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家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其理论基础是适度普惠型福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福利多元主义等理论。西方国家从机构养老到居家养老的转变及其对居家养老的支持政策为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居家养老服务要确立尊重老年人选择意愿、确保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家庭、社会与政府共同担责等基本理念;坚持自力为主、居家与社区为辅,居家为主、社区与机构为辅,家庭为主、政府与社会支持为辅等理性原则。要合理界定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关系,理性选择居家养老服务方式,逐步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体系,并不断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环境。  相似文献   

2.
关于甘南州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问题的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惠扶持政策 ,是营造甘南州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和创业环境的有力支持 ,也是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就国家和甘肃省给甘南州的优惠扶持政策 (包括州上制定的优惠政策 )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 ,较系统地展示了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对当前优惠政策运行机制中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探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背景出发,运用结构式访问方法收集了39家养老机构管理者的定量资料,以资源依赖理论视角,探讨了民办养老机构如何建构支持网络的问题。研究从民办养老机构面临的资源困境出发,提炼了民办养老机构的生存发展策略,主要从两方面展开:其一,民办养老机构作为非营利组织,其生存发展必然以资源做支撑,进行资源开发,与其他同行组织进行资源交换是生存之道。其二,建立与政府及其他公益组织的相互协作,建构支持网络,激发组织活力与竞争力是组织进化的策略。本文提出进行公共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提升集群组织竞争力,进行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民办民营型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广东省珠海市、湖北省汉川市的4个典型村镇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村镇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着:法律定位模糊、有效监督评估机制缺失、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的产权困境、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以及养老服务纠纷解决机制缺失等种种问题。在分析村镇民办养老机构的概念,对两地民政主管官员、机构管理者、入住老人的深入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及立法机关应明确村镇民办养老机构法律地位、建立养老服务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完善行业评估机制、因地制宜建立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起部门间统筹协调机制等法律对策建议,以促进村镇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办养老机构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福利社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我国养老事业的客观要求和新的模式选择,未来社会养老的服务职能将主要由民办养老机构来承担.我国目前的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政府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同时,政府应对民办养老机构实行鼓励和扶持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6.
机构照顾是我国老年福利服务的传统方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压力,养老机构面临着总量不足与床位利用率低的双重矛盾,机构照顾陷入了困境.社区居家养老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通过社会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兼具家庭养老与机构照顾的优点,它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老年福利服务的一种新模式.从机构照顾到社区居家照顾彰显我国老年福利服务政策在政策目标、政府责任、照顾内容与服务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老龄人口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基本养老服务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建设,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日臻完备,社区养老服务全面开展,政府大力助推基本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逐步铺开。但是,黑龙江省基本养老服务供需错配、养老服务从业队伍建设薄弱、社会各界支持经费不足、养老福利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新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基本养老服务建设应坚持“需求导向”,积极完善兜底性基本养老服务建设,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加大对基本养老服务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建构基础性老年福利支持和监管制度,从而实现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目前的流动儿童福利政策覆盖了流动儿童生活的所有领域,体现了流动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等基本权利。但现有流动儿童福利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形成在儿童福利法指导下全国统一、目标明确的国家流动儿童福利政策框架体系;在流动儿童生存政策方面,缺乏对儿童安全的整套制度安排;在流动儿童保护政策方面,缺乏禁止虐待儿童的相关政策规定;在流动儿童的发展政策方面,儿童的参与权还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缺乏政策的安排等等。因而,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视角下,要从影响流动儿童福利的家庭、学校、社区和立法因素出发,从流动儿童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致力于对流动儿童福利政策的顶层设计,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就业支持和人文关怀的具体政策设计,提出构建有利于流动儿童发展的社会福利政策新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项与人口较少民族减贫与发展至关重要的政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亟需进行评估和监控以使政策更加科学化、规划化。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周期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数据评估《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制定过程、实施过程、监督过程以及政策满意度等,以期探究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选择当兵尽义务,国家给予一定的教育福利政策作为回报.构建以资产为基础的大学生入伍福利保障政策,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入伍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实现国家针对大学生人群所制定的福利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产生多重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宋争辉 《南都学坛》2008,28(4):142-144
大学校长职业化是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讨论的热点之一。在走向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进程中,大学校长只有处理好高等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关系、处理好教育事业观和教育产业观的关系以及教育创新中高校内部各个层面的关系,才能保证大学校长职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创新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但目前中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管理创新上力度不够。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思想、企业体制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朱葆华 《东方论坛》2005,(3):111-113
指出了书法作品<松江宝云寺记>释文中的一些释文错误,并一一作了订正.希望书法编选者应加强语言文字方面的修养,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规则主义"立法模式下,使用作品的"合理性"判断具有法律意义和实践价值.即使纳入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仍应以"合理性"判断为司法释明内容.合理使用行为包括作品的使用和作品使用后的衍生结果的使用,并且不以非商业性或非营利性使用为是非分水岭."合理性"判断应当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实现利益平衡制度功能,适当地彰显特定作品的"公共物品"属性,并充分考虑作品使用或衍生使用结果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学者散文重新崛起 ,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学者散文以文化、哲学的参悟为底蕴 ,以知性、理性、悟性为其基本的美学特征 ,对历史、现实、世态人心 ,以及现代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咀嚼 ,是极为严肃意义上的纯散文。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过三次历史性的飞跃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宋代法眼宗禅僧道原(元)编撰的<景德传灯录>一书,是研究近代汉语的宝贵资料,语言通俗易懂且简洁凝练,其中不乏成语典故,这对后世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景德传灯录>中的成语,结构形式多样,语法功能丰富且含义相对稳定,从结构、意义变化等方面对这些成语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对揭示汉语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宫女,又通称宫人,按其功能和地位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在宫中管理君主日常生活事务的人, 其地位较高授予官职者被称之为女官;另一类是在宫中服劳役而被役使的侍婢、织婢等。北朝时期的宫女,带有战乱割据时期的特点,而其民族成分也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价值诉求。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化,网络世界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兴场域和重要阵地。在网络境遇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与客体、载体与环体面临着转换变化,要围绕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实现的实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思潮,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灌输的力度;强化网络参与者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以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价值主体间的互动性,不断激发他们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创造力;增强网络媒介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互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融合与创新,从而不断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乌江流域土司时期文人诗歌展示了独特的民风民俗、雄奇秀美的山川风光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具有突出的认识价值;体现出鲜明的自然美和强烈的人性美,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饱含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家庭使命感,具有强烈的教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