦怠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性话题。它不仅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责任感、使命感,进而影响到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培养。因此,探讨并寻求解决教师过度心理焦虑而引发的职业倦怠对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职业倦怠缘自心理的疲乏,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状态,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1974年,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职业倦怠是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一种情绪性耗竭症状. 目前,由于各类原因,领导干部中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严重.职业倦怠的出现不仅对领导干部的身心健康有害,还会直接影响国家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 一、职业倦怠对领导干部的影响 职业倦怠的出现对领导干部的身体、心理和工作等方面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1.职业倦怠对身体的影响.具有职业倦怠现象的领导干部身体长期处于深度疲劳状态,失眠、头痛、头晕症状经常出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肠胃问题和高血压.一些人因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下,睡眠发生紊乱,有时头脑中经常出现令他们忧虑的事情,处于亢奋状态,导致失眠;有时睡眠时间很多,但总是觉得没睡醒,处于混沌状态,不想去面对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职业倦怠是世界范围之内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严重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进而引起社会的发展变化。职业女性逐渐成为职场中的重要一员,分析探讨其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具有较大意义。文章从工作—家庭冲突、组织以及个人三个方面系统分析职业女性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并通过改善组织环境,提高职业倦怠认知,构建有效社会支持以及制定均衡的工作—家庭冲突计划来缓解职业女性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4.
张千鑫 《经营管理者》2013,(29):228-228
职校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比较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问题,需要学校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保证职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先是对职校班主任出现职业倦怠的表现进行了概述,又详细阐述了解决职校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陈晨 《经营管理者》2013,(31):242-242
高校青年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同时又处于职业的成长期,工作和个人家庭方面都面临众多问题,因此,高校青年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房地产行业具有高风险、高压力等特点,因此其销售人员(置业顾问)的职业倦怠现象较之其它行业尤为突出。本文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角度出发,提出工作要求过高、工作资源缺乏是置业顾问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的预防及干预职业倦怠的产生,本文提出了调整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活力、有效整合资源提升职业效能感等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是为了解目前国内艾滋病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式的总结,主要包括艾滋病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影响该群体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相关对策及国内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承担着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决策、协调、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任务,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学校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然而,在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本文以江苏Y高职院校为例,从人员性别、年龄、职称及学历等方面研究当前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职业倦怠的成因,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非现役文职队伍已成为绿色军营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本文分析了军队院校图书馆非现役文职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秘书备受"职业倦怠"困扰。秘书产生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在于秘书的辅助性价值。秘书价值的辅助性决定了秘书活动实践的精神状态,要求他们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求显赫于人前,但求尽心服务于领导。然而这与秘书本身的需求相违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