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物欲时代是指:人类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使得长期困扰人们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人们不用为生存和温饱问题而苦苦挣扎.随着后物欲时代空闲时间的增多和温饱问题的解决,其中一些人产生了行为失范、道德缺失和精神迷离的问题.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面对这一时代变迁,应对后物欲时代的道德困境调整和创新我们的道德教育,具体包括:健全人格修养,丰富精神内涵;从古典贵族教育中汲取精神资源;重视闲暇与游戏在道德生成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蜗居》围绕大都市的住房问题,从物质到精神,揭示当前社会大都市消费时代下知识分子生存与自我精神的困境和迷失,展现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人性欲望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冲击与消解的三种不同类型:在色利中传统价值观的消解;在物欲现实中传统价值观的消解;坚持自我与物欲现实的精神困境。现代社会的断裂性与双重性带来的对传统文化及其道德价值观的权威性、制约性的消解正在考验着每一个都市生存者。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个性化、功利化和实用化的特征,由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受社会环境影响,而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着功利主义价值观、物质价值观以及诚信危机引发的道德危机等困境,基于此探讨社会价值困境与大学生失信、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化思想的关系,并提出价值体系一定要关注整个社会的价值重建,加强大众传媒的道德调控的重构设想,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加强校园教育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多种社会原因特别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南的原因,高校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还存在某些消极倾向,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和教育效果的形成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指导作用以及目前高校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5.
消费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消费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受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出现偏差,享乐主义泛滥;价值观趋向功利,实用主义盛行;人生观产生扭曲,个人主义蔓延。要消除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加强崇尚节俭的传统消费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在追求价值多元化趋势下,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价值实践等方面都在潜移默化中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继承者,如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积极的核心价值观,对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面临的挑战在于多元化社会思潮严重地影响大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导致大学生政治理想信念淡化和社会认知错位,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应以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大学生提供明确的奋斗方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形成基本道德取向和道德准则,中国梦成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出彩机会的奋斗基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所高校2212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根本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能够统领各项工作,但也有少数大学生由于受体制转换、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网络传媒等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个人主义思想盛行等问题。因此,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人生观教育,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荣辱观淡漠、道德水平低下的现状以及大学生成才的现实需要决定了在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高校应切实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论教育,不懈创新教育的方法,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拓展实践的形式,加强对社会实践的引导,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干学生日常行为的严格管理之中。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首选,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国内社会转型的影响和国际社会各种价值观、社会思潮在国内的传播,冲击着高校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切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确保其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升大学生素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底线伦理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遵守的最低标准的道德规范,是人类良知的最低防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导向,底线伦理是道德基础。将底线伦理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可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