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当代社会批判的重要范畴,"物化"始终是批判理论研究的核心环节之一。霍耐特以承认理论对卢卡奇的物化批判作出新的诠释,将物化重塑为"承认之遗忘"。在这种对物化的"承认之遗忘"重构过程的批判性解读中,朱迪斯·巴特勒对霍耐特"承认之遗忘"的物化构建作出了积极性评价,同时对霍耐特的参与性活动、儿童依恋过程等方面作出保留性评判。但是对"承认之遗忘"的主观批判将消极暴力性行为排除在情感性活动之外,弱化个体发生学的经验性论证效力。这种批判及其限度的揭示在一定程度上廓清了"承认之遗忘"的理论难点,进一步深化了霍耐特承认范畴的存在性内涵。  相似文献   

2.
从生存状态的视角来看 ,明代士人“四民之首”的社会地位带有极大的虚浮性。经济与文化地位等的非均衡性与内在相悖性 ,使其“四民之首”的社会地位主要是依赖“科举”与“仕途”———这种非现实支撑———来予以维系的。从而也使明代士人实则成为了一种悬浮于社会之中的身份人 ,这种“悬浮性”在很大程度上亦成为阻碍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知识分子群体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3.
张进军 《齐鲁学刊》2001,(4):126-129
对民法上通过“承认”而得到补正的民事行为进行重新分类可以发现:对无权代理行为的承认,实质上是对自己行为的承认;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越其能力范围的行为的承认,实质上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格,吸收了其法定代理人的人格;而对债务承担和无权处分行为的承认与否,与移转债务的合同效力和作为无权处分行为原因的合同效力无关,只不过是建立了一种新的法律关系而已。  相似文献   

4.
承认的类型学探析——对霍耐特承认理论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核心人物霍耐特在早期黑格尔承认学说和米德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完善的承认-蔑视理论。这一理论是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更为经验化的补充。通过承认-蔑视这对社会动力学张力,霍耐特从一个较新的理论视角阐明了一种规范的社会理论,而这一规范的社会理论又具有很强的经验相关性。这种规范的社会理论在阐明道德发展的动力以及贴近社会经验方面显然比哈贝马斯通过以语言为中介的交往行动理论和罗尔斯抽象论证的正义论更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在理论论证的逻辑严密程度以及各关键概念间的逻辑层次关系的论证上却稍有不及。  相似文献   

5.
刘昊 《天府新论》2020,(2):61-66
认同危机是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承认哲学立足于主体间的相互承认以求化解之道。黑格尔、霍耐特和泰勒从不同的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黑格尔从抽象的主体出发,提出精神承认哲学;霍耐特站在社会批判维度,赋予承认以伦理意义;泰勒则从文化入手,提出"承认的政治"。然而,这三种承认哲学都未能揭示认同危机的根源,本文认为经济承认才是化解认同危机的根本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7.
如何包容文化差异,寻求共同价值,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是所有多民族国家在推进政治认同时必须面对的问题。查尔斯·泰勒立足于加拿大的政治实践,敏感于认同与承认的关系,剖析了平等承认的政治的两条进路及其政治认同危机,进而在完整刻画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回答了"国家是为了什么/为了谁"的问题,确立了他独特的政治认同理论:一方面,国家被视为一种集体能动性,其成员把它认同为自由得以辩护和实现、共同的文化认同及共同善得以表达的地方;另一方面,与之相应,成员既达成自由共识(国家容许"第一层次的多样性"),又以多元的归属方式获得政治身份(国家容许"第二层次或深度的多样性")——或直接作为个人权利的载体或作为民族共同体的成员而成为加拿大人。泰勒的政治认同理论为我国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只有在充分认识自身实力的基础上与国际社会中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国家的实力地位身份才能正确定位。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国的地位身份可以界定为:快速崛起的具有影响力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但中国的国家利益诉求和辐射范围仍然以亚太区域为主。  相似文献   

9.
张爱军  徐潇潇 《学术界》2023,(11):56-66
社交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在线社交网络的产物。社交机器人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身份政治群体因其主体的特殊性和话题的敏感性容易被政治势力操控和利用。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和机器的深度学习,现代社交机器人的“类人”表征显著提升,加入身份政治群体主体当中,对正常的政治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改变了人们在给定的伦理、社会、政治秩序中政治参与的身份构成。身份政治当中各种意识形态在传播背景下被放大,影响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政治实践活动,既为处于边缘的身份政治群体提供了发声渠道,也因参与主体的特殊性带来了难以解决的合规性问题。因此,人类需辩证地看待社交机器人的作用,重新审视人机关系,还原技术本真,使其服务于人。  相似文献   

