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导经济建设的实践,使我国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向沿海倾斜的程度过大,结果使区域经济差异在发展中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西部是我国最辽阔的疆域 ,也是我国经济最欠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直接关系着我国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为此 ,新中国三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西部地区的发展 ,适时制定了具体的西部开发思想。研究他们的西部开发思想 ,不仅对西部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于当今的西部大开发实践 ,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第一代中共领导人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思想新中国建立之初 ,为了改变旧中国经济落后、工业过于集中于东部沿海一带的状况 ,第一代中共领导人采取了重点发展内地经济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思想 ,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是建国以来邓小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是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南。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 ,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布署 ,以及正确处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继承与丰富。目前 ,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战略构想的必然实践。这一理论 ,不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在全局中的地位和意义史新辰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一再强调要研究少数民族经济的特点。在毛泽东发表的关于十大关系中,又再一次阐述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这里的内地实际就是酉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我...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张重点发展东部地区,通过非均衡布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该思想包括“两个大局”的发展方针、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发展布局、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发展机制四层内涵。新时期要辩证看待这一思想,它对当前缩小地区差距,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利民 《河北学刊》2004,24(6):177-182
明清时期 ,运河漕运和贸易促使运河附近的港口城镇成为规模不一的南北商品集散中心 ,海运漕粮和沿海贸易带动和促进了沿海港口城镇的发展。根据当时的商品流通网络 ,华北地区分为两个经济区域 ,各经济区域内经济重心是在大运河和驿道等交通枢纽、首都和省会附近等华北平原农业比较发展地区。近代以后 ,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被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轨道 ,沿海城镇内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 ,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 ,成为不同范围的经济中心。随着商品运输方式的变革和商品流通网络的重组 ,港口城镇完成了向东部沿海的区位转移。但是 ,这并没有打破原来的两个经济区域的格局。其中 ,最突出的变化就是经济重心逐渐转向沿海和近代交通运输枢纽 ,其空间特征就是从偏重内地向沿海地区东移。而且 ,这种符合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7.
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上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继承与发展苗天青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等一系列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如何正确地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以做到既能发挥各自地区的优势,又能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必要的倾斜政策,推动我国地区经济快速、...  相似文献   

8.
内地游客对澳门经济影响的相关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内地游客的多少,直接影响澳门的旅游业及整体经济发展.本文使用统计学的回归(Regression)分析和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方法,研究澳门内地旅客数量与澳门经济的几个重要指标(如GDP、博彩收益、零售销售额、酒店入住率)存在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内地游客数量对澳门经济影响的显著性极高.  相似文献   

9.
论文主要从历史角度,通过对建国63年来中央政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变化及其绩效,来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各种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究竟发生多大影响.早在中央政府制订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鉴于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状态和国家安全的需要,中央就开始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沿海与内地关系问题作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十大关系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把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和先富起来,帮助和带动全国各地区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称作一个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腾飞的“大政策”.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新的背景和内涵下,中国重新走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央政府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实施了细化的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63年来,中央政府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花了很大精力努力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异,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尽管经历了不少曲折,但总体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增加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历史经验与理论研究表明,区域经济活动的布局和海洋有着历史渊源,内部统一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主动对外开放的经济一般带来沿海经济活动的繁荣,同时也将导致海岸带空间紧张与海洋资源环境压力。中国正处于沿海产业发展与布局的上升期,其发展必然伴生着海岸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空间竞争与拥挤效应。而要推动沿海产业合理布局与建设的区划与规划,则需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一) 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经济关系是地区经济结构中的一项重要经济关系。地区经济结构反映生产力在地区之间的布局以及各个地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制约,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就如何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这是很有意义的。对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关系,过去就有了较多的研究;对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关系,近年来也引起了人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制度协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客观上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协调。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的知识产权制度协调应该根据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情况,分阶段予以设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实行对外开放,引进资金和技术的时候,究竟应采取什么战略才有利于全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尽快富裕呢?前不久,赵紫阳总理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考察时,对我国在对外实行开放时,如何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作了正确的回答。他指出:“中国总的趋势是由沿海向内地逐步开放”。“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将通过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多层次的探索和实践,滚动式地由外到内,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又说:“把对外引进和对内联合、把沿海的发展和内地的开发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解决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关系问题,使全国经济振兴,人民富裕起来”(1984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我认为,赵总理提出的这样一个滚动式推进战略,是考虑得比较周全的正确战略,它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是既积极又比较稳妥的。  相似文献   

14.
正确处理内地与沿海关系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早在5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此就进行过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的科学思想.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再次探索了内地与沿海的关系问题.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伟大决策.三代领导核心在此问题上一脉相承,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一个很有特色的逻辑.这一逻辑生动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从中国国情出发,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以沿海地区开放开发战略为标志的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和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国土开发格局相应地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海沿江并重时代,而沿江发展战略也由长三角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推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对于统筹长江流域和全国国土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分类配置 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但本文也分析和研究区域之间、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问题。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多种多样的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产业功能分类法,对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产业功能分类法,即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着重考察各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方式,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的相对地位、作用和功能为标志,将区域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1979年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正在取得进展。九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内地的广大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开放带同香港卓有成效的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显著的特征。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内地的振兴与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 ,在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使之脱离中国内地 ,变成一个附属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实体 ;在经济上实行统制政策 ,运用军事政治手段在东北强行建立为日本掠夺战争资源服务的殖民地区域经济体系。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极力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 ,即在统制经济体制下 ,实行区域产业的集中控制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运营 ,使伪满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日本殖民地经济体系中 ,成为日本经济的附庸。因此 ,伪满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鲜明的殖民地性质  相似文献   

19.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坤萍 《河北学刊》2007,27(2):168-171
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与交易理论对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的发展会给区域经济提供良好的实体移动平台,而区域经济发展又会促进区域物流的集约性和规模性。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本质上是聚集于一定空间的企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开放经济系统,因此本文试图从企业层面入手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它进行全新解释。首先,本文阐述了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区域的本地化经济关系和区域的区际经济关系,以及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交织形成的区域经济关系网络。认为,区域经济关系网络使区域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有机地结合,形成区域生产系统。其次,对区域生产系统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从要素的竞争与合作、系统与区内外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对区域生产系统的特征进行了解释。第三,指出区域生产系统是区域经济系统的核心,它的特征和变化代表和反映着区域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变化。因而通过分析区域生产系统能够揭示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在结论部分,作者还进一步提出增强区域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