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蕴含的和谐思想,指出它们都是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现成的本土资源,经过改造,完全可以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刘炜 《管理科学文摘》2009,(27):252-253
我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它是对我党对于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总结的过程。本文采取文献综述的方法,努力梳理中国传统“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脉络,以求厘清源流,汲取精华,以期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主题词”。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当下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含义,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首先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意义有深刻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在新世纪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检验检疫文化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要素,在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文精神是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落脚点和精神动力,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弘扬。要真正提升检验检疫行业水平,提高把关服务能力,推动检验检疫事业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打造积极的检验检疫文化,营造个团结、进取、勤政、务实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和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后,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关系的认识水平。“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既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具体奋斗目标,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深刻理解和把握两者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整合两者关系是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7.
赵花明 《决策探索》2013,(20):49-49
“贵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注重“和为贵”、和衷共济、仁爱、修身等传统美德,而企业文化在人际关系中注重以人为本、精诚团结、和睦相处、和谐等管理理念,而安全文化又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企业安全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弘扬“贵和”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诚信的社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诚信精神思想,但当今社会存在着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极大地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9.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新的执政理念,这种新理念已越来越深入地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此,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既从理论上对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上,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文件。这个文件作出了一个重要论断:“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下面谈谈本人对这个论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阵地、精神的阵地,它既创造知识,又传播知识,肩负着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引领和谐文化的先锋;是传承文明弘扬和谐的主阵地;是和谐社会个体培养的摇篮;是和谐文化的辐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器;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创建发展的示范区,在和谐文化的创建中起着重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3.
许雪丽 《科学咨询》2008,(13):14-14
本文从弘扬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情怀、实施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战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能力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弘扬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情怀、实施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战略、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能力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作出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庄严而紧迫地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而作为有9亿农民的中国农村大局的和谐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只有农村和谐了,才谈得上整个社会的和谐。那么,现阶段又该如何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怎样看待“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是一个关系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问题。要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卢钜波 《科学咨询》2009,(21):14-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被确定为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均与法治息息相关。可见法治是和谐社会诸多要素中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要件,  相似文献   

18.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宪政理念下的“法治”在内涵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倡“无为而治”,对建设法治国家的“有限政府”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一、深刻认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在高校,就是要建设一个“和而不同”、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校园。而溯源历史长河,探求现实生活,高校都被视为科学民主思想文化的交汇点和发源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晴雨表。因此,高校党委必须深刻认识和谐校园的内涵,努力把握其精神实质,不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