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一体两翼。二者的性质职能、资金来源、运行机制、调控方式均不相同,但它们又相互联系,互依、互渗、互促。实践操作中,文化事业与产业常常纠结不清,给实际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必须落实"两手抓、两加强",坚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统筹、意识形态规律和市场规律相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双重维度,对内的文化维度即价值理念,对外的产业维度即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倚重于产品中的人文价值内涵,而内涵的提升又仰赖于文化自信的建立。同时,文化产业发展也为文化自信建立提供了广阔平台。看似相互促进的关系却在现实中因为中国文化产业与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带来三大悖论,同时制约了二者的发展。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周建新  谭富强 《东岳论丛》2022,(10):152-162
与既往关于大数据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不同,本研究力图从大数据赋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的角度出发讨论二者的复杂关系。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充分依靠了新时代的大数据技术从而优化了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和运营绩效。因而深入探究这一复杂社会现象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管理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fsQCA作为研究方法讨论这一命题,结果表明:首先,大数据赋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应从组织结构、基础设施方面着手,其赋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共有五条机制路径,而且五条路径存在非等效关系。其次,大数据赋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具有多种组态路径,各个组态路径对这一复杂现象的解释能力各有差异,其中,云计算能力、数字基础设施等作用较为明显。最后,大数据赋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多条路径存在条件替换的可能性,这为今后的文化产业实践管理提供了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一门科学.任何规划的本质都是重建人与对象的关系,规划是一个体系,是一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的体系.能否和在怎样的意义上再建人、社会和自然的合理关系就显得极其重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其他产业发展规划最本质的区别是它的精神性和精神的关系性:重建人与社会和自然精神关系和精神秩序.“文化生态”的规划思维,是一种与GDP为导向的规划思维相反的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思维.建立与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的合理关系是这种秩序关系的必然要求.“胡焕庸线”应当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国土空间布局必须遵守的原则.文化产业科学规划的关键,就是建立这样一种协调和统一的文化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分析了文化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界定了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产业,并从收入水平,闲暇时间,文化产业群等方面研究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提高的发展前景,最后探讨了文化产业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与先导产业的关系,以及我国文化产业面对入世的冲击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一国或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作为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也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如果能够协同发展,则无疑具有正外部性叠加的放大效应.阐述了生态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了甘肃省生态经济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并对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具有内生互动性.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决定了少数民族菲遗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菲遗活态传承的文化特性又决定了文化产业是其保护的重要路径.手工技艺类非遗因其生产性保护的开展更容易市场化、产业化.但在实践中,“保护”与“开发”仍是个不易协调的难题.壮族织锦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壮锦、绣球的生产性保护折射了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产业进程,对其考察可管窥当前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矛盾与困惑,从中亦可尝试探讨二者良性互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和耦合度,它们属性相近、特征相似,具有极强的共生性和互补性;二者彼此依赖、相融共生、互促共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后显现出新的产业特征,形成文化旅游产业这一新的业态。相近或共同的产业属性和产业特征,是二者融合发展的现实依据。旅游、经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相关性,是二者融合发展的重要机制。推动和促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因素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为此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对集群机制若干文献予以梳理的基础上,综合文化产业自身特质,受经济社会学关于集群研究"嵌入性"网络范式以及布尔迪厄在"文化生产场域"论述中关于"限制性生产"阐释的启发,提出一个以"两翼推进"与"五星共建"互动为标志的运作模型,对文化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内在的转型升级行动逻辑予以分析。"创意"与"服务"的统合是文化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根本所在,它们之间是并行互补的关系,二者共同致力于服务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构建。推进现代文化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发展,核心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士林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1):53-57,107
深入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真实背景,才能真正实现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当下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正是席卷全球并在中国表现尤其突出的城市化进程.在后工业社会或消费文明时代,文化产业本身已成为当代城市的核心机能和重要存在方式之一.任何具有文化产业性质的生产活动无不与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以矿山开采、冶炼、纺织等传统工业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城市相比,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资本运营、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为基本标志的后现代工业与商业,构成了后工业城市在物质生产与经济发展方面的主导性机制.文化产业与当代高度发达的大都市与城市群的关系更加密切.加快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与中国城市化整体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要开展文化产业城市化战略的基础理论与总体框架研究.其次,要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构架与新增长极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大众能真正参与到文化艺术的创造与消费中来,这是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使然.作为一种审美经济,文化产业首先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其次才是一种经济活动,二者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当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精神生产”、“生产也是消费”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论与观点,对于认识和理解当前纷繁杂乱的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能够为当代文化产业研究建构一个具有较大普适性与当代特色的解释框架,进而为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建构一个正确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结构的趋同不利于发挥地区间的比较优势.本文对影响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市场分割对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两期的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场分割可能对区域文化产业趋同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市场分割对区域文化产业趋同的影响.得出了市场分割是影响区域文化产业趋同的最重要的因素的结论,并提出了克服文化产业趋同,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张剑  贺正楚  张蜜 《东岳论丛》2012,33(7):145-148
日本的文化产业,尤其是漫画产业、动画产业、游戏产业,也是我国文化产业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日本文化产业出口贸易在产品与市场方面,与我国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因而构成较强的出口贸易竞争关系.通过GM(1,1)模型预测日本的文化产业在未来五年内的出口贸易额,以便为我国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外贸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题,专门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问题.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对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有明确要求.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当前需要从认识上澄清、在实践中处理好如下重大关系: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文化产品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精品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关系,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应用数字阅读、文化产业、生态因子、耦合模型等概念,通过对相关生态因子的互动分析,阐述了数字阅读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关系模式,提供了一个分析数字阅读与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反映的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间互动协同的动态逻辑,不同层级的技术创新与网络文化产业之间形成了竞争、共生、再生、自生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网络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形成了基础创新、要素创新、应用创新、知识产权创新的有机统一体。通过引入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和技术创新指数构建,对2000-2011年我国网络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演化轨迹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总体上网络文化产业技术创新长波与短波共生演化,四大创新指数呈现稳步发展与突破式跃进并存态势;趋势分析则显示2009年以来我国网络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进入高峰期。鉴于此,应积极挖掘、释放技术创新对网络文化产业演化、企业变革与制度创新的主导与启发效应,助推网络文化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提升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文化变迁可作为思考媒介技术(互联网)与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创新)二者关系的连接中介,这也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逻辑、技术逻辑和经济逻辑统一发展的必然要求。融合文化是对互联网时代文化变迁的一种范式描述,是产业发展特别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参照。融合文化的本质在于文化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在文化消费层面表现为个性化、社会化、生产化和跨媒体化四个趋势。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价值创造、价值获取以及核心竞争力也相应发生变化。融合文化的扩张使得文化产业呈现个性化和中心化并存的发展趋势,如何因势利导以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中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文化产业与经济区域的关系以及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指出了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快河北省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用文学批评术语"文本",试从"文本性"这一特征对文化产业的形态特征进行讨论;通过对其与文化产业生产、消费及其市场关系的探讨,试析"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基本内质.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网络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关系日益紧密.本文研究了了网络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关系的基本理论,总结和分析了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基本模式,以及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构建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良性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一,促进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加快发展新型信息文化产业;第二,促进信患产业的发展,为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