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运“民工流”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作为春运主体,民工流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对人们行为选择影响的表现。民工流的迁移变化既是经济状况的反应。又深刻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一年一度的春运带来多种社会问题。春运问题的核心并非“人多”。而是“集中”。因此对春运难题的解决不能单纯地依靠运力的增加,而要通过深刻挖掘分析春运民工流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金陵瞭望》2007,(4):57-57
今年春运火车票价不再上浮1月10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从今年起,春运火车票不再实行上浮制度,这将使数千万旅客直接受益。  相似文献   

3.
禾愚 《金陵瞭望》2007,(2):11-11
据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今天透露,今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一律不再实行票价上浮,这是铁路部门继去年春运实行临客票不上浮后,推出的又一惠民政策。  相似文献   

4.
近日,铁道部召开全路春运电视电话会议,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明年春运期间,全路将首次全面推行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电子支付票款等新的售票方式。与此同时,相关在线支付企业为吸引春运旅客网络购票,首次打出无网银、送话费等促销牌,这都让火车票销售不再一成不变、死水一潭。  相似文献   

5.
单一良 《21世纪》2014,(2):64-66
春运,一个幸福又匆忙的词。每年外出务工、求学的人都会在这一时间段,归心似箭、不畏艰辛,踏上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6.
今年年初,铁道部曾透露,2007年全国铁路春运方案已出台,预测2007年春运客流高峰将超往年,但火车票价如何浮动将在1月中旬揭晓。因此有人预言:“方案出台了,涨价不会远了。”1月10日中午,来自铁道部的一则消息震惊了全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宣布,2007年铁路春运各类旅客列车票价一律不上浮,以后春运也将不再实行票价上浮制度。  相似文献   

7.
蒯乐昊 《可乐》2010,(1):8-9
告到铁道部不涨价 2006年,郝劲松向北京市一中院起诉铁道部,诉铁道部春运涨价不开听证会程序违法。北京市一中院书面裁定不予立案。郝劲松随即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12月,法院宣判郝劲松败诉。  相似文献   

8.
他相信公益诉讼将成为推动中国民主与法制的一支重要力量当郝劲松第八次坐在法庭原告席上时,他脸上的表情仍然充满了乐观与信心。这位被誉为"维权斗士"的34岁政法大学研究生,2006年再次把国家铁道部和北京铁路局推上了被告席,这一次他起诉铁道部春运涨价程序违法。郝劲松手举两张面值分别为1.5元和2.0元的火车票,在法庭上慷慨陈词:"铁道部春运涨价只在2002年举行过一次听证会,在发出新的春运涨价通知之前,还应召开听证会;  相似文献   

9.
郝劲松 《市民》2007,(2):37-37
您好!提笔给您写信是因为前段时间听到一个关于您的故事: 北京市民姜海程在火车上花30元吃了一份白菜炒木耳和米饭,不知何故居然没吃饱,于是向您写信投诉。您亲自批示后,武汉客运段领导专程来京向姜海程道歉。我听后颇多感慨,一份白菜炒木耳。一个乘客吃不饱这样的小事,都能劳部长批示。眼下有一件涉及1.5亿乘客合法权益,关系到社会稳定,远比一份白菜重要千万倍的事情要与您商榷,那就是2007年春运应该彻底停止涨价,因为春运涨价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  相似文献   

10.
据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洋春运”首周,北京口岸出入境旅客流量总计约34.3万人次,较2010年春运首周增长约5.5万人次。海外学习,务工人员回国探亲是今年客流量激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13年的岁末还未走远,漂泊的人们便开始了回家的企盼。在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网站上,你会发现,大部分信息已经显示为“无”,定睛一看,只有“硬座”或“无座”栏赫然展示着“有”字,让人们内心升起一丝希望的同时,又黯然伤神。人在途,这漫漫长路该如何度过呢? 就在归家的人们为旅途满心忧愁的时候,一款名为“硬座宝”的睡眠支架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之为“春运必备神器”。它与曲谱架有几分相似,不同的是正上方和侧方各有两个软垫,一个用于撑住头部,一个用于抵住胸部,其架子还可以调节高度,人靠在上面即可安然入睡。 好像淹没在海水中的一根救命稻草,让归家的人们萌生了无限希望,这个途,因为春运神器的诞生,真的不吗?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客运票务制度在设计初衷上尽力体现社会关怀,实现有差别的分配正义.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执行力扭曲等原因,铁路客运票务制度在实施中出现了制度异化,造成了春运火车票资源的分配不公.本文从制度负外部性的视角,重新审视春运“一票难求”问题,并对矫正铁路票务制度的负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是由于回家过年的迫切愿望,引发了一年一度的春运潮,似乎这是每个出门在外的人的共同想法。然而,珠海有一群人在回家问题上很纠结,在  相似文献   

14.
《中华魂》2012,(14):24-25
裴济洋,男,汉族,北京人,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哲学系2009级本科生。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以极高的热忱致力于研究解决铁路春运"一票难求"问题,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售票技巧,在窗口售票20万张;连续三年奋斗在春运一线,志愿担任春运售票员,帮助数以万计买不到票的乘客特别是学生和农民工买到回家的车票.  相似文献   

15.
春运,一个让人紧张的词;参与春运,一段让人恐怖的记忆。去年为了备战春运时坐火车回家,我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健身。平时不论工作还是生活,我能站着时决不坐着,能一条腿站着决不占用两条腿的地方。另外我还锻炼自己站着睡觉的能力和在嘈杂的环境、刺鼻的气味中睡觉的能力。临到离  相似文献   

16.
遥远 《老友》2014,(1):53-53
正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韩国的传统节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韩国人过春节的许多习俗和中国的过年习俗很接近。春运韩国也有春节阖家团圆的习俗。韩国的春节法定假日是3天。春节期间,韩国大部分人都会回家探亲。所以跟中国的春运情形一样,春节前韩国的火车票和飞机票也是一票难求,很多人彻夜排队买票。由于韩国的铁路、民航部门会增加车次和航班,加之韩国的春运人数和中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和2009年广州春运应急管理的历程,是广州应急管理从被动、临时应对走向主动、常态管理,将应急管理融入日常政府管理的理念飞跃和成功实践。而要长期有效应对像春运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广州春运应急管理的风险敏感性因素和相关重要影响因素,并着重从常态管理、防范在先,统筹兼顾、多谋善变,事后恢复、强化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广州应急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国人不变的情结,然而深深烙印在人们脑海中的春运景象——售票厅大排长龙,候车厅人头攒动,旅客肩扛手挑,翻爬绿皮车窗……正逐渐被“高大上”的动车、便捷的网络购票取票,井然有序的进站候车等全新春运体验所代替.自2012年全国铁路全面实行网络购票和电话订票,铁路加大车站旅客候车分流以来,大家已经明显感觉到春运火车站不再那么拥挤了.  相似文献   

19.
何如平 《社区》2012,(5):35-35
去年11月,我去印度新德里旅游时正好离印度人最重要的节日“迪瓦利”节还有一周多的时间,新德里已到处张灯结彩,支起大篷.一派喜庆的气氛。印度人过迪瓦利节的方式与中国人过春节相似,大量到城市打工的印度农村人口会在迪瓦利节前夕返乡,这段日子也可以称得上是印度的“春运”。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开始,北京,乃至全国的铁路票贩子又开始活跃起来.由于有限的运力资源同高涨的客运需求存在着巨大落差,致使春运客票市场的利益空间变得十分诱人.既然有利可图,那就会有铤而走险者,于是出现了铁路警方对票贩子是年年打击,却年年难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