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网络环境的实践方式,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系统。以生态学的视角进行考察时发现智能化信息时代下主客体间的互动交往表现出新特点、新趋向;脱节现实需求的内容生态出现新问题、新挑战;网络语言与技术的媒介在传播信息时生成新情况、新要求。对此,要以价值为引领,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政治生态的持续稳固;以科学为引导,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生态的全面协调;以法制为规范,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介体生态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刁生富 《学术研究》2001,1(12):87-89
艺术教育能开发右脑潜能并使左右脑平衡发展,有助于创新酝酿和产生创造性设想,激发创新动机,为创新提供方法论原则,培养直觉力、想象力并诱发创造灵感,对创新活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应克服片面强调专业教育的影响,加强艺术教育,培育创新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艺术教育的环境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玲玲 《理论界》2005,(4):197-197
人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主体,教育可通过和利用环境来影响人、改变人,也能通过对人的改变和影响,进而改变和创造环境,这正是艺术教育具有环境性功能的原因,艺术教育的环境性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存环境的艺术化作用、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作用、文化建设的全面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蕾 《河北学刊》2006,26(6):190-193
本文对当前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在未来的高校艺术教育实践中,应当在艺术教育的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机制、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方面贯彻整合、协调的理念,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提高.本文从艺术教育概念和要求入手,分析当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在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协同育人是落实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作用的重要实践。东北林业大学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为根本,以德合自然为教育理念,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树木树人为育人目标,设计了德美相济“多元化组合、建制化运行、真情+实感”的教育实践运行体系,并以“多学科交叉、多资源融合、多要素共享、多方位服务”的协同育人路径,层层推进,完善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协同育人的教育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要么异化为"应试教育",要么满足于在各种文艺比赛中获奖的现状,我们需要正本清源,真正理解"美育"的性质和目的,从一种非功利的立场来认识艺术教育的作用,并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调整思路,转变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既要调整第一课堂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更要在教育实践中融注人格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内涵,并努力构建"大公共艺术教育"的格局,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促进、第二课堂与校园文化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使公共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实施美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极佳载体,并发挥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人格方面的最大潜能.  相似文献   

8.
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将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与美学四门学科的内容整合、互补,把创造性活动与艺术评价和审美学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提高人文素养的角度,分阶段分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广为流行。这种模式对我国艺术教育有着诸多启示:之一,借鉴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建立我国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完整、系统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之二,课程设置方面,借鉴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构建起符合我国实际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之三,努力提高艺术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推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当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必须高举发展的时代主题;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为行动指南;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威 《理论界》2012,(7):212-213
在艺术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国家主义原则和理念日渐彰显。本文正是从这个国际竞争视角和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审视当前国外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态势,以期其管理理念、具体运行制度和发展趋势,对我国还没有形成潮流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提供有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生存与发展讨论中的主题。本文在思考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时代的诞生,论述了生态文明的内容及其建设思路,进而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当前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环境教育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其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目前,学界和政界普遍将教育公平仅仅当作促进社会稳定、维护法制规约、推进教育发展与保证民主权利的工具治理层面,而没有将教育公平看作是与人生存相同一的哲学价值层面,没有把教育公平深入理解为是与构建现代性生存——平等交往关系相一致的超越现代性异化的文化拯救途径,从而不自觉地陷入到了被勾勒抑或被幻觉的教育公平前见式框架之中,陷入到了与符号一致的教育公平改革的快餐消费之中,陷入到了被资本和信息包围下的工业化与符码"拟真"化的教育公平虚幻构境之中,如何拯救被蒙蔽的教育公平?在后形而上学式的教育乌托邦理想中建构起"生存论教育公平观"或许是教育公平摆脱彩绘化和狭义化理解的根本,而这自然离不开动态的理论追问和持续的哲学批判。  相似文献   

13.
开展公共艺术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丰 《阴山学刊》2008,21(6):106-110
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健康心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按照教育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要求,各高校都应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还应进一步规范和深化课外艺术活动,使其制度化、多样化、深入化、普及化,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需求、环境需要和发展演进的价值自觉。生态培育要求依靠生态性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生态化创新,培育和建构"理性生态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机制、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现实瓶颈,需要从思想指引、内容厘定、机制建构、环境塑造和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员意识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这是因为,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强大动力,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的重要手段,是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根本举措,是开发党员学习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就必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良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党员干部队伍;创新党员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改进党员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拓展党员意识教育的载体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全民摄影"是自媒体时代的产物,具有摄影主体的全民化、摄影条件的现代化、影像传播的自主化、审美趣味的潮流化等基本特征。"全民摄影"体现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引发人们思考:如何提高大众摄影的艺术素养?如何恪守摄影活动的伦理道德?怎样引导大众摄影的审美趣味?怎样培养大众摄影的社会责任?怎样提高摄影教育的水平与效果?引领"全民摄影"走上健康轨道,需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摄影创作与影像传播;提高艺术教育的社会化比例,增强大众摄影者的专业修养;开展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引导"全民摄影"活动良性发展;争取社会力量支持,褒奖优秀摄影作品,开展健康的摄影活动,培养更多的优秀摄影家。  相似文献   

17.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分为网络媒介载体、网络文化载体、网络管理载体和网络活动载体四种主要类型,具有客观性、中介性、承载性、发展性等基本特征。在网络空间中,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发展,要注重载体的融合创新、载体的意义赋予和载体选择的针对性。在网络媒介载体方面,既要加强载体内部的融合互通,又要促进新兴网络载体与传统载体的融合互通;在网络文化载体方面,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传导的价值观念融入网络文化产品之中,并通过各种方式丰富网络文化活动;在网络管理载体方面,要切实提高管理者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能力,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融入管理目标之中,把柔性管理和硬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好网络管理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网络活动载体方面,要增强开展网络活动的自觉意识,丰富网络活动的具体形式,提高网络活动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尼采所关注的"科学难题"是科学脱离生活整体而自身合法化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的成功逃避了对自身前提和价值基础的反思."科学难题"实质上与苏格拉底的理性乐观主义、柏拉图-基督教道 德有着根本的一致性,都是禁欲主义理想的表现形式.科学是这种理想的最高形式.尼采解答"科学难题"的方案是:从艺术家的视角透视科学,从人生的视角透视艺术.尼采一方面翻转了崇尚真理而贬低艺术的哲学传统,认为贬低艺术就是贬低生命,因为艺术从古希腊开始就与人生有着根本的亲缘性,属于生命的"形而上学的活动";另一方面.又认识到作为现代性的结果的艺术只能从外部抵制科学的"野蛮化".这说明,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与他触及的艺术现代性问题不可能最终协调起来,并没有真正摆脱古老的真理与艺术对立的逻辑.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有祖国"北大门"之称,是祖国的北部生态屏障,其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突破和谐社会人才瓶颈的重要举措;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建设是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内蒙古地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紧迫性、内蒙古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内蒙古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建设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吴迪 《南方论刊》2022,(2):94-96
马克思交往理论诞生于19世纪欧洲各国霸权与殖民地的扩张、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的时代,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人生存于社会上必然伴随着实践和交往活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还有人与社会和人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为基底,从当前思政课教学中的交往环境、交往内容和交往形式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关系,思考如何把思政教学效果最大化发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