10.
当代政治哲学出现了所谓从分配政治向承认政治、平等政治向差异政治的范式转向。如何因应这种变化,社会批判理论内部出现了不同的选择。霍耐特把它理解为当代社会斗争的正确反映,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批判理论进行了重构。南希.弗蕾泽则认为,它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后的理论退却,并提出了以“公平参与”规范为基础的既包括承认要求也包括分配要求的“复合正义论”。关注这场争论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最新动向,同时对深化马克思主义的规范基础研究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的政治化与文学生产者的组织化使文学长期处于"一体化"的状态。在制度化的权力场阈下,文学史料的存在方式也被工具化了,史料的身份、价值、运用以及产生的过程,都在权力的刻意引导下归向政治。本文以1979年后胡风、丁玲、冯雪峰等作家的"平反"为例,从政治"平反"史料的甄别与作家身份的重新确认这一角度契入,析辨政治如何成为当代作家及其学科随影的宿命,由此延伸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在被长期政治异化、失去自我之后能否重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不承认主义”是美国数次对外使用的一项外交政策。它使用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国际争端的态度 ;二是对他国政府的承认问题。通过考察美国“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的在华表现 ,笔者认为 :一、美国“不承认主义”外交政策在华的首次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二、“史汀生主义”不等同于“不承认主义” ,而只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 ,增援了国际法新的内容的一次使用 ;三、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出于自己利益 ,而不是以美国学者标榜的标准 :即考察一政府是否是通过宪法途径夺取政权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动力和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有力武器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政治性与科学性、理论与实践关系。  相似文献   

14.
政治哲学家查尔斯·泰勒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存在两种现代性理论,即文化的现代性与非文化的现代性理论。前者将西方社会的现代性视为西方文化变化发展的独特产物,后者将西方社会的现代性视为所有文化变迁的必然归宿。基于文化现代性理论,泰勒主张民主文化的多元性,认为现实世界不存在单一的、稳固的、标准的民主文化,存在的是多元的民主文化,而多元民主文化之间的和平共在以彼此之间的承认和尊重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西文化异乡人胡适,在回归传统与寻求现代性过程中呈现出典型的思想悖论。传统思想与西方现代思想既成就了他,却又困扰着他,使他始终在传统与现代,政治与文学,理智与情感之间徘徊。胡适的公共身份和自我身份的认同错位成为新旧嬗变之际知识阶层思想困境的表征。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浙江中部地区实证调查所得数据,定量分析了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客观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特别分析了社会地位、政治心理和政治参与之间的多重因果路径。分析发现:政治心理因素对公民政治参与具有重要影响,性别、收入、是否受高等教育对参与公共事务具有重要影响,户口对参与投票有重要影响,职业分层对参与竞选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地位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参与投票和参与竞选具有负向直接效应,又通过政治效能和政治关心习惯的中介效应对政治参与行为产生正向间接效应,且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相互遮盖,使社会地位对政治参与的总效应不再具有统计解释力;政治民主知识对政治参与不存在直接效应,而是通过政治效能和政治习惯的中介作用对政治参与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谢韶光 《兰州学刊》2011,(12):195-197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政治现代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民身份转化对政治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民是改革的先行者,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为现代化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成为现代化变革和改造的对象。因此,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农民身份转化。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日渐突出的“面对文坛”的创作倾向导致了当下小说叙事的“集体话语”和一种具有绝缘性和定向性的叙述声音。这种话语和声音掩饰而且加剧了在小说创作中丧失真实立场的作者身份问题,并进一步导致当代小说和真实生活的脱离。当下的“仿写”现象显露了作者群体的一个理论盲点,即将理论视为具有普遍意义和规范意义的原理的错误理论观念。克服理论盲点的出路是认识各种理论由其自身的地缘意义决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发展的道路、发展的战略、发展的动力、发展的保障等作出了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并形成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重任的科学理论,也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我们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一批词汇,用以表达世间冷暖、悲欢离合。很多时候,从这些词汇中都可以窥见时代风尚、文化趣味的变迁。譬如,人们熟知的“同志”“小姐”含义的嬗变就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启。2012年借助网络风靡大江南北的“屌丝”也可作如是观。网络时代不断以加速度繁衍出新的语汇或刷新既有语汇的义项,据《凤凰网·自由谈》栏目的报道,“屌丝”最早用于“百度贴吧”中“雷霆三巨头吧”针对“李毅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