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振勋 《老友》2013,(11):1-1
人生路上需要用真诚的心灵去欣赏和赞美,而不是用好奇的眼睛去打量。欣赏,就是用眼睛去注视.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体味这人世间的美好。赞美就是真心诚意地去褒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与人相互尊重。和蔼友好。人到老年更要学会欣赏和赞美。  相似文献   

2.
中国书法,是当今世界上别树一帜的一种造型艺术。它以极简单的工具(纸、笔、墨、砚),和几种不同的线条(点、横、竖、撇、捺),便可创造出各种不同风貌的动人心弦的艺术作品,与中国绘画并列于世界艺术之林而无愧色。我国的书法发展史,是与文字发展史紧密相连的。要谈书法的起源,就不能不先谈文字的起源。 我国文字正式形成于殷代后期。因为前期的文字,基本上还是处于图形阶段,到盘庚迁殷以后,文字才逐渐走向定型。内容多为贞卜记事,而且都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虽然那时的字数还不多,也还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字第一成熟期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文字第一成熟期述要何丹众所周知,自公元前四千年中期至前二千年中期,人类有三种文字先后发展到了能“按顺序无遗漏地记录语言”的成熟水平,它们是:苏美尔人的楔形字,古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华夏古汉字。这是人类文字的第一度成熟,因而,人们称这一时期为人类文字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常忽视了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真山真水,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真实的世界。” 余明慧学画属于无师自通的那种。早年在建瓯市东峰镇读小学时,县文化馆下乡举办的宣传画展让他着了迷,从此爱上了纸上涂鸦。农村没有美术老师,他就买来连环画临摹,  相似文献   

5.
校报编辑排版是现代出版工作重要的环节,是一种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高校校报编辑排版艺术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版面设计是校报个性和风格的最直观表现,美的版面可以愉悦读者心灵,提高传播效果。从本质上讲,好的排版形式,就是读者透视校报的第一扇窗户,是一种精神和情感传达,是一种无言的形式美,最终以达到愉悦读者心灵和美化版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线”作为绘画再现物象的第一手段,古往今来,习画之人,膜拜求索,引来千古绝唱;同时,又为现代人的继承和开拓留下了静寂的深思和无比困惑!一分析中国传统绘画,“线”的运用有如下特征和发展历程.中国画之线条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从物象实体中抽离出来与艺术家或作画之人审美心灵相符合,并重新回到物象实体中去.线条已不是所写物体的纹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时期时空已经普遍作为一种认识的基础体现在艺术创作中,经典的案例就是透视法,它的作用不是为了呈现对象的客观真实性,而是为了建构符合视觉感受的主观真实性。联系康德对象符合知识的论断看,知识的产生要以感性直观为前提和手段,而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又表现为时间和空间,并存在于心灵中;康德对象符合知识的论断实际上是要求对象符合人的心灵感觉,康德这种哥白尼式的认识,显然是其将时空心灵化后必然要作出的论断。而文艺复兴的时空意识要求对象符合人的视觉感受,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一个感官经验的世界,是一个符合透视法知识的世界,一个被心灵化了的世界。这正是文艺复兴的时空意识对于康德时空观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以文字符号传递信息,电视以视觉图像和声音传递信息。二者在传播介质上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在构思、创作上的整体差异。而这个差异首先表现在构思时的思维方式上。电视以一种区别于文学作品的构思方式──视觉思维进行总体构思和创作。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当代画坛中,申玲作为著名的女性画家,常被贴上“才情、率性、表现”等等一类的标签.在她的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背后.我感受到的是心灵、生命、永恒的鲜活.它关乎一个艺术家关于艺术的审美、追求、固执,也关乎艺术史家对于该艺术家的思考、判断和学术呈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图式,而是一种沉迷:不仅仅是一种修为,而是一种宿命。  相似文献   

10.
高潮 《社区》2012,(26):24-24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讲的是三种自然现象.又比喻的是为人处世的姿态,也是先辈留下的至理名言。大凡成功人士都说话留有余地,做事掌握分寸,交友注意距离,这就是一种哲学思维。关键在把握一个度。只有中和恭谦,虚怀若谷者,才能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日积月累,不断迈向心灵的理想王国。  相似文献   

11.
在阐释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问题上,“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的人”实际上是走在同一条路上:我们只有回到马克思那里,马克思才能成为我们同时代的人;只有把马克思看作我们同时代的人,我们才能真正地回到马克思那里去。马克思思想中所透显出来的关注人类命运的强烈责任感和博大胸怀、彻底的批判精神及其实践性思维方式,对当代人(尤其是中国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影视文化与感觉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艺术超越了印刷文化的理性特征,是当代感性文化的滥觞。从本质上讲,文字是观念性的,镜头是物质性的,单词反映思想,画面反映感觉。在影视文化中,形象排挤了词句在印刷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从事记录的眼睛(观看)代替了从事反射的眼睛(阅读)。“看”和“读”都需要视觉发挥作用,但“看”是一种直觉观察,“读”是一种理解观察。 没到过长江的人,读到“长江”这两个字时,要靠想象力创造它的浩荡;而到过长江的人,要靠回忆来复制它的雄伟。无论想象还是回忆,都要借助心智将概念和表象联系起来。人对长江的把握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文字,更取决于文字所能唤起的心理能量。想象力和记忆力强的人,对长江的所知便生动、真切,反之便平淡、模糊。文字只是个启动因素,它的真正表现力来自于阅读者的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视觉中心主义对本质的追求和对主客二分的坚守为西方思想的形而上学传统提供了前提预设和思维指向。柏拉图划分肉体之眼和心灵之眼,最早为形而上学确立视觉中心主义传统,从笛卡尔到胡塞尔的西方哲学在探讨意识时都以视觉中心主义为参照模式和运思方式。海德格尔以清理视觉中心主义为契机,着手消除形而上学传统的危害。通过对存在之“呈现”的论述,海德格尔解构了传统形而上学中的视觉中心主义,建构起存在论层面上的视觉观念。但在德里达看来,海德格尔对传统的否定由于仍然囿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表述方式,因而是不彻底的。  相似文献   

14.
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清代袁枚云:“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朱自清说:“作文就是以文字作画。”老舍先生也曾说:“文笔如放风筝,要飞起来,不可爬伏在地上。”概而言之,“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高尔基语)。我们知道,一段精美的文字,如一杯香醇可口的咖啡,像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叫人颊齿留香,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类心灵认识史上,关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历来有一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观点,即人的思维离不开各自所掌握的自然语言,并以之为加工的直接对象和媒介。近几十年来,随着心灵哲学的迅猛发展与长足进步,以及伴随而来的对心灵尤其是思维的认识向精确化和具体化方向的迈进,上述观点受到挑战。美国哲学家J.福多明确提出思维语言假说,并在其后许多论著中加以阐发,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画家面临自然,直接与自然对话,不依傍别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发现自然中有价值的视觉元素,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异象,从而作为创作的前提。艺术要有一个出发点,这是艺术的原点,原点就是自然。艺术家面临自然,叩问原点,应独立观想,追求独创。  相似文献   

17.
作者是如何进入作品的,或者说作品是如何显露作者自身的?这是作者风格不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层面,也是认识作品的最初的标示。这就涉及到思维视点的问题。艺术思维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创作主体都会表明一种倾向,即他关注的是什么?是外在世界局限还是内在心灵自由?是面向社会还是指向个体?是迫视生活还是作形上哲思?穿越这个问题是达到作家作品本身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可以从作家作品思维视点的指向人手去探究作家作品的内在精神。从整体上观照韩愈苏武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二人思维视点的选取确乎不同。韩愈无疑表露出…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心理医生,近年来毕淑敏尤以散文誉满海内外,在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她的散文具有一种女性作家难能可贵的生命热力和思想深度,作品传达出作者对人类生命存在形态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把握与终极思考.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其最新散文集<心灵眼睛>,来透视作家心理散文中的生命意识主题:对生命的礼赞,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对人心灵的拷阿.展示散文家毕淑敏独特的文化品位与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9.
人生如寄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面对当下种种不堪而生出的苍凉感叹,喻指主体的一种精神客居状态。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状态规约着张炜、莫言、萧红、张承志等现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其小说叙事形态共同体现出一种精神客居者“回家”的意向。基于言说主体自身的差异,其笔下大致呈现出三种回归精神家园的路径,那便是回到大地、回到童年、回到心灵。  相似文献   

20.
问题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问题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在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同时最终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作为思维的三种不同形态,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和抽象思维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常是协同起作用的.关键是如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和心灵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