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使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操作形成了区域非对称的货币供给。依据最优货币区标准的理论分析和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分析结果一致认为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东部沿海区域的政策效应优于中西部区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根本原因,货币政策传导主体的区域差异是形成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直接原因。我国应关注区域差异实行适度差别的货币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菜单成本模型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单成本导致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粘性,此时货币供给的微小扩张或者收缩无法等比例地传导到价格水平上,于是导致微小货币冲击对产出具有实际效应,进而体现货币冲击作用呈现菜单成本型的非对称性。我们利用区制转移模型描述和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菜单成本型的非对称性,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受到菜单成本的制约,因此建议采用多次和小幅的货币政策调控,以便发挥微小货币冲击的实际效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建立了基于宏观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区域货币乘数模型和区域货币政策乘数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得出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中国现实分析了中国基础货币区域投放差异、区域货币乘数差异、区域货币政策乘数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货币乘数和区域货币政策乘数的双重差异下,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效果将显著大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些结论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从经济周期同步性与经济冲击对称性角度,考察了中国两岸四地构建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基础。实证结果显示,两岸四地虽然在短期内具有共同周期,长期内存在共同的发展趋势,但是,在经济冲击方面仍不具有对称性,这说明短期内尚不满足构建最优货币区的条件。为此,两岸四地应加深地区间的货币合作,增强其对不对称性冲击的调节吸收能力,以降低外部冲击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政策存在地区间和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双重非对称性.运用面板数据—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可估计货币政策的产业传导效应,进而探讨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与区域的效应非对称性原因.研究发现,紧缩货币政策的效应在经济衰退时要比繁荣时的更大,且这种经济周期性的非对称性程度存在区域差异.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产业特性,因而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导致中国地区间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央行应根据产业分布特点,在保持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同阶段因产业而导致的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6.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来探究衡量“最优货币区”标准。本文着眼于蒙代尔(Mundell)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衡量标准,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现状,探讨我国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实行区域货币政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讨论是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这种效应的存在对各国货币政策当局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研究不能仅局限在国际货币联盟中,同样适用于单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内部发展差异较大的大国内部。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这一领域相关的成果的基础,对其产生的机制、实证研究、治理机制等角度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亚洲金融危机后 ,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开始探讨亚洲货币合作问题 ,“亚元”也被提出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统一主权下的中国内地和香港来说 ,在这方面能否先行一步 ?尤其是随着两地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内地和香港会不会像欧盟那样在经济一体化条件成熟后采用单一货币呢 ?文章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础上对内地和香港经济冲击的对称性进行研究 ,探讨人民币和港币是否有条件实现货币一体化。研究表明目前内地和香港经济冲击的对称性不够高 ,还没有满足组成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但是从内地和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 ,经济冲击的对称性将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货币一体化的条件也将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9.
从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角度,根据划分最优货币区的指标对经济体进行划分,寻找经济区域不协调的根源,按照产权界定理论,进行区域之间联合的财政措施和货币措施,有意识引导资源的定向流动,解决区域经济摩擦。最终从最优货币区理论角度给出建立区域联合的指导性框架,为转型期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理论提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且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的大国而言,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各地区的传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两项计量工具,实证检验了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存在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产出的影响,还是对物价的影响,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影响都要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紧缩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效应既体现为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同,也体现为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力度、时滞和持续时间的差异.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我国近20年来的紧缩与扩张货币政策时期的区域效应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紧缩性政策在西部地区的效应更明显,而扩张性政策对东部经济的影响更突出.这表明,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导致我国近20年区域间经济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所以,中央银行应该采取适当的差别政策措施,以促进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的执行效果,基于CRS和VRS方法,以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作为分析的输入指标,以GDP、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输出指标,对我国东北部、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是存在区域效应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主要体现在政策效率的不同上,东部地区的货币政策效率高于其他地区,且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并且就全国而言,货币政策有效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运用Grange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及VAR(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各地区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定量描述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形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货币政策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传递障碍远远大于一般欠发达地区,因而应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供给领先"的政策性金融扶植发展模式,通过改变民族地区经济金融环境、健全货币政策传导环节、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提高货币政策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实施效应。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10-2015年间深市A股公司年度数据为基础,采用有序逻辑回归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不同上市板块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将所有权性质、区域金融发展程度纳入同一框架进行讨论.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且该影响在各上市板块之间存在差异,影响最大的是中小板非国有企业,银根越紧缩,中小板非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而主板、创业板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基本不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无论在货币宽松期亦或紧缩期,不同板块的所有权性质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不同,主板、中小板的非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均显著低于同板块的国有企业,而创业板则不然;金融发展程度对不同板块、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是,在货币紧缩期,处于金融发展程度高区域的国有企业相较低区域的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更高,而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不受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其弊端是往往忽略各地区由于不同发展水平而造成对货币政策反应不一致的问题,从而产生不利于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连带效应。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1994年至2009年各省的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模型的选择标准对各省的实际GDP与货币供应量建立变系数模型,以此来考察各省经济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确实存在区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三元悖论论述的是各国央行必须在货币政策独立性、自由的资本流动和稳定的汇率这三个元中做出取舍,为央行的政策组合选择提供理论约束。但是,该理论并没有对三个元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做出明确论述。根据对三个元的理论拆解和历史沿革分析发现,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这三元分别存在着独立发展逻辑、历史发展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资本自由流动是三个元中主动变化的主元。1970年到2016年全球183个国家金融开放度指数和2008年到2019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等实证检验论证了这一研究结论。因此,央行选择政策组合时,应明确资本自由流动这一主元,逐步推进资本自由流动,放宽金融管制,同时根据实际国情选择适合该国的货币和汇率的政策组合。小型经济体可选择放弃部分货币独立性以保持该国汇率的稳定,大型经济体可选择放宽部分汇率波动区间,保留部分的货币政策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