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自治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自治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有利于优化村级班子、健全村级治理,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构筑人才高地、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有利于增加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  相似文献   

2.
选拔"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鹤壁市在河南省率先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必须统筹把握,综合考虑,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着力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期实施提供制度保证,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村官"计划与城乡智力资源循环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经济体制下,农村智力资源单方面流向城市,造成农村人才凋敝而城市人力资源结构性过剩的现状."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促进智力资源回流农村的重要试验,在进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和争议.从全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历程和各地模式中的经验教训来看,要使"大学生村官"真正有用于民,政府除了为大学生提供优厚待遇,进行项目、资金等支持外,更应该建立"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和推广,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拓宽后备干部队伍来源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不足,身份模糊、工作职责不清,乡镇政府截留、挪用大学生村官的现象严重,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管理缺位与期满后出路较窄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村官计划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科学定位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加强高校宣传培养与优化工作环境,以及进一步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训、绩效考核、激励保障和出路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是国家施行大学生"村官"计划后涌现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群体,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其中蕴含着一系列的角色期待.由于"村官"角色中的社会期待与自身认同之间的差异,引发了工作实践当中的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对江苏镇江地区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对由于角色困境引起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找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李书省 《兰州学刊》2012,(12):219-22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文章针对当前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构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党中央一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制度性建设.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城乡人才合理流动、强化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遭遇到了现实的困境,面临着种种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如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模糊、身份处境尴尬,专业技能偏离、工作推动艰难,经济待遇偏低、留任时间不长,安置退出不明、前途发展困惑等,这主要是由相关的政策与法规缺失、配套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思想认识不到位与能力不适应以及社会认同程度不高等因素造成的.我们必须从现实需要和实践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大学生村官工作向纵深推进,具体要在创新制度设计、健全培训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村官端正认识和提升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做好工作,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促进城乡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河南省在实行"大学生村官"制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由于这是一项全新的改革和尝试,一些相关的制度和配套机制还很难一时到位.因此,要建立科学稳定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就必须在选拔机制、后续保障机制、激励引导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全局高度,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报考动机不纯、专业不对口、保障机制不健全、随意借调现象严重、“传帮带”制度缺失等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官”选拔对象和选拔标准,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岗中和岗前培训,加强“村官”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规范借调和考核制度,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绩效:定量评价与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实施以来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但由于实施时间短,大学生"村官"的绩效评价和干预机制还不太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和绩效提升。基于江苏苏北306份问卷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地区的大学生"村官"绩效整体上处于"一般"水平,在其绩效的四个维度中,任务绩效和学习绩效水平排在前两位;个体特征、经济与政策环境以及领导与群众支持对大学生"村官"绩效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绩效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深入实施,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方向也随着计划实施过程中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而发生变化。在此以时间为轴线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出学界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各个阶段内的研究重点,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角度进行评析,以期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政府治理"理念与大学生就业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治理"是政府履行大学生就业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重要政策措施."政府治理"与"政府管理"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强化大学生就业机制运行过程中的"政府治理"理念,绝非回归政府或计划或行政手段对大学生就业的统治和包揽,"政府治理"的原则应体现出人才资源的统一性、创业政策的激励性、就业机制的预警性、就业目标的战略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问题的一个双赢战略。青海省2006年启动大学生村官工作,各州县在具体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大学生村干部在服务"三农"方面正在发挥着的积极作用。然而,大学生"村官"毕竟是一项开创性的新生事物,在实际工作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足和问题,对此本文从宏观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文军 《河北学刊》2012,32(5):170-174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利弊得失尚未形成共识.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和理论逻辑来看,其积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但现行的政策导向属于反向激励和短期激励,不利于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正确的政策导向应当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正向激励和长期激励,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关系的战略高度加大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经费投入,可以借鉴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制度和国家、省部级等课题规划制度对大学生村官给予经费支持;推行大学生村官村民“合同制”和任职年限弹性制度,鼓励永久任职,大学生村官配额应重点向老、少、边、贫农村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15.
梁雪姣  肖湘雄 《理论界》2012,(2):179-181
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建设,对破解"三农"难题,推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目前我国有的地区大学生村官存在"下不去、用不上、待不住、干不好、流不动"的现象。因此,对大学生村官实效性机制进行探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农村发展政策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和学界的重视."大学生村官"是作为"外"的国家自上而下推动和作为"内"的乡村社会自下而上吸纳的结果,但是形式上的"内外结合"却在乡村表现为"内外分离"的景象,"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并没有与乡村真正融合,能参与的事件和发挥的作用都有边缘化的倾向.有知识背景的大学生对于乡村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发挥其积极作用需要的是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措施,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地区的生存状况对村官政策长效机制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地区为乡镇政府机关,处于权力核心的边缘地带;村官收入的地区差异较大,影响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大学生村官个人的成就感及获得的支持程度;未来的发展出路是大学生村官关注的重点.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公务员考取、扎根基层以及创业方面的制度政策支持是构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李永忠 《学术探索》2012,(12):31-34
党中央全面部署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在农村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但是,由于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力不足而使这些目标并未完全达到。大学生村官学习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迷失、学习毅力衰减、学习能力弱化。地方党和政府应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导大学生村官把自己锻造成学习的主体,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学习的平台,全面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8,(3):225-232
创业意向作为创业行为是否发生的关键变量,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大学生村官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个体特征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创业环境是显著影响大学生村官创业意向的重要外部因素,创业自我效能是显著影响大学生村官创业意向的内在动因,创业认知特征是显著影响大学生村官创业意向的因素之一。需要从"勇于创业"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大学生村官创业素质的提高、大学生村官创业自我效能的提升、关注新业态发展等方面,激发大学生村官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20.
许艳丽  范微 《理论界》2011,(4):88-89
上世纪"知青"运动与本世纪"大学生村官计划",两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却是他们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我们能够对知青运动